刹那间的永恒--历史名城巡礼

君士坦丁堡--见证帝国千年兴衰

蔡大雅 整理

人气 825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2期,全文如下:

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一篇500年前由鲁非利乌所写的回忆录,他是拜占庭帝国(也称东罗马帝国)王家档案文物监护官。文中记录了拜占庭帝国、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和兴亡,特别对君士坦丁堡做了细致的描绘。本回忆录(摘录)如下:

我叫鲁非利乌,曾经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王家档案文物的监护官。在君士坦丁堡被回教徒占领前,我携带尽可能多的保存在王家档案室的珍贵文物逃了出来。我来到意大利半岛上的翡冷翠(佛罗伦斯),托庇在梅迪奇家族下,在这里进行文物翻译的工作。

在我的脑中,记忆着君士坦丁堡的一切,它的建立和覆灭、它的辉煌与没落,这些是我在档案室里阅读历代档案所得到的知识。如果不写出来,也许君士坦丁堡除了名字外,都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图为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出口,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Istanbul,古称君士坦丁堡)即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小亚细亚半岛相望。(法新社)

这是君士坦丁堡古地图,此图的上方乃是西方,左边是往地中海,右边是往黑海,最右边那一小块市区就是培拉区。(新纪元)

君士坦丁堡建立


拜占庭王宫遗址。(维基百科)

2006年6月20日土耳其考古学家表示,在伊斯坦堡区内连接欧亚两岸海底铁路隧道工程一处地下车站预定地,挖掘出消失多年的拜占庭时期(公元476年至1453年)港口遗迹,名叫“狄奥多西港”(Port of Theodosius),出土遗迹内容包括一座教堂、一道古城门、八艘沉没的船只,历史都在千年以上。(Getty Images)


2005年7月28日,在意大利罗马的古罗马神殿内展示一座罗马帝国帝王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的大理石头像。头像高约60厘米,是人们在古罗马排水系统中发现的。据推测,雕塑完成于公元312年左右,属于君士坦丁执政的早期。他是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帝王,他信仰基督教并制订出鼓励该教发展的许多政策,使基督教从一个受迫害的宗教转变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作用。(法新社)

左侧硬币是罗马帝王君士坦丁(Constantine the Great,公元274-337年),右侧是戴克里先(Diocletian,公元245~ 312年)。(新纪元)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帝王与哥德人谈判,以不收复西罗马帝国的失土,作为哥德人不侵略东罗马帝国的代价,避免遭受和西罗马帝国相同的命运。于是就开始了东罗马帝国时代。

因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建在拜占庭地区,我就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延续到1453年回教徒占领君士坦丁堡止。(注1)

5世纪中,查士丁尼大帝开始逐步收回属于原西罗马帝国的部分领土,想使帝国恢复以前强盛的地位。在查士丁尼统治期间,帝国疆域扩张;他还整理了自古罗马时期留下来的法律,制定了《查士丁尼法典》。


《君士坦丁大帝向耶稣献上新城》镶嵌画。(维基百科)

君士坦丁堡是由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所建。君士坦丁大帝在317年发布〈米兰勒令〉,承认基督教为合法的宗教,允许人民自由信奉,他也是第一个信仰基督的罗马帝王。为了保护帝国的东边不受哥德人及波斯人的攻击,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在帝国的东部建立一座新的首都。他亲自勘测了几个城市,最后选定在当时不甚有名的拜占庭。


君士坦丁堡古地图。左块凸出地区即是古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右临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orus),上临金角湾(Golden Horn),下面是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左侧有一长线即是迪奥多修斯二世帝王时代修建的一道外墙:迪奥多修斯墙(Walls of Theodosius),用以抵御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攻击。(新纪元)

拜占庭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整个城市如同一座天造地设的要塞,易守难攻。拜占庭拥有优良的海港,又是通往亚洲的水陆二线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金角”(在希腊神话中羊角是财富的象征)。

拜占庭帝国兴衰史

拜占庭帝国经历了一千年的兴衰——战乱、辉煌、衰败、灭亡。

初期战乱、天灾、瘟疫

帝国初期,战争频繁失利,天灾和瘟疫曾失去境内1/3的人口以及君士坦丁堡内一半的人口,甚至找不到足够人手来埋葬死者。帝国陷于灭亡的边缘。曾因君士坦丁堡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控制海权的优势,也就是这个优势,使帝国在地中海上的商业活动不受威胁,才得以保存东山再起的机会。

626年,蛮族趁帝国国势衰弱时,攻破君士坦丁堡,洗劫了王宫和教堂。

636年,突然崛起的阿拉伯人占领了帝国在中东地区的领地叙利亚、埃及和巴勒斯坦,半个世纪后,北非也落入其掌握。678年,阿拉伯人将进攻目标转向君士坦丁堡,但被帝国的秘密武器“希腊火”所阻。此后阿拉伯人多次进行攻击,也都无功而返。

国势富强的黄金时代

蚕丝这种来自遥远中国的珍贵织品,也是在查士丁尼统治时传入,并成为帝国专属的产业。

8世纪末开始,帝国恢复实力,逐渐收复原本被异族占领的土地。9世纪,在马其顿王朝的统治下,帝国进入了长达3个世纪的黄金时代。前几个世纪失去的领土陆续收回,到11世纪,帝国的疆域已经达到了自查士丁尼以来从所未见的规模。

此时,帝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商业发达、学术和艺术成就斐然、宗教影响远播至斯拉夫各国,使斯拉夫国家陆续成为以东正教为主流的国家。拜占庭式风格的建筑也随着宗教与文化的传播,进入北方及东方各国,结合当地的特色而形成各自的建筑风格。

基督教(欧洲人称在帝国的基督教为希腊正教或东正教)是帝国的立国之本,帝王被视为耶稣的第十三位门徒,是基督在人间的代表,拥有帝国最高的政治、司法、军事和宗教权力与地位。

几经战乱 失地、灭亡

帝国从12世纪开始打了几场败仗,直接削弱了国力。从君士坦丁堡建城开始,一直维持优势的海上控制权逐渐被威尼斯取代,从而使拜占庭商人的商业活动逐渐被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的商人所取代。威尼斯人曾借机以海军迅速进入拜占庭海域,占领了几个城市,逼迫拜占庭赔款求和。

与威尼斯交恶的结果,成为导致第4次十字军东征的攻击目标转向同是信仰耶稣的东罗马帝国的主因。几次十字军东征,特别是1204年的第4次东征,简直就是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注2)

威尼斯人的长期入侵、骚扰和几次十字军东征对帝国造成的损耗、破坏,加上帝国内部的分裂和动荡,使帝国一蹶不振。

十字军带给帝国灾难性的损耗,使帝国在后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欧洲,而忽视了东方一股急速兴起的势力——突厥人,也就是后来的土耳其人。信奉回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拜占庭帝国为攻击目标,它在往后的百余年间,占领了大部分的土地,以致最后吞并了拜占庭帝国 。

君士坦丁堡失陷

君士坦丁堡自建城后,基本上度过了平安的一千个年头。只有一次在7世纪被蛮族攻破,不过损失不大。但由于它的地利和财富,一直是外族人占有的目标。

1451年奥斯曼土耳其穆罕默德二世即位,积极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战争随时爆发,帝国向欧洲求援,但多数欧洲人冷眼旁观帝国被回教帝国鲸吞蚕食,因为他们此时尚未意识到,帝国的存在如坚固的城墙,为城墙内的欧洲抵挡了来自东方的强烈攻击。若城墙垮了,城内还能保持安全吗?

我听到风声,心中有不安的预感,感觉这次君士坦丁堡可能会凶多吉少。挣扎考虑了许久,我决定带着一批档案室的文物外逃,既保存自己的生命,也保护这些珍贵的记载不受战火的侵袭。

我辗转来到翡冷翠后不久,听到了我的故乡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的消息。据说,土耳其人使用一种叫做“臼炮”的新式武器,对付千年来坚不可摧的君士坦丁堡城墙。在连续两个月的炮轰之下,任何坚固的防御设施也会被击溃。千年王朝、繁华的古都就这么陷落了。

记忆中的君士坦丁堡

我不知道君士坦丁堡在被土耳其人占领之后会被改变成什么模样,我能做的是,将我记忆中的城市尽可能的描述出来。

君士坦丁堡的设计完全仿照罗马,根据吉本(《罗马帝国兴亡史》作者)统计,君士坦丁堡里有2座剧院、4座巴西利卡(民众会堂)、8座豪华公共浴场、153座私人浴场、52条沿街柱廊、5座粮仓、8条引水道、14座教堂、14座宫殿和4,388座贵族宅院。

王宫

王宫是君士坦丁堡中最豪华的建筑群,它坐落在全国城的制高点,占地多达60万平方公尺。宫殿群内约有2万人口,由宫女、太监、禁军、仆役、官员、教士等组成。除了帝王办公居住的宫殿外,花园、塔楼、高台、教堂、浴室、游乐场、珍宝室、档案室、马厩、仓库、工厂、军营等无一不具,俨然是座自给自足的城中城。

王宫是如何的豪华宏伟,实在很难详细描述,我只能简略的形容一下。

王宫由一道坚固的城墙围绕起来,有3个城门可以进入里面。在每个城门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大厅,有的长百步、有的长达300步,大厅里铺上地毯,两旁有成排的拿着金矛金盾的异国卫士。穿过大厅后就是内院,内院中间是帝王的私人教堂。教堂有10扇门,4金、6银,拱顶也是金银制成,祭坛是用一整块桧木雕刻而成,上面缀满珍珠宝石。

帝王办公的地方是“黄金议事宫”,帝王的宝座设在大厅穹顶中央的正下方,在3阶班岩石台阶上,用象牙、黄金、珍珠和宝石镶制而成,靠背有耶稣的镶嵌画,上面有个华盖。宝座是双人座,帝王通常坐右边,安息日或节日则坐左边,空出来的地方放本福音书,以象征耶稣与之同在。宝座前,有缀着珠宝的紫色帷帐,以与臣民隔绝,两旁有镀金的机器铜狮,会张口咆哮。

圣索非亚大教堂


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带有浓厚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穹顶上面有圣母圣子的马赛克壁画。(法新社)

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当时是君士坦丁堡最重要的教堂,图为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Getty Images)

蓝色清真寺前的素檀阿梅广场(Sultanahmet)。(Getty Images)

建于17世纪的蓝色清真寺(The Blue Mosque),是伊斯坦堡规模最大且著名的清真寺,与早它一千余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隔着广场花园遥遥相望。(Getty Images)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帝国帝王的御用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最重要的教堂。公元360年,君士坦丁大帝兴建第一座索非亚大教堂,它在532年被烧毁后,以惊人的速度重建,所以在537年时尤斯提尼安帝王可以在此题词献祭。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一个巨大的矩形,尺度为250×220呎,拱顶覆盖成一长廊,外侧的厢堂用整根大理石作柱子与中央区隔。主穹顶置于一正方形平面上,上面镶嵌着金色和蓝色的镶嵌画,在阳光照射下金碧辉煌。墙上则贴上灰色大理石版,配合微微带有黄蓝纹路的大理石柱,整体显得极为协调。

拜占庭人将王宫和教堂装饰得富丽堂皇,并乐于见到那里充满大量珍宝奇物,因为拜占庭人认为,王宫和教堂越豪华富裕,越能彰显百姓虔诚供奉耶稣之心。

根据记载,1206年十字军和威尼斯人在圣索非亚大教堂里面发现了1,700多座黄金、珍珠、宝石和珐琅做成的小型圣坛,4万多个金银香炉和圣物盒,及堆积如山的其他财宝。

其他建筑

在君士坦丁堡,可以发现所有罗马出现的建筑。这里也有大赛车竞技场,可同时容纳8辆战车比赛;圆形竞技场上已经没有人兽相博的场面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杂耍表演活动。君士坦丁广场是全市政商活动的中心;铺设黑色大理石的奥古斯都广场是帝国公路的起点;帝国元老院有数十级大理石台阶,是政要向民众发表政见的地方。

所谓拜占庭风格

经常有人问我,拜占庭的建筑和意大利半岛的建筑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拜占庭风格”?我想,拜占庭风格可以很简单的说,就是大量使用穹顶建筑、平面多采正方或希腊十字形(四边等长)、装饰使用镶嵌画,也就是俗称“马赛克”的彩色玻璃。

拜占庭风格随着宗教和文化的传播,影响了北方的斯拉夫国家、东方的阿拉伯国家,以及西方的威尼斯。在斯拉夫国家里,教堂洋葱头造型的屋顶、回教清真寺的穹顶结构、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和其他建筑物的外观,都可以看到拜占庭的影子。我逃难的时候经过威尼斯,看到圣马可大教堂,仿佛一时间又回到了我的故乡君士坦丁堡。

结束语

在君士坦丁堡失陷前的危急混乱时刻,究竟与城共存亡,或者带着尽可能多的珍贵文献出逃,好为人类保留文化的精华?我选择了后者。我到现在仍然不知道自己做的决定是否正确。如果我错了,愿主宽恕我。

第32代拜占庭帝国王家文档监护官(东罗马帝国王家档案室管理员)

鲁非利乌


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右)与蓝色清真寺(左)隔着广场花园遥遥相望。(Getty Images)

蓝色清真寺前的素檀阿梅广场(Sultanahmet)。(Getty Images)

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当时是君士坦丁堡最重要的教堂,图为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千余年前雅典城里 一个黄昏
静观亚历山大港兴衰
世界七大奇迹 正在重新改写
圣城争战数千载 和平期待弥赛亚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