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神貌与发展(四)商朝时期

作者:雅慧
font print 人气: 31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商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1046年)继夏而起,根据《史记》记载,从成汤建国到商纣亡国,共传三十代,前后六百余年。商的祖先是契,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从契到成汤的十二代之间,曾经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又定居于最初的起源地亳(bó,河南商丘)。成汤登帝位后将都城西迁至今日的郑州,仍命名为亳。大约有150~200年之久,商都一直在亳,仅次定都于殷的时间。之后又迁都六次,在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

当时并没有把这个地方叫做“殷”,甲骨文中把它称作“大邑商”,周灭商后,把商都附近商王的田猎区殷原这个“殷”地名称呼商朝人,所以后来才将商称之为殷,或称殷商。为摆脱政治动乱和灾害困扰,商朝多次迁都,是历史上迁都最频繁的王朝。

在甲骨文中有“中商一大邑商居土中”之说,“土中”即四方的中心。传统的“择中”思想由精神层面上的“天子所居为中”,演变成选择物质层面上的领土中央为都城。如前所述,商朝因避动乱而多次迁都,选址以军事防御为考量。”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吴起认为夏桀与殷纣之都皆由山川所环绕,为形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地。但地理上的优势并无法庇护暴君之不受推翻,相反的,唯有勤修德政,才能使天下太平,四方来附。

盘庚迁殷

盘庚是商朝中期的贤君,他遵循商汤以德化人的治国之道后,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使之再度强盛,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转捩点,从此商王朝结束了屡次迁都的动荡岁月,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考古发现,出土的殷墟尚未发现有城垣的遗迹,首都没有城墙作保护,却能屹立约270年之久,由此可知德治始能令国家长治久安。商朝的历史里有多次国势衰微后又重新振兴的情形,皆与帝王的修德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

商都结构  历代都城建筑的先河

商朝的都城以早期的亳和后期的殷为代表,现代考古界推测亳就是当今的郑州,而殷则位于安阳小屯一带。郑州商城的面积达25平方公里,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一座王都,也是历史上第一座建有城垣的王都。

在郑州商城发现外、中、内三重相套城墙,布局严整,是一座具有一定规划布局的都城,开创了历代都城建筑的先河。考古发现,郑州商城不仅有城墙、护城河,还利用湖泊作为防御设施。内城里有巨大的宫殿群,四周回廊围绕,中间有九室的重檐顶大型殿堂。在城郭内则发现大规模的铸铜、制骨及制陶的作坊遗址,表明郑州商城的各种手工作坊已颇为发达。

盘庚定都于“殷”之后,使商代早期四处游移的都城有了定所。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曾提到周公将其弟康叔分封在“河淇间,故商墟”(《史记.卫康叔世家》),都城“殷”所统辖的区域范围,位在今日河南省北部黄河故道与淇水之间、洹河两岸的地区(称为“殷墟”或“商墟”)。

根据“殷墟”出土的遗迹判断,殷都沿着洹河两岸发展、绵延十余里,周边并无城墙,只有一道大沟作为防御设施,与弯曲的洹河成环状防护都城。殷都城功能划分相当明确,具备郑州商城都城的构成要素如宫室、供水设备与排水系统、各式作坊、民居建筑等。

都城中心区为宗庙宫殿区,宫殿台基的方位或正南北、或正东西,各座基址大致排列成行,东西南北相对,呈现出四合院的布局格式。围绕着中心区,呈环状放射性密布着许多族邑民居及手工业作坊,民居建筑群也具备了厅及四合院的特点。商代筑墙时是用版筑。即横放两块木板,板外榇以木柱,版内填土用杵捣紧,筑好后再将木板及木柱拆掉。

西北方则是王陵区,共发掘十三座王陵大墓以及数千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有座空墓,推测是纣王在生前为自己所建,但因为暴政招致天怒民怨,死不得葬。

道路与商人、商业

殷都有发达的道路系统。在殷墟博物苑的展厅里,八.三五公尺宽的车道上,四道车辙和两侧的便道清晰可见。商代的交通发达,已普遍使用车辆,如此带动买卖的活跃,货物交易因而被称为“商业”、从事交易者则被称为“商人”。商朝的商业已十分发达,根据《六韬》记载,“殷君善治宫市,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市场内贩卖各种来自各地的货物,玉器的材料被证实来自新疆和田;被称为“档案”的刻有甲骨文的龟甲,产地远在今天的马来西亚。

商人的卜与祀

根据《尚书.盘庚》记载,盘庚在迁都前作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在确定都城方位时,使用圭臬等测日影的工具定向。此外,由于“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小戴札.表记篇》),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念影响下,殷人盛行使用龟甲来求神问卜,举凡战争、动土、迁移、婚嫁、出行等,无一不先通过卜筮征求神灵的指示。刻于龟壳与兽骨上的问卜文字就是传世至今最早的中文--甲骨文。

建城迁都乃王朝之大事,事关国运兴衰与民生大计,更是马虎不得,必须反复问卜才能动土施工,所以从流传下来的商代甲骨上可以发现 “子卜,宾贞,我午(作)邑”,或“乙卯卜,命贞,王乍(作)邑”等,而史书也记载了盘庚在昭示决定时,强调“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天帝将授命我们在此建立新都,永远兴盛),“非敢违卜”。

商人敬天还表现在频繁的祭祀上,在开工动土前、房舍奠基、安置城门等等工程大事时,都要举行祭祀。占卜与祭祀的传统延续后世,成为择地建宅的一部分。

《史记.殷本纪》记载了商汤登帝位后全国连年大旱,商汤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礼,祈求天帝除旱下雨,是为“郊祭”的由来。七年求雨不果,史官们占卜后说:“祭祀时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作祭品。” 商汤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为民,怎能去焚烧人民? 用我来代替吧!”命左右把祭祀的柴火架起来,向上天祷告,然后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点火,突然乌云四合,大风乍起,大雨骤降。这就是历史上的“汤祷桑林”。人们都认为正是汤的为民牺牲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除。

由这段记录可以得知,商朝存在以活人活物祭祀的习俗,虽然商汤贤德爱民,舍己以殉,却也无法废除这个恶习。活祭与殉葬的习俗到商代中后期越演越烈,考古发现,甚至连建筑物安置地基前都要先以活人献祭,如此违逆人道的做法,也是导致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殷商的灭亡

殷商和夏朝覆亡的经过极为相似,殷商的最后一个君主纣也如同夏桀一样,残暴奢侈、荒淫无度、迫害忠臣百姓。《史记》记载商朝的都城在纣时“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离宫别馆”。他大兴土木建鹿台、做“酒池肉林”以供淫乐,而百姓却不得安食,民怨载道。纣的暴行,也引起了上天的震怒。据《淮南子》载:“殷纣时,峣山崩,三川涸。” 史籍在解释地震原因时说:“纣王无道,故峣山崩而薄落之水涸。” 此时周武王修德使万民来附,率领诸侯讨伐无道之夫,终于代替商朝取得天下。@*#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圆地方宇宙观具体显现在三皇时期的聚落建筑型态上。目前出土的这个时期的聚落面积通常不大,年代较久远的聚落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环状,后来渐渐多为四方形,方形的城镇自此成为中土最普遍的城市形式。当时的聚落不仅已经形成城镇的规模,其内部更具备了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的痕迹。神农氏时期已经有市集。
  • 黄帝时代“筑城邑,造五城”。天子居所有聚落之“中”,被称为“都”,其他的聚落则称为“城邑”。城邑依照城主身份的尊卑来分等级,由此可知,在黄帝时代不仅已经存在着城镇,且各城镇间已经区分出规模等级。舜的时代,大道行聚天下成都邑。三皇五帝时代启迪先民“天圆地方”的观念与“择中”的思想及道德规范和修炼回归文化。
  • 夏朝国祚约四百七十余年,夏朝的领土分域管理和城镇建设发明与治水的历史有密切的关联。夏朝城镇建设,比如城郭、砖瓦、排水沟渠系统等等都是领先的发明,还有中国建筑座北朝南的座向方位的特色也起源于夏朝。
  • 6月30日开始,南方暴雨引发的洪水已波及长江、珠江西江流域。湖北、江西、湖南、江苏、广西、贵州等省份,多个城市再度出现“看海模式”。有评论质疑“为何年年防涝,却又年年‘看海’”?
  • 风水局中的天花板!每一处都精心设计。天安门是仙凡两界通道?皇帝为什么是“九五之尊”?
  • 明末三斩龙脉事件,谁笑到最后?为什么袁世凯的“龙座”要后移三米?紫禁城中轴连接泰山?
  • 古燕国的都邑、元以后历代中国的京城:现今的老北京城,它的设计始于元世祖忽必烈之时,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心。透过老北京城最初的城市设计与布局,后世子孙不但能一窥中华文化中许多精微奥妙的神髓,更可以发现许多现代西方文化与古中华文化之间颇能碰出火花的相通之处。
  • 中国古代民间盖房上梁时有悬挂字条“上梁大吉”、抛元宝、安放镇物等祈求平安的方式。据说在修建紫禁城时,施工人员都要在重要的建筑屋顶施工结束前,在屋顶正脊中部预先留一个口子,称之为“龙口”。之后再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仪式,由未婚男工人把一个含有“镇物”的盒子放入龙口内,再盖上扣脊瓦。该盒子被称为宝匣,而放置宝匣的过程称为“合龙”。合龙标志着一座建筑的落成。
  • 鸱尾、五脊六兽、九脊十兽各是什么呢?中华传统建筑采用这些脊兽装饰有什么含意和作用呢?最顶级的中华传统建筑装饰多少脊兽呢?
  • 关于始皇陵的历史记载和传说,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很多却被目前的科学探测及考古发掘所证实。所以,用“眼见为实”的实证科学,现代人根本就破解不了始皇地宫的奥秘,而解开这些埋藏于地下的巨大秘密,可能会帮助我们回归对古代中华文明的正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