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争霸战

【字号】    
   标签: tags:

我要郑重向大家宣布:我不想睡了!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相当难受,因为……因为凡是人类都必须要睡觉,不睡就不能成为“大人”了。但是,我还是不想睡!因为,睡觉是件痛苦的事。

听我抱怨这么多,你一定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我到底在抱怨什么?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爸妈居然企图控制我的睡眠时段。

他们常说:“还不去睡觉,小心我把巫婆叫来。”、“再不睡的话,魔鬼就会来了。”

但是你猜,他们几点才睡?最早、最早是凌晨一点,最晚、最晚是凌晨四点,我晚上十二点睡觉,跟他们比起来,是不是有些小巫见大巫?然而我却错了,错得必须被巫婆抓去,魔鬼吃掉,他们却什么责任也不必负。

如此的标准,我真的不知怎么定出来的?

有一次,我梦到小朋友的好朋友恐龙洋德,我请教它,大人和小孩为什么这般不公平!它的回答很妙:“小孩是一种没有人权的动物!”意思好像是说,小孩的智慧不佳,像极了的动物,只能用打、骂、踹、骗、哄对待他。

是吗?对于恐龙的反讽式说法,我知道有些无奈,但也非常不满。我想自己明明是人,为什么得接受非人的待遇,于是我要抗议,我要用“拒睡”抗议。

心理学家叔叔曾说过,人类有三种行为是无法抗拒的,一是吃饭,没有人可以不吃;二是上厕所,没有人可以拒上厕所;三是睡觉,没有人可以成天睁大眼睛不睡觉。

既然人类不能不睡觉,那么我的不睡觉就应该有迹可寻了,首先一定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像我爸妈以身作则的晚睡,我只好有样学样的“模仿”他们,当起“夜猫子”。

当夜猫子其实很无聊的,他们忙他们的,我必须自己找乐子,找不到乐子的时候,就只好叨扰他们,爬到他们的椅子上,抓抓他们的脸,画画他们的书,然后再活该挨打。玩这种游戏时,老爸当然心烦,我也不怎么高兴,因为最后总是在他们的吆喝声中,结束了一天的论战。

我的抗争,其实也是为爸妈好,太晚睡不但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也为我塑立“坏模范”,等我养成习惯之后,再找我麻烦就不太对了。不瞒你说,我还比较喜欢“早睡早起”咧!

我这样子替父母的身体设想,希望他们知道,阿们!不必替我列入二十五孝啦,只要立碑宣扬就可以了。

其次是“没有休闲”。如果把小孩子的精力“量化”,父母就可以发现,如果我们每天发泄的精力只有百分之二十,可想而知,我们就必须“作怪”到筋疲力竭为止。我的想法是:假如每位父母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拨冗陪陪我们“玩游戏”、“唱唱歌”、“郊郊游”,把我的精力好好宣泄出来。

玩游戏并不难,你会玩“姆指,姆指动一动”、“捉迷藏”、“扭扭亲子舞”、“扮鬼大竞赛”吧!如果你会,就可以把我们累得很惨,不得不睡。星期假日再带我们去玩,去郊游,让大自然把我们修理得睡眼惺忪。

假设我这样的呼吁、抗议有效,我就决定不再不睡觉了,因为不睡好苦哟!

摘自:游干桂所着《宝贝在说话》一书@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少人相信,生气与坚持,只会使问题愈变愈僵,传统告诉我们,大吼大叫可
    以解决问题;很少人想到,亲子冲突也需要“脑筋急转弯”。

  •   然而,假如孩子已“成功”的将他人的东西带回家后,该怎么办呢?痛殴一顿、嘉许一番,或晓以大义?其实,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 脾气不怎么好,情绪又不太会控制的妈妈,首先想到的策略是:“洛基计划”,她把我当成了“拳靶子”,只要我稍稍顽皮,便使出足以一拳把我击倒的劲,痛痛修理我一顿。

  •   倘若上帝愿意安排一个不睡觉的狂欢活动,我家的杰敏一定会第一个报名。哎!你可能不敢相信,杰敏还经常问我:“人为什么要睡觉?”言下之意是“不睡觉的感觉真好”。
  • 大人们常说:做人真难!来到这个奇怪的世界这么多年,我终于同意大人的这项结论:做人真难,尤其是做小孩更难。
  • 为什么年仅六岁的孩子,就那么喜欢争雄斗胜求第一?记得有次我跟孩子说,爸爸最好,妈妈第二,玉凤第三,她马上开口反驳:“我才是第一,我是最好的。”我心想:“孩子真的知道什么是第一吗?”
  • 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花愈多心思的爸爸,愈会觉得这个角色的甘甜。那个时候,你可能已不是育儿的门外汉,你甚至可以发现,原来养儿育女也可以是一件有成就的事。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