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性格分析系列之九

【星座人物】大明军师刘伯温(九)

~时空千载话传说(上)~
文/魏菀   图/志清
font print 人气: 4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4月4日讯】

一、理想人格幻“神话”

刘基走了,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言知未来的“神机妙算”的大明军师,从此就将黄土一抔的永远覆埋于青田县的夏山之上了?……这对谁来说能够接受?……大明的江山是他为之擘画的,在战争的年代中,无数乱世的民怨是他代为抚恤的,各种典章制度是他殚精竭智创设的,……他不但是当初那位在改朝换代中引渡了乱世、安邦治国的栋梁,也是卑微的小老百姓们祈求仁政的靠山跟希望,他明明是一位精于“卜筮之道”,事事项项皆料事如神的“神人”……为何就会这样毫无反抗能力的不明不白的死了呢?这样的死对在民众心目中早就已经“出神入化”的刘基来说也未免死的太简单了吧!……这样的结果任谁也无法轻易接受啊!

或许是因为人们有着太多的遗憾和感伤,民间野史中的刘伯温自此便有了千百种的面目与说法,各种传说的内容莫不指涉刘伯温就是制造神异的当事人;其中包括了跟姚广孝斗法建造北京的“八臂哪叱城”传说﹙这故事的背景在朱元璋死了之后,燕王朱棣后来变成明成祖的时代﹚、还有伯温保卫“燕王扫北”传说、刘伯温命名“凤翅烩金豆”传说、元末伯温为起义抗元而发明了“中秋月饼”传说、还有伯温与徐达边塞筑城的“山海关”传说﹙那是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事,这时刘伯温早作古了﹚、……还有说与朱元璋游幸江南时(什么时候有出游啊?)发明女子出嫁得坐花轿迎娶的“半副銮驾”传说,甚至是刘基去洪泽湖造堤建成“钢堆”传说﹙按照史实,永乐年间明朝才兴工修堤,明万历年间洪泽湖大堤基本开成,那些工程都跟伯温没关系﹚、甚至于他还是无锡惠山泥人的创始祖?……还有刘伯温建天津在“算盘城挖地取金”的传说﹙事实上伯温死后好几十年,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才正式营建设卫﹚,甚至还有传说他跟这个在明嘉靖七年﹙西元一五二八年﹚ 才出生的的戚继光一起在金山岭上修长城,呼风唤雨变化天象的故事……这个这个……天啊,所有围绕着“刘伯温”这三个字的传说之多,内容之“精彩”,故事之“丰富”也实在是太夸张啦!

而在真实世界中的伯温,是一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精神为己任的,一生都以社会服务为生命志趣的“贤者”,他拥有济世的善良与仁心、敏锐的智慧以及天赐的能力,但这一切成功的元素皆无法避免刘基的不得善终,用过后弃。……虽然在他死后几年胡惟庸案发,明太祖当时追忆刘基,想到自己确实曾经对刘基说︰“先生是我创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也在刘基去世十多年后,亲口对刘基儿子刘璟说:“伯温他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有他一个人不从。”也下诏过,令其子孙世代承袭诚意伯爵位,但是这样反反复复的死后褒贬又能挽回什么呢?多少英雄血泪、多少遗恨冤屈,徒留折戟沉沙,尽付沧桑……。

二、万古云霄一羽毛

当初刘基因通天文地理,兵法韬略而被朱元璋所见用,最后也因牵涉风水论命的“谈洋地气”无稽之谮,被小人莫须有的弹劾陷害致死,他这一生果真成也风水,败也风水乎?此时神异的术数之学已经变成刘伯温生命中的双面刃……,难怪伯温在临死之际,会将他预先捆扎好的所有过去学习的天文秘书交给他的长子刘琏说:“这些东西你赶快呈报上去吧,千万不要让我们刘家后人学习啊!﹙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他最后所表达的“遗愿”太过卑微,令后人思之不免心酸,想他当年平定天下后,为明太祖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略,一手督建了融汇山势水流、攻防韬略为一体的南京城,还把这长江边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变成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一大景观。像他这样的天才要为自己修个墓、动个手脚、做个机关、留个伏笔都是易如反掌的吧!可是他真正的坟地又是如何呢?

他真正的坟地没有坟面,只有青草丛生的简葬于青田县的夏山之麓;病榻上他把两个儿子呈给他预先过目的本来建有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的伯爵坟墓图撕个粉碎,并劝诫儿子说︰“墓字本身上草下土,只有这样的“墓”才能承接雨露,你用条石块石铺了三圈怎么生草?古人造字是大有讲究的,人是不可能靠建造宏伟的坟墓就流芳百世的!否则你说张良跟诸葛武侯的墓而今又安在呢?”……

……岁月迁化,如今这“诚意伯墓”已经是当地文物保护单位下的“摇钱树”了;墓前不但有石碑一方,刻有“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字样,周遭山势更有“九龙抢珠”的俗名,墓前有田形似墨砚或似龙珠的土丘,左方则有形似笔架的一品字山丘等等;换言之,这些风水地理的名堂在导游的口中说的头头是道的,周边附会上去的景点也不少,加上前几年当地瑞安、泰顺、青田三县行政区域重新划分,把伯温原属青田县的故里南田镇划归为文成县。结果现在变成青田县和文成县的刘基故里之争不断延烧,二地乡绅竞相争辩刘伯温“户籍”归属,而遇到伯温的每年诞辰纪念日,这两地也一定都要为这位具有“观光大使”一般吸金身份的古人举办特别又隆重的“生日庆典”,以广招徕客。

啊…,刘基累世的盛名已然成为现世里一张万用的,被乡县地方用来发展经济的“文化名片”了,而他的“诚意伯”人格典范终只是一种“典范”而已,面对零零总总这样双胞故里之争……穿越时空数百年,我们抚今追昔,岂能不胜唏嘘!(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一个历史经典中丰富的记载,也是乱世中神秘的流传;所有关于元末明初之际,改朝换代中变动奇诡的经历;所有有关君臣文化、文学寓言、沙场智谋与神机妙算的呈现;这些深令后世着迷、津津谈论,民间艺人一再演译,甚至历经六百年而不衰的这场历史大戏,全都围绕着这位如谜般的传奇人物——明代开国军师刘伯温。
  • 时光之轮匆匆的向前滚动,转眼间这完全凭借实力与才华的考场,已经成为刘基简单迈向远方的阶梯了;这难道不是春风得意,少年凌云吗?才刚一次乡试即欣然中举的新科举人,隔年又在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的会试中,获取了明经进士的殊荣,……这一年刘基方才二十三岁,他已然进入高台青云之上,朝向淑世理想迈步,希望能一展身手,迎向他鸿图大展的仕宦生涯了!
  • 才刚贿赂完核心大臣接受了伪装的“招安”,遂其所愿、志得意满的方国珍在摆脱了刘基眼中钉后,便趁此大好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隔年他联合了各地农民军,海陆两处起义又叛,而且声势愈来愈大。浙江行省眼见情况演变到不可收拾,在无奈跟侥幸的心理下,又想要对一直看押在绍兴的刘基再度起用,重施他们元人对伯温总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故技,朝廷此时宣布对伯温起用复职,恢复了他的自由之身,而心灰意冷的刘基好不容易能离开绍兴,看透世情的他并没有照元朝希望的再度走马上任当“救火队”去,而是认清事实的带着家眷避乱越城,乡居耕读,暂时遁隐去了。
  • 有一次,在炮火密集的激战中,不知是否未卜先知,刘基赶在帅舟被击沉的前一刻突然要求朱元璋速换座舰,无比惊险的保住主公一命;更在战况相持多日的关键时刻,刘基再一次神奇的先一步移师军力到湖泊四周出口布置,好对陈军瓮中捉鳖;而原本想偷偷率军突围的陈友谅,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反应还是慢了人家一步,全军入了湖口的陷阱后硬是无法走脱,最后在进退失据的慌乱中,主帅惨遭流矢射死!这原本跟朱营相持多年都气势如虹、实力坚强的陈友谅这样一战死后,余军全数大溃!
  • 在朱元璋自居为吴王,引兵扫荡各处的残余割据势力时,有一次因为讨伐福建的朱营将领用兵失当,以致对战时全军覆没,这样的噩耗跟损失惹的朱元璋气极攻心,坐立难安;恰好在此时朱营又接到在浙江海宁地区有人聚众反叛,一时之间讨伐也难以绥靖的凶讯,让他更加怒不可遏,觉得万事不顺,一腔怒火就要祭出铁腕来扫平东南……。
  • 在刘基的首次身退之前,朱元璋即位大统时曾经大封过功臣,按刘基在过去所立下的“不可思议”的功绩(他对明朝的功绩和诸葛亮对蜀汉的功绩难分轩轾),刘伯温理当入公或官拜丞相才是;……但是最初封公的六人当中却没有他(封功的都是为朱元璋厮杀疆场的“哥们”,全都是些武将),甚至文职的丞相也由李善长(此人为明太祖的同乡好友,也是朱营自始至终名义上的智囊幕僚长)担任,也就是说,真正第一线有实质权力的大位他都没有沾上!甚至于,他的俸禄到后来也是伯爵类中最低的(建朝刚开始当御史中丞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例如李善长的年奉有4000石,而可怜的刘基就算当了伯爵还是既无权又无钱,一年只能拿少少的240石,相差高达十几倍!
  • 洪武元年的十一月冬天,刘基奉召还京了。当然朱元璋要对他示好,说是想起刘基劳苦功高,要他进一步兼弘文馆学士,并追赠其祖、父皆受封为永嘉郡公,甚至还想进一步加他的爵禄,但刚回京体会过伴君如伴虎的刘基是说什么也不敢接受。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