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育商品化? 幼教团体吁台教部三思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3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部分幼儿教育团体昨日召开记者会,抗议教育部将从2009学年度开始,要求家长与幼稚园签署定型化契约。国民党立委周守训表示,教育部把幼儿商品化的作法,令人无法接受。

教育部日前委托台北大学拟订“幼儿园定型化契约范本草案”,将从2009学年度开始,要求家长与幼稚园签署定型化契约,如果幼儿园疏忽照顾,家长可以解约退费,但如果小朋友太不遵守秩序,幼儿园也可以请家长把小孩带回去教育。

此举引起社会舆论哗然,周守训昨日上午陪同中华民国幼教联合会等幼托业者,在立法院联合举行反对“幼托去教育化、幼儿商品化”记者会。

他表示,幼儿教育不是消费行为,不应以定型化契约规范,把幼儿当成商品在贩卖。

与会幼教团体指出,这种做法不但让教育商品化,也影响幼儿受教权,呼吁教育部三思而行。

中华民国幼教联合会顾问苏传臣认为,0到6岁的幼儿好奇心强、活动力大,所以才需要老师的教导。若依契约规范,所有的幼儿都会被开除,家长与幼儿的权益都受损。

他指出,以草案中明订若幼儿发生“经常不遵守托育场所秩序”、“破坏托育场所物品、设备”,经制止无效,幼儿园得要求解约,即要求幼儿离园,分明是剥夺幼儿受教权。

他表示,契约甚至明订“前项契约内容相互间有冲突者,应为消费者有利之解释”,把幼儿当成商品,家长成为消费者。

而契约也明订幼儿若逾时仍留滞幼儿园,应支付逾时费用,乍看条文也许对业者有利,但若家长不支付逾时费用,难道业者就能完全依约行事,把幼儿赶出园区吗?幼儿将成契约最大受害者。

此外,对于幼儿园疏忽照顾,家长可以解约退费,苏传臣也批评教育部的草案条文太过模糊,如果因为孩童间的玩闹或是不小心跌倒造成受伤,家长就找老师理论,认定老师疏忽,那幼儿园也不用经营了。

他强调,教育部的作法不仅让幼儿的受教权受影响,更将台湾幼教界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亲师文化,转为利害相违的“买卖两造关系”,将教育商品化,呼吁教育部停止这个错误政策。

周守训也表示,从来没看过一个契约是两造都不满意的,教育非商品,本来就不需要契约;若教育部出发点是为保障家长与园方权益,显然非常失败。他呼吁教育部立即改进有问题的契约,多听业者与家长的声音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