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文以载道的地方良吏──曾巩

黄容;图:素素
font print 人气: 34
【字号】    
   标签: tags: ,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因,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记忆力超群,他的弟弟曾肇称他:“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曾巩不仅聪慧,而且非常勤奋,南丰县城南方,盱水河畔有块石头被称为“读书岩”,相传就是他读书的地方。

爱好读书,从小孜孜不倦的曾巩不仅“读万卷书”,为了增广见闻,拓展心胸,他还“行万里路”,18岁时随父亲曾易占迁移至玉山县(在江西境内),这段期间他周游当地,写成了《游信州玉山小岩记》,描述玉山县的地貌,包括溶洞、岩石等等。20岁以后,曾巩更是多年在外游历,足迹遍及华中和东南部。

文以载道

曾巩为文,语言精炼,气势雄伟,受到欧阳修的重视和赞扬。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先道而后文”。基于这样的理念,曾巩文章自然淳朴,不重抒情,而且不甚讲究文采。他的文章多是议论文和记叙文。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影响很大。理学家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明代散文家如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桐城派的方苞、刘大槐、姚鼐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

曾巩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如《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外集》、《隆平集》、《杂职》、《宋朝政要策》等,都是脍炙人口之作。

曾巩在文学上还有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古籍、史书的编校整理。他校勘过的古籍包括《战国策》、《新序》、《说苑》、《列女传》、《陈书》、《李太白集》等。曾巩除编校古书外,他校过的书都会写上序文,说明考据源流。曾巩也非常重视史学,治史态度严谨,《战国策》、《说苑》两书,若不是经过他的访求采录,也许早就散失了。此外,曾巩还是一个藏书家,珍藏书籍二万余卷,仅收集古今篆刻《金石录》就有五百卷。

地方良吏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曾巩中进士,在历任越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之后,曾巩开始了地方官的生涯。他曾任越州通判,之后到过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职。在此期间,他在地方上施行了许多德政,获得佳评。

他担任越州通判时碰上荒年,他让县内的富裕人士拿出余粮,用比官价略高的价钱卖给贫民,又由政府出谷五万石,贷给农民作种子,有效地使人民渡过灾荒,减少生命损失。

在齐州时,他为地方除去不少蛮横恶霸;据说,当曾巩调要离齐州时,老百姓还堵住桥头,关上城门,恳切挽留他继续在齐州留任。在襄州时,为了不冤枉任何好人,曾巩亲自调查、审问案情,开释了一百多位无辜良民。

作为地方父母官,曾巩能从学术的殿堂走出来,实实在在的扮演照顾百姓,关心百姓疾苦的角色,所以深受人民爱戴。

元丰六年(公元1908)四月,六十五岁的曾巩逝世于江陵府。过了近二百年,到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所以后来人们就称他为“文定公”。@*(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过一万多首的诗,但经他自己删汰之后,只剩九千三百多首,仍为目前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后人每称其为南宋诗人之冠。
  •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
  • 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是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才华洋溢,画作出色,能创作,能评论,画起画来,废寝忘食,如痴如醉,时人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为官清廉,一生锐意改革积弱成习的朝政,虽然因为得不到朝中重臣的支持,从而功败垂成,但他忧国忧民、不计个人毁誉的精神,仍为后世所推崇。

  • 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人。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军,“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也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
  • 牧野在今天河南淇县,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王纣的一次大战役。
  • 夏朝末年,夏王桀骄奢荒淫,横征暴敛,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各方百姓普遍的憎恨。而在黄河中游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任用伊尹辅佐,励精图治,日益强大。
  • 位居南方的强国──楚国觊觎中原已久,先前齐桓公在位时,国力强盛,加上与各诸侯联结,楚国入主中原的野心无法得逞。这时中原局势纷乱,楚国成王于是借此机会将势力深入中原地区。
    然而,当时中原诸侯也不乏想称霸中原政治家,宋襄公就是其中一位。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