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非虫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我极反对大人把孩子说成“懒惰虫”!

这是个大侮辱哇!我们明明是人,为什么硬要把我们说成虫呢?更何况我们哪有偷懒,有时候只是在“沈思”而已!沈思你懂吗?就是在想很多东西,为什么会是那样?为什么会是这样?

请切记!那不叫做懒。

像我家隔壁,就有这一号人物,他的妈妈叫他“懒惰虫”,家中的事老是不帮忙,成天游手好闲的,即使帮了一点小忙,也很不甘愿。

他的妈妈绝对忘了,他的儿子只有六岁。心理学家说,六岁的小孩,是不可能那么勤快的,要不然他就不叫“小孩”,而应改称“大人”了。

她也忘了,小孩做事哪有可干净俐落,否则他的名字应该改成“妖怪”。

她真的忘了,责罚、恐吓、数落、否定、殴打孩子,并无法使孩子变得更积极、更勤劳;相反的,只会令他更灰心丧志而已。于是,这个原本不是“懒惰虫”的小哥哥,终于摇身变为“懒惰虫”。

所幸他有一位非常懂儿童心理学的老师,他舍弃了“鞭笞”的模式,改用一种“同理”、“赞美”的方式,他知道小哥哥非常有求知的精神,于是他和小哥哥商量一块种花。

那一天下午,他带着小哥哥到假日花市挑花,最后他们挑上了牵牛花。

老师告诉小哥哥说,牵牛的种子要在比较“冷”的天气下才会萌芽,所以最好放在冰箱二、三天,等它萌芽之后,再拿出来栽种。这些日子,小哥哥老是聚精会神的观察种子在冰箱中的变化,在幼稚园的一天当中,他有可能会打开冰箱十来次。第三天的早晨,他打开冰箱一看,牵牛花终于萌芽。

小哥哥以发现宝藏的姿势,跑去告诉老师。老师也回以了解的笑容。他们合力将二十几颗种子,一一的植入后花园的泥土中。

老师告诉他,植物最需要的两种养分是水和肥料。定期施肥与每天加水的植物,多半可以长得很好,并且说,现在这些牵牛花,已属于小哥哥的了:“你就像花的父母,你必须提供给它应有的一切一切。”

小哥哥记下了老师的叮咛,他除了每天记录下牵牛花的生长实况之外,还读了一些童话版的“植物丛书”呢!别误会,并非严谨的学术报告,而是小哥哥以自己的想法记下的东西罢了,有时候一条线就代表花长了一公分,有时候一个圈圈,就象征泥土该施肥了,总之,他非常用心就是了。

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显然老师把小哥哥当“人”看待,他相信任何一个像我或比我再大一点的小孩,都值得尊重。只要方法恰当,我们还是满容易教养的。

我曾听很多父母“埋怨”亲职教育,大力提倡“做孩子心理学家”的理论。他们一致认定,孩子也该替他们想想,教养绝不只是父母的事。

这点我就不太赞同,试想,我们都只是小孩呀!对世界还有太多太多的不解,如果连父母都不愿给我们全“心”的照顾,全“人”的培养,全“意”的启发,我们哪有机会从“小人”过渡为“大人”。

“比马龙定律”你该听过吧!意思是说,你用什么眼光看待小孩,他们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懒惰虫的称号,意谓着你期盼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懒惰宝宝!

是这样吗?但愿不是!

摘自:游干桂所着《宝贝在说话》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一阵子我发现我儿子,常会不由自主的恐慌、焦急与悲伤,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是不说,或是支吾其辞。
  • 经过我的明查暗访,终于发现一个天大的消息,他们居然想把我送去“儿童心理诊所”咧!我真的不明白自己招谁惹谁了,居然沦落到爸妈“密谋”陷害我。你有所不知啊!儿童心理诊所可是挺吓人的哩!他们虽然没带针筒,也没有苦得要命的“良药”,但却时常口蜜腹剑的告诉家长,孩子是“好动儿”、“自闭症”、“学习障碍”、“智能不足”或“破坏狂者”。
  • 以我爸妈来说,就是这种现代父母的典型族群,他们回来的第一句话,是:“吃饭了没?”第二句话则是:“功课写了没?”第三句话多半是:“电视关掉,早点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妈回家的“三句箴言”,我已经可以倒背如流。有时候,我真的在想,他们莫非不知道应该了解我内心深处吗?还是找不出一个好方法?

  • 城市人,尤其当惯了朝九晚五,看电视,读报纸,骂小孩的都市“心情流浪汉”,或已遗忘了水声是怎么弹奏的,潺潺的、淙淙、涓涓还是丝丝如幻;幽静悄然,还是万马奔腾,或是轰轰作响。
  •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旅行是孩子最佳的“智慧产”,我们可以把自己欣赏到的一切,转化成一切与自己有关的生命。
  • 英国诗人米耳顿曾说:“寂寞有时是一种最好的社会,短暂的退隐可以激发出更甜蜜的回返”,我同意这样的观点,但那是对成熟的大人而言,对小孩孩来说,寂寞却是一头足以吞噬他们心灵的怪物。
  • 你相信小孩子也能来一场流利的演说吗?我爸爸有个朋友叫林大利的,是不可能相信这句话的,每次他到我们家总会数落他们家的林小龙是如何的笨嘴笨舌,一句话也不会讲,说到生气处,还会露出那副想把人生吞活剥的吓人模样。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