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绩伟:衷心祝贺《争鸣》创刊30周年

胡绩伟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8月6日讯】

温辉先生:

在广大读者热情等待你们的大喜日子到来的时候,我衷心祝贺《争鸣》创刊三十周年,感谢你和全体“争鸣人”三十年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贡献!

《争鸣》是我的优秀教师,它能及时地提供给我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和很需要的知识,不断地提供我一些很难得的新思想、新见解。在这偏执、专横、灰暗的封锁社会里,《争鸣》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启蒙教师。

对于我来说,《争鸣》又是一个很好的诤友!他所刊载的文稿常常说到我的心里。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在历史知识上,以及在对现实的分析上,纠正我的错误、误解,并补助我思想上的空白和无知,让我在观察现实和回顾历史的很多重大问题上,头脑更清醒,眼睛更明亮,增强了我的识别力和洞察力。

《争鸣》具有很浓的理论色彩。它的很多报道事实的文稿,常常夹叙夹议,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它有一些论据很强劲和立论很正确的理论性文章,我特别喜爱。我以为这一点应该是时论刊物的鲜明特色和最高超的地方,大大提高了《争鸣》对读者的吸引力。《争鸣》是一份很有份量的时论杂志,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还有历史价值。

从九十年代起,我的研究重点,从新闻领域转到民主阵地。在回忆旧人旧事中,也喜欢夹叙夹议,并开始写一些偏于理论性的文章。由于字数多,文章长,很难Q报刊所选用,我试着向《争鸣》杂志投稿。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争鸣》能够用那样长的篇幅来刊登我的稿件,有的甚至一连几期连载。这使我对《争鸣》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感到《争鸣》成了我的一个知心朋友,使我在垂暮之年还有一定的空间用我的这支笔为中国人民尽心尽力,为我几十年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社会贡献自己的余志余力。我特别要提出的是,在我九十寿庆时出版的那两部书(一套七卷本的自选集,一套九卷本的自述),《争鸣》除了在封面上刊登我寿庆文章的标题和一张摄影艺术家张之先的长幅组合照片外,还在封底上刊登了这两套书的广告,可以说这是对我很大的鼓舞和荣誉。这也说明《争鸣》这位知心朋友,把我的心同广大读者的心联系在一起了。

这样的好朋友,遗憾地是我们相交迟误了十年。这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也是我思想上发生很大转变的时期,但是我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老的传统意识的束缚,思想上还残留着“香港是殖民地,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根据地,”“香港的出版物是反动的,反共的”等说法的影响。这是几十年宣传教育所导致的精神枷锁。因而大陆对一切“敌报”“敌刊”仍然严加查封,所以很难见到,也不敢见到,不想看看,更没有想到去找来看看。这是十年改革开放时期的局限性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建立经济特区以后,仍然不断提防“吹来邪风、飞来苍蝇”,对香港仍然视为“敌区”、“禁区”,避而远之,由此可见当时的思想认识状况。

由于当时见到港刊、港报很困难,也更没有想到去找来看看,所以对贵刊的创刊真是听不到,看不见。加上我在这一时期,虽然勇于探索,但阻力太大,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常常处于提心吊胆的险境中,尽量避免“惹是生非”,增加“触雷”的危险的事由。这可能就是我们这批所谓“胆大妄为”的改革者的心态之一。你们身在香港这一特殊境地,你们这批先进人物,恐怕很难体会到我们的处境。“六四惨案”之所以发生,正是所谓“新民主主义”中两个“新”(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一个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我在《对新民主主义剖析》一文中有很多论述)。这一惨痛教训,终于证明我们所努力奋斗的民主主义,如果不觉悟到及时突破这个“紧箍咒”,必然以失败告终。事实终于证明,我们虽然前进得很有成效,但终于触发了巨大的地雷。

在这喜剧埋下悲剧的时代,我和《争鸣》咫尺相距,却未能相见,这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这一代人的悲剧。

等到我在一九九三年夏被批准出国访问美国时,我才真正看到这个阳光普照的民主社会。在“六四”后的打压和严控下,我的民主研究才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对香港的认识才有了根本的转变。在这十几年中,要看到《争鸣》这样的刊物尽管仍然很困难,可是我慢慢知道一些去找到它的途径和办法。这样才越来越和它亲近起来。

现在,早已由怕看到爱看,到喜欢它,到想念它,推崇它!对《争鸣》的主持人和工作者也越来越敬佩!

总的说来,尽管香港已经回归多年,难关还是很多很严,仍然很难经常读到。每月一号出版,最早也得半个多月以后才能看到,而且时断时续,中间常有掉期。在现在的情况下,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多方寻找,希望与你们的多方去传送结合起来,就会如愿以偿了。我想,大陆当局对封锁港台报刊书籍的这堵墙终久会像“柏林墙”一样被推倒的!

现在,你八十六岁,我九十一岁,你被挡驾,我被劝驾,我和先生还是想见而不能见!想想,真是遗憾。

人活到三十岁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被当局视若眼中钉的政治性刊物,能够靠香港的特殊地位,坚持了三十年,是很不容易的,其中的苦辣酸辛一定也是一言难尽的!看来,你们和我们的努力终久会胜利的!

再一次祝贺你们三十年的光辉成就!大陆的千万读者十分盼望经常读到你们的杂志!祝福你们!

胡绩伟

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原载《争鸣》2007年8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中共对叶利钦逝世的内部指引
导航手机成移动电话新潮流 选购须知
王天增:从汕尾农民抗暴说起
争鸣社论:一蟹不如一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