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 】返璞归真 柴烧陶艺

专访竹南蛇窑文化工作室
文/陈文敏 摄影/许享富
font print 人气: 65
【字号】    
   标签: tags:

文/陈文敏 摄影/许享富

竹南蛇窑入口竖立着一只陶烧“猫头鹰”,唯妙唯肖。蛇窑第二代主人林瑞华说,父亲林添福老陶师刚搬来竹南时,一只猫头鹰在院子的尤加利树上落脚,一天晚上,猫头鹰飞进屋来,由于受到惊吓,在窑厂里乱飞乱撞,老陶师不忍看它受伤,把它关在“鸡笼”里养伤,当时不知道猫头鹰该喂食何种物品,老陶师天天挖泥鳅给它吃,后来猫头鹰死了!从此老陶师决定不养野生的鸟!蛇窑家族转型成功之后,便以“猫头鹰”作为家族吉祥物。


竹南蛇窑入口处的猫头鹰是竹南蛇窑的吉祥物。

今年82高龄,充满朴拙稚气、率真可爱的国宝级老陶师林添福,出生于早期以制陶闻名的台中县外埔乡的“大甲东”,祖父是大甲“外窑”的窑主,从小就在窑厂里头帮忙。13岁随福州师傅学陶,凭着聪颖的天赋,14岁就当陶师。

1972年,林添福老先生率领9位师傅、一头牛,自己造模、印土砖,工作9天,完成一座坡度约15度、长约23公尺长的蛇窑(现仅有19公尺长),成立了“恒发陶瓷工厂”,主要以生产花盆为主。

1970年代,陶盆需求量大,生意兴隆,陶厂热闹缤纷。直到1983年,传统产业逐渐没落,使得工厂营运面临了极大的困难,只好正式歇业。

1994年,台湾陶艺学会在“恒发陶瓷工厂”举办“重燃古窑柴烧活动”,并请烧窑经验丰富的林添福指导烧窑技艺。老人家万万想不到一场“重燃古窑柴烧活动”,他恋恋不舍的蛇窑,还有重新点燃火焰的机会,也让他和儿子林瑞华确定了往后的方向,柴烧活动结束后,他们决定改名为“竹南蛇窑”。

2001年行政院文建会举办历史建筑百景的征选活动,“竹南蛇窑”获得高票入选,是所有建筑百景当中唯一入选的蛇窑。


竹南蛇窑庭园一角,园内随处可见陶艺作品。

乐天知命老陶师 传统陶艺活宝典

当年工厂歇业对热爱陶艺的林添福是一大打击,然而他不但没有放弃制陶,在工厂停工的日子里,开始以手工制作民俗陶、观赏陶,后来又转型以泡茶文化为主的实用陶,慢慢的摸索出陶艺创作上的新方向。

坐着陶烧的陶桌椅组,赏玩手中的茶壶茶具,一种与泥土大地敬意善用的情怀油然而生。林添福的陶桌椅组,融合了拍陶、挤胚、拉胚、架接等多项传统制陶技艺,是独特的台湾民艺风味。


林添福制作的陶桌椅组与神灯壶。

除了认真实作,林添福也不吝推广相关技术。林瑞华说,以前台中以南没有师傅会车模具,当时大甲窑厂邀请他去,老陶师只要去一次就不用再去了,因为他不但把技术倾囊相授,而且把整个工具留在那边。老陶师无私无我,坦荡荡的举止,却得罪了其他师傅,很多师傅都骂他,当时不被了解,老陶师希望在地生根,技术的传承与推广,虽然影响少部分人的生计,却造福了大部分人的生活。


以模具展示柴烧窑制作流程。

林添福烧陶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型,且有了更丰富多元的作品风格,最难能可贵的是以他82高龄,依然对陶艺创作乐此不疲且用心钻研;也由于他对陶艺创作的执著与热爱,才能在传统陶文化凋零的困境中坚持延续至今,并将传统陶文化发扬光大。

林添福与陶为伍一甲子的岁月,练就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举凡采土、揉土、盖窑、烧窑,再则从雕塑到彩绘的各种技艺,扎实的功力,令人佩服,老陶师可说是传统陶艺文化的活宝典。

1998年台湾省文化处颁发“民俗技艺特别贡献奖”给林添福,不仅肯定他为台湾传统陶艺的贡献,也对他一甲子岁月始终坚守在陶艺岗位上的鼓励。


林添福展示他的作品,作品上有阿扁总统赠送的签名留念。

二代窑主承父志 “化十窑”挑战高温

“竹南蛇窑”第二代窑主,林添福的儿子林瑞华在陶磁工厂生意陷入谷底之际,对于自己的前途与方向有了重大的抉择;因为长期以来看到父亲的努力,即便当时在台北有成就不错的事业,依然下定决心回来与父亲一起打拼,从基层做起,跟着父亲学习陶瓷厂的十八般武艺。

林瑞华说父亲从13岁学陶,14岁当陶师,大约20多岁时学会修窑,30多岁学会立体雕塑;他一生所留下的足迹、技艺与窑炉,值得学习。如果没有老陶师,就没有今日的林瑞华,老陶师延续的不仅是技法和脉络,制陶烧陶的严谨度更给予林瑞华无限的启示。

林瑞华烧制传统“蛇窑”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因为信念与坚持,父子俩相互扶持,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找到了转型的方向,也看到了希望。

林瑞华不但设计改良柴窑,不断挑战与克服难关,最后终于获得甜美的果实──“十彩窑汗”,以创下陶烧高温纪录的1,447℃,烧出色彩变化多端,令人惊艳。林瑞华表示,他珍惜上一代的智慧与心血,知识与经验的累积,敬重老陶师的努力与坚持。父亲技法的脉络,在潜移默化中,经过自己不断的揣摩,不断的练习,让他在陶艺的表现上不断地尝试和突破。


林瑞华教学示范。

为了探索柴烧的高温境界,林瑞华在大蛇窑旁边,另外盖了一个小蛇窑,综合蛇窑与隧道窑的优点,专门用来挑战高温,取名为“化十窑”,除了取其名字的音义外,希望所有放入烧制的作品都能十全十美。


林瑞华用来挑战高温的化十窑,窑壁内可观赏到窑汗之美。

林瑞华的作品厚实、饱满,犹如他厚实的个性和素朴的生活,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感受到台湾风味的柴烧陶艺;林瑞华持续的创作力与突破柴烧质感的表现,为台湾柴烧陶艺开创了新纪元。


林瑞华的陶艺创作。

目前“竹南蛇窑”以举办陶艺展览、传统陶技艺研究、发扬传统陶文化等方向多元发展,为传统陶文化与现代柴烧创作开创出更宽阔的陶艺之路。

*****

邓淑慧 为传统陶艺笔耕不辍

林瑞华的夫人,竹南蛇窑艺术总监邓淑慧,是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新竹青草湖社区大学、玄奘学院陶艺老师,苗栗陶瓷文化研究社文史工作室负责人。

邓淑慧因学陶、捏陶的机缘与林瑞华缔结连理,尔后,又以她丰富的学经历背景,搜寻与建立传统陶的历史文献资料,调查传统窑厂的历史轨迹,收集人物志,做田野调查记录。邓淑慧认为若不建立史料,文化的断层与消失,将是台湾陶瓷文化的最大损失。

邓淑慧在竹南蛇窑转型后,致力于传统陶技艺的教学,也录制了教学录影带,为文化的深耕与推广尽心尽力。

除了教学与著作,邓淑慧也是爱陶玩陶的创作者,今年1月至3月竹南蛇窑展出邓淑慧的陶艺创作系列展览,鸟人、猫、花器等作品,配合柴烧的特有质感,显现她个人质朴厚实的风格。


竹南蛇窑三宝,林添福(中)、林瑞华(左一)、邓淑慧(右一)。

*****

柴烧陶艺 朴拙与高雅并存

近年来,环保意识逐渐被广大民众接纳与重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觉醒,已深植人心,让生活更环保、身体更健康,减少塑胶制品使用人人有责;因此为了响应环保,日常生活多采用陶瓷器皿,让大家认识柴烧文化,传承传统陶瓷工艺是刻不容缓的。

窑孕育了陶瓷文化,传统古窑让我们知悉先民的生活点滴,传统柴烧窑更是台湾陶瓷发展史中重要的文化资产。柴烧陶艺的魅力,就在于它烧成的美感,变化万千,乍看敦厚朴实的质感,有浓浓的乡土味,仔细品味,却也有高雅且细致的秀丽。

木柴烧陶原本是一项传统的烧陶技艺,但在1980年代塑胶业兴盛期,台湾的烧陶技艺几乎没落失传;以木柴为燃料的窑炉可以称为柴窑,传统柴烧窑包括包仔窑、蛇窑、登窑等。

蛇窑是长条型、中间没有分隔的一种窑,而不是弯弯曲曲的形状。沿着山坡倾斜砌筑,远望宛如一条火龙;中国古代官方所经营的官窑,或学界研究者都称之为“龙窑”;往后民间私营者不敢使用“龙”字,而以“蛇窑”(小龙窑)称之。


蛇窑是长条型、中间没有分隔的一种窑,而不是弯弯曲曲的形状。

“竹南蛇窑”建于民国61年,是台湾现今所残存的蛇窑中,保存最完整,而且还能烧制的蛇窑之一。@*


蛇窑入口处介绍竹南蛇窑沿革。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