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画与文/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174
【字号】    
   标签: tags: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身影与步履,在这旭日初升、高广的林木筛下缕缕阳光的晨间,踏进这一座破山寺。一路上绿竹夹径,蜿蜒的把人引向一片幽静的浓林密花中,此时能隐约的窥见唱经礼佛的禅房掩映其间。翠绿的山峦焕发着日照的光彩,似乎使得鸟儿们喜悦不已,不停的飞鸣欢唱。那清澈的潭水映照着眼前的一切,不觉使人心境湛然空明起来。这时的诗人不由自主的驻足谛听,顿时感到大自然和人世间所有其它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那几声悠扬的梵音钟磬,渗入自然的时空,悄然的展现这祥和恬静的空门禅悦的奥妙!

佛教认为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是极为纯净怡悦的。这首朴实写景的抒情律诗,有着意在言外的深长寓意,在悠游中写体会,在闲适里谈意趣,领略到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让人顿时兴起遁世归隐的情怀。

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贯穿着中华儿女的一切生活习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因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理所当然的,我就认为人具备着与自然界的一切融会沟通的本能。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才能显真性,也才能不自觉的去除物欲。当你放下世俗的一切,与自然接触、跟自然亲近,无形中,你的心灵就被祂净化了,久而久之,你会拥有一颗空旷的、四通八达、没有罣碍的心,就能立即融入广袤空辽的天地里与其合一,如此一来,心境自然沉寂平和,七情消弭,六欲不入,山光与潭影自然和你沟通融会。因潭影的澄照,使你没有了人心;同时你也就知晓,鸟儿喜爱山林的真性情,因山光的触动而欢悦鸣唱的自然流露。

所有的一切都在自然中产生,所有的变化都在自然里孕育,此时“我”的概念也逐渐退隐混融其中而浑然不觉。其实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莫不相互依存,彼此相辅相成的。那天人合一的境界令人心向往之,只可惜步入科技时代,几乎人人都在忙碌、盲目与茫然中高度物质化,心灵与万物的契合已是求之不可得了。每个人自觉不自觉的让欲望筑起了藩篱,让贪念竖起了围墙,隔开心灵与自然的沟通,阻断心灵与自然的接触,人为的制造了心灵的囹圄,禁锢了本性的彰显,于是乎放弃了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本能!

如果你有心,或够幸运的话,还有个机会,请加入佛法修炼的行列,让法理洗涤你的心灵,荡尽尘垢。果能如此,那宁静的心田,澄澈的心境,自然呈现“山光悦鸟性”的空灵,“潭影空人心”的淳朴。不用特意去山林驻足,不必刻意到田野去追寻,心中自有超逸的山光,性灵就有澄明的潭影,那时再回头审视从前的种种,你会感觉恍如置身在遥远的彼岸,清冷的谛视着我们一向翻滚其间,充满是非对立、华丽喧攘的烟火人间,是如此的不堪回首,是这样的污浊不洁,此时你就会知道自己是何其有福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小我就是长辈眼中的“傻瓜”甚至“笨蛋”,原因就是我的字典里似乎没有“计较”这两个字,再加上我看钱不重,所以常常做些令母亲啼笑皆非、又气又好笑的事。母亲气我太好骗,容易在外面吃亏上当,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这是我的优点,因为我的个性单纯没有心机,这点很令她引以为荣。
  • 当我们好不容易走过了低谷,度过了逆境,告辞了烦忧,挥别了苦恼时,最先浮上心版的念头是:我遇到我生命中的贵人了!没有他的扶持与帮助,没有她的慰藉与关怀,就没有今日全新的我。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朝.朱熹的诗〈观书有感〉。朱熹以宁静清澈的一方小小池塘来比拟自己读书有得的心境,像镜子一般倒映着天光云影,是如此的清澈澄明。此等动人的景致让人不禁寻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千古传诵的诗句,任何时刻品味再三,依然隽永芬芳。的确,若非源头活水,哪能如许清清澄呀!
  • 北宋政治与文学家欧脩修为了离别之情曾写了一阕很有名的词,词牌是《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
  • 唐诗中不乏豪言壮语。除诗仙李白写有许多乐观豪放的诗篇之外,就连王翰所作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也是慷慨壮烈,足以使人豪气横出,精神为之一振。然而,随着时代的递嬗,精神面貌的不同,宋诗走向议论偏于说理、宋词多描写男欢女爱、离恨别情,很少见热情奔放、振奋精神之作。由此看来,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夏日绝句〉就属于宋诗中少有的珍品了。
  • 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人,其思想意识也是各不相同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居高始得远眺,临峰方可眼阔。当我站在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体会杜甫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心中就自然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崇高之感和豪壮之情。由此我认为即使是世俗中的任何人,如果他能登上绝顶,凭高远眺,就一定会有与平时读诗时不同的感受,就能亲身感受到宇宙的博大和大自然的造化。
  • 人生的路该如何走,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出家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其实如何选择常不是问题,重点是要清楚自己为何做此选择,又该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受“忠孝节义”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熏陶,涌现出了许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忠贞之士。古代有田横五百壮士舍生取义,近代有国军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宁死不屈。即使是无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气节,就足以名传千古,光照后人。历史上任何一个壮烈殉节的英雄,背后都有一个悲壮惨烈的故事。历朝历代的忠臣义士都曾抱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信念,面对威胁利诱而宁死不降,展现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 人是群居动物,也因为“群居”与“情”的作用,从此没三天好日子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时在悲欢离合里浸泡,日日在恨海愁山中翻滚;吃不好、睡不好;得到一点儿,高兴得不行;失去一点儿,痛苦得难受,怎么也跳不出“情丝”的缠绕,如何也弄不懂“不公”的来处。日子过得不顺遂,心情弄得不舒坦。尤其是年岁大了之后,仍勘不破“情”字摆弄的老年人。
  • 夕阳椰林、蓝天碧海是南国特有的美景之一。我在夕阳西下的时刻从不急急忙忙地赶路,总是要仔细地欣赏一番之后才舍得离开。夕阳之下的美丽的景色,如过往云烟,一瞬即逝,令人不自由主地回想起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