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经典名句──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文心工作室 编著
font print 人气: 13316
【字号】    
   标签: tags:

*名句的诞生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1)新词强(2)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
*完全读懂名句
1. 赋:吟咏、写作。
2. 强:勉力、勉强。
3. 休:停歇、终止。

语译:年轻的时候涉世未深,无法体会人生的艰难,不知什么叫做愁,所以总喜欢跑上高楼,是为了能刻意找点悲秋愁绪写进诗词中,勉强自己说:“那愁呀!那恨啊!”

而如今饱受忧患,遍尝人世苦痛,那些不如意的事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假如真要说,就说:“好一个凉爽肃飒的秋天啊!”

*名句的故事
在辛弃疾四十三岁那年,因再度遭到弹劾,全家搬到带湖新居,再续闲居生活。辛弃疾有一个小孩叫辛赣,小名铁柱,又叫作玉雪儿。小铁柱长得洁白可爱,又十分聪明伶俐,辛弃疾有九个孩子,其中最疼爱的就是铁柱。但是铁柱从小多病,容易受惊,辛弃疾夫妇一直小心扶养,细心照料,希望他无灾无难,健康成长。小铁柱活泼好动,在居住带湖期间,一有空闲就会拉着父亲的手,央求父亲陪他到湖边玩。但湖边风大,一次不小心,小铁柱感冒了。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当地的土法也失灵,后来在辛弃疾多方求助下,小铁柱总算痊愈。然而多灾多难的小铁柱又走过三年的人生旅程,终于一病不起。

辛弃疾不惜重金,四处求医问卜,最后还是唤不回爱子的性命。官场的失意、抱负的无处施展,已经让辛弃疾不堪忍受,现在又加上丧子之痛,辛弃疾的内心顿时涌起千愁万恨,于是便写下了这阕词。

*历久弥新说名句
登高楼、高台,倚危栏,自古以来在文学作品中,就象征着悲愁。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家沈约曾写过一首诗〈临高台〉,里头有这样的句子:“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唐朝的陈子昂在登幽州台后也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长久以来生活不如意,于是登上高楼散心;或是想到离别已久的怀人,于是登上高楼,看看能不能瞧见他的身影。没想到映入眼帘的,却是草木凋败、一片枯寂,迎面又吹来萧瑟的西风。这样的景象,让人觉得心情更加沉重了;努力地凭栏眺望,却又望不到怀人,于是兴起身世之感:想到这些年来,都是自己独自一人,身边没有半个了解自己的人,自己受到委曲,也没有人可以诉苦,可以说是极其悲凉,难怪要说“高台不可望”了。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寄湘灵〉,“湘灵”据说是白居易在结识妻子杨氏前的恋人,两人相恋八年,已经到了论及婚嫁的地步,但是因为唐朝门第观念森严,而且白居易当时家境贫寒,女方的家境较好,两人受到各种现实情况的逼迫,后来就中断交往。在交往期间,白居易曾写过许多首诗记录两人的爱情,分手以后,白居易也以诗歌写下自己对湘灵的思念之情,其中一首便是〈寄湘灵〉,有这样的句子:“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看得出白居易的内心还是深爱着湘灵,如今湘灵已经不在身边,只好独自一人登上西楼,但也只能依凭着栏杆,独自发愁。独上高楼,身旁再无他人的陪伴,不只显出自己的孤单,更是单独面对自己的伤痛,所以辛词中写自己年少时为了体验悲伤的感受,于是“爱上层楼”,其实是倒果为因,这样当然不能真的体会“愁”,故也只能勉强说“愁”了。

辛词中也表现了对“愁”的体悟的经过:刚开始不了解什么是愁,以为登上高楼就是愁,“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自古以来的大诗人不都是这么说的吗?这便是“见山是山”的境界;后来,辛弃疾遍尝了人生各种苦痛乱离、爱恨情愁,对“愁”的体会痛彻心腑,他不愿也无力再说“愁”了,“却道天凉好个秋”。凄凉的景象结合著凄凉的身世,不直说愁,反而道出深刻而绵绵不绝的哀愁。

摘自《中文经典100句–宋词》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

    八千万,
    冤鬼赴黄泉。
    苦叹那桩桩件件,
    更怜我大好河山,
    处处是疮瘢。

    (二)

    危难里,
    幸大法开传。
    荡尽浊污清旧宇,
    斩除红恶救生还,
    华夏着新篇。

  • 唐诗中不乏豪言壮语。除诗仙李白写有许多乐观豪放的诗篇之外,就连王翰所作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也是慷慨壮烈,足以使人豪气横出,精神为之一振。然而,随着时代的递嬗,精神面貌的不同,宋诗走向议论偏于说理、宋词多描写男欢女爱、离恨别情,很少见热情奔放、振奋精神之作。由此看来,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夏日绝句〉就属于宋诗中少有的珍品了。
  •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守文的意思是恪守古人留下的写作原则。因为诗词曲都是由文字组成的,所以这里先谈谈文字。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1)独徘徊。
                ~ 晏殊.〈浣溪沙〉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1)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宋祁.〈玉楼春〉
  • 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美国所所长陈毓钧,最近经常在中共宣传机器──“中央电视台”第四台出现,接受访问并分析台湾海峡两岸形势。从他的谈话中听出,他对台湾的当权政党反感,对美国在亚洲的防共、反共政策不以为然,他的主要论点是:美国不希望两岸统一,不想中国强大。他认为美国协防台湾是为了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台湾不应该充当美国在亚洲的“看门狗”。甚至认为美国催台湾充实军备是想赚台湾那笔六千多亿的军费。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1)游冶(2)处,楼高不见章台路(3)。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4)飞过秋千去。
  • ◇名句的诞生
    昨夜雨疏(1)风骤(2),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
                  ~ 李清照.〈如梦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