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网路替代传统媒体 宜多元宏观因应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二十六日电)由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拒绝媒体偏食症─台湾民众传播消费行为研究”今天举行研究成果发表会。在科技汇流的现今,网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及杂志媒体的替代、互补及袭夺下,阅听人更应使用多元媒体,培养宏观视野,不可“挑食”。

主持教授陈清河表示,网路的快速发展正逐渐袭夺阅听人使用其他媒体的时间,其中网路成瘾现象更使得青少年与家庭互动逐渐减少;台湾有少年因父母不准玩线上游戏而产生自杀悲剧,中国甚至有网路戒瘾补习班。

从这份台湾民众传播消费行为研究中发现,网路对传统媒体使用时间产生袭夺效应,其中以重度使用者最为明显。此外,网路使用比例已逐渐超越报纸,成为近年成长最为快速的媒体。

要如何避免发生“媒体偏食症”?这项研究指出,多使用家庭媒体,少使用个人媒体,尤其青少年不可因使用网路而减少人际与家庭互动。

网路虽然是良好的资讯与通讯工具,但不应认为网路可以取代所有的媒体。加上网路知识是片段而零碎的,而且知识的建构过程缺乏媒体“守门”,应小心引用,陈清河建议应多看“质报”,形成理性思考与决策。

根据调查,媒体接触率以电视居冠,2007年网路首度领先报纸。平日第一使用的媒体排序为电视、网路、报纸,而媒体信赖度调查,电视及报纸最受民众信赖,最后才是网路。

调查中也显示,全国家中电视机平均每户二点三四台,电视也是娱乐的主要来源;电视是分享家庭快乐时光与价值的工具、是一种生活方式及维系家庭情感的重要载具之一。

青、中壮族群非收视户认为网路扮演着最重要角色,对于网路使用多于电视。依地域性区分,越都会区上网的比例相对越高;依赖网路的原因有方便、使用者自主、隐私、使用互动、搜寻工具、网路拍卖、资讯多元及讯息传播即时性等优势。

这项调查自今年四月十七日至八月五日,针对全国十五至六十四岁民众,有效问卷一千零七十三份,经由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法,误差为二点九九个百分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