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就有桃花源(58)观虫虫

第七章之六
游干桂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虫似友朋,花园渐渐成了它们的窝。

手里捧了一本书到窗边阅读,调淡心灵的颜色,少了灰,多点绿,添了蓝紫黄,正巧与窗外同色,昆虫也看见我的清丽心境,飞了过来与我相伴。

进驻新居之初,昆虫与我两相惊,它由草丛飞起,我吓一跳,它也吓一大跳,而今我来了,它也不走,两目与复眼对望,竟至物我两忘;园子里早己不止蝉、金龟子等少数几种昆虫,几年营造,多了蚱蜢、蟋蟀、蝼蛄、蜻蜓、豆娘、蜯蟓、虎甲虫、叩头虫、吉丁虫等等,偶尔还会不小心飞来几只天牛,令人惊叹。

昆虫一物,我了解甚少,只知道它存在久矣,少说也有四亿年了,论起资历,它可是人类的老前辈,体型不大的它们,居然可以通过严酷的地考验,没有与恐龙一样走向灭绝,定有高招,人类把环境弄得愈来愈不合适人居了,也许该开始向昆虫学习存活之道了。

否则再过千百万年,地的主宰者可能就是它们了。

我发现昆虫愈来愈多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我的误打误撞,把海边拾来的飘流木,堆叠成一个个天然的洞穴,能形成鸡母的虫的昆虫纷续进驻繁殖,成了天然的生产中心。

蚱蜢则是儿子的杰作,从中庭花园移入几只,便大量繁殖至昆虫为患的地步,最多的时候约莫有几百、几千只,我捉不胜捉,至少有一个月的蚱蜢大作战,捉它返回中庭的原生地。最后为何全数消失,我便不解了,应该是被鸟儿发现,通知诸鸟,天天觅食的结果吧。

蜻蜓与豆娘的诞生更是一绝了,一来许是我从溪里捞的一些水中留有幼虫,或者我从水族馆中买来的黑壳虾里藏了几只幼虫,长大之后便在我的家园乱飞,后来又因我把前阳台布置成潺潺溪流,屋顶花园里种了一大缸的水生植物,已经是个隐定的生态链,它们也就所幸不走了。

春夏之交,意外来了蜜蜂先生,就在前面阳台前辛苦的工作,先遣部队试探性的筑了一个小窝,看看主人的反应,我们不做声响,便大举入侵了,它是常见的家蜂──长脚蜂,我便不怎么害怕,反倒与孩子一起恋上了它。我们原本以为可以一举窥见蜜蜂生态史,可惜台风来得快,一夜风狂雨剧,蜜蜂纷纷殉难,尸陈花前,倒是令我伤感一阵,只遗留一个未完成的蜂窝,当成纪念品。

小花园成了昆虫宝库花丛林间,仿佛就是实验室,把昆虫引入其中,化成孩子的智慧与知识;栾树、朴树、山胡桃、黄瓜、竹子、栗子树、赤杨等等,都很容易吸引昆虫,找到这些树,往上蒐寻准没错,准会有惊奇的发现。

昆虫可不会不惧生的爬出来让人欣赏,想找着它还得费一点劲,像枯叶蝶长得像枯叶,不仔细瞧,还真会被它骗了;竹节虫长得跟竹子一模一样,稍不留神,就失之交臂了;避债蛾像极一张枯叶,常被它耍了。做为昆虫猎艳者,偶然不经意窥见隐身的昆虫时,心中那种快意,真的很难形容,总之,美极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儒、道两家的生活哲思其实有所不同,我们的教育以儒为主体,强调刚健有为,入世进取,巧取豪夺,登上高峰,我的人生上半场堪称是儒,相信书中自有黄金书,书中自有颜如玉,寒窗苦读必得功名,于是出世拚搏,巧利营私,内圣外王,奢想治国平天下,只是弱名路上走一回,闹一闹,才发现全盘皆错,人生不仅如此而已。
  • 人老是如此,凡事都以物与钱为尊,被物化了,人就不是人了,我不想事事都跑完一圈才了解又回到起初。我只做能力所及的事。请相信,我非超人,也没有十八只手,不可能以一抵三,无法轻轻松松月入数十万,我有的是量入为出的理性。
  • 对很多人而言,结果最重要,但对我来说,过程则优于一切,我决定享受经过的每一分钟;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有一幅田园景致,我扮着牧童,轻歌欢唱;我答应过自己,这个梦一定要圆。
  • 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童话》中有一段话:“生活,就是为了一种神秘的东西,所做出的痛苦的牺牲。”神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 揉合著山水、植物、建筑的园林文化,文人皆爱,建筑师威廉.查布斯就曾这样形容中园林:“中国人设计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很难项背,只能像对太形一样,尽情吸收其光辉而已。”
  • 雨,一直是我心中隐秘的灵魂,这大约与老家宜兰有关;兰阳雨长驻心头难忘怀,雨声扑通,一年下了二百多天,对雨便有了情感,不止爱听雨,也爱赏雨、看雨、唱雨,当了作家之后,常写雨,有人说,宜兰出文人与雨有关,雨天闲着也闲着,诗兴全发了。

  • 花,有神韵,我特爱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生活中的花朵,只有付出努力才能盛开。”

  • 客居山野,鸟声不断,在透早里轻敲门窗,许是好风好水,依龙脉、卧明堂,气势纵横,人也就神清气爽开来,野客鸟盘据不散,常常来访便成了朋友,它知我很爱它,便常来窗前相会了;我从中理得鸟真是聪明,可辨别好人、坏人,爱鸟人、伤鸟人相处久了,偶尔还会跳舞给我赏。
  • 六分钟的短片,拍了足足一个月。原因很简单,因为等待。等风,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这种等待是一段修心的历程,有苦闷,有煎熬,亦有释怀之后不期而至的惊喜。走过之后再回头品味,很享受这创作历程中的每一步。这更像是与自然共同参与创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实现心中设想的同时,也用心感受并接纳自然的给予。
  • 人说“烟花易冷”,在欧文这儿,电焊的花火凋落之后,却凝结出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果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