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人浮于食

茹之
font print 人气: 108
【字号】    
   标签: tags: ,

“人浮于食”出自《礼记‧坊记》,现代人常说“人浮于事”,但意思却有所不同。

《礼记‧坊记》中写道:“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注释中又称:“食谓禄也,在上曰浮,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这里的“食”指的是俸禄,因为古代是以粮食的石数计算俸禄的;“浮”是超过的意思。

用现在的话来说,大致的意思是:俸禄和职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那就和贪污差不多少;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超过了俸禄和职位,就可以算得上是廉洁。因此,古代有道德的君子宁肯让自己的能力超过俸禄,也不愿意俸禄超过自己的贡献和能力。

“人浮于食”由此而来。古代有道德的为官者心存此意,因此大多能尽其本分,兢兢业业的工作,力求达到廉洁。但反观现在的绝大多数中共官员,不仅“人浮于事”,而且贪污成风,给老百姓带来了承重的负担。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官民比例为1:26,十年前为1:40,20年前为1:67,比清朝末年高出35倍,比西汉时期高出306倍。具体来说,西汉时期,一个官员只需要8000个老百姓养活,而现在,26个老百姓就要养活一个官员。造成此种现象的出现,完全是中共体制所致。从这个角度说,没有中共的日子,老百姓就不会有如此沉重的负担了。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26/50659.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杨鼎,明朝陕西咸宁(今西安)人,字宗器,少时家贫,特别喜爱读书,举乡、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编修,官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谥“庄敏”。
  • 吴起是战国时卫国人。他为魏国领兵伐秦,攻取了五座城池,长期固守西河,使秦军不敢东向,功劳很大。
  • 干宝是晋朝人。他父亲有一个侍婢,很受父亲宠爱,但是干宝的母亲很是妒嫉。等到父亲去世下葬时,母亲把那个侍婢活生生推下墓穴埋了,那时候干宝还很小,不懂事。
  • 信陵君是春秋时魏安釐王的弟弟,仁义爱人,方圆几千里的人都争着来归附他,他有门客三千人。
    有一次,信陵君正跟安釐王下棋,北边传来边报说:“赵国发兵犯边,将要入侵了。”
  • 明朝蔡茂春在作司官时,大学士郭璞很是同情爱护他,想让他担任签宪来主持督学工作。
  • 鲍叔牙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初鲍叔牙常和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家贫,经常占便宜,但鲍叔牙始待他很好,也没有什么怨言。
  • 商纣王即位后,宠爱妲己,不理朝政,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 春秋初年,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 令齐国日渐强大。

  • 楚国想称霸中原,晋国的公子重耳回到晋国,就是晋文公。 在晋文公的整顿下,晋国开始强大起来。

  • 晋国在北方称霸之际,位于南方的楚国也开始北上争霸,并终在楚庄王时称霸中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