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毁灭(31)

晨风清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

30

三天劳动结束,学校里又欢声笑语,书声朗朗,校高音喇叭响起‘社会主义好’的歌声——“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我国人民……革命形势大好……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资本主义社会日薄西山、日暮途穷……”这天,小诗念完了广播稿,背上书包上范冬冬家去。半个月前,校广播室又来了一位外地转学来的女同学。范冬冬在小诗班里一露面,就引起了注意。她个子高挑,脸白白的,多才多艺,那天在图书馆旁边的小亭子里跟女同学跳舞,小诗觉得她真像只小天鹅。因为普通话讲得好,也被推荐到广播室。学校领导说,高中大同学马上就要考大学了,要从小同学开始培养广播员。范冬冬到广播室的时候,小诗正跟在大同学后面听唱片,这天听的是W.A.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选自A.K.331奏鸣曲)。冬冬对小诗说,我家里还有更好的唱片,告诉了她家的地址。这两天冬冬请病假,广播组让小诗去看看她。小诗从学校后门出去,走到离环城路不远的街口,进了音乐学校就迷了路。路尽头正传来收音机里《黄河大合唱》的声音,他就趴在人家窗口听。冬冬正在家门口扫地,一看小诗走错门了,忙喊他。小诗回过头,冬冬正像一朵白兰花立在那里呢,忙跑过去,说老师让来看看她。冬冬脸上一阵红晕,说,她病已经好了,明天就去上学。原来旁边就是冬冬家。

一套破旧的T型平房,门口过道里堆着煤球煤炉,那间折出来的房间里,三面窗户敞开,屋里堆满了乐器和唱片,一架钢琴,几张旧沙发展开,白天待客,晚上就是卧床。范老师坐在正中沙发上,旁边围坐着同事和学生,正在聊天。

“……批判了‘武训传’,又批判了‘清宫秘史’……《早春二月》、《不夜城》、《林家铺子》、《聂耳》、《革命家庭》都批判了……‘李慧娘’是宣扬什么鬼戏……什么‘宝莲灯’、‘四郎探母’也不准演了,连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都说成是模糊阶级阵线,主题歌是靡靡之音……

“从批判廖沫沙、孟超开始,继而批判田汉、阳翰笙、夏衍等文艺界领导人,上百部电影已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

“《文汇报》已经发表文章,批判德彪西的无标题音乐……”

“……王洛宾搜集整理的新疆民歌都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将来我们可能只剩下一个‘黄河大合唱’和一个‘白毛女’了……还开始批判外国的……三年自然灾害,说苏联逼债,说是修正主义……苏联歌曲不让唱……

“……现在学校都不准教学生美声唱法了……什么都是资产阶级……西方的音乐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产品……什么才是我们学校全面的音乐教育……”

小诗跟到冬冬的小屋里,一张床,一张桌,桌上有一个手摇唱机。冬冬跟小诗说爸爸54年从外国回来,带了很多音乐资料,许多人都喜欢来听。冬冬让小诗在床沿坐下,就从唱片柜里取出几张唱片。打开唱机,摇了一下手柄,先放了一张舒柏特的C大调交响曲。小诗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那么雄伟的交响乐气势,觉得自己简直像站立于一座伟大的神圣城堡面前,那强大的长号声像宣布着未来的风暴,木管吹出了欢欣喜悦的啾啾之声……冬冬说,“这是舒柏特最后一部交响乐,我爸爸说,不听舒柏特的C大调交响曲,就不知道舒柏特……”

小诗觉得似懂非懂。乐声中,他想起自己家里,除了一个凤凰琴,什么音乐都没有。更多的人家连音乐的要求都没有,只求有工作,吃饱……像赵仙才家……更不要说自己到过的农村,那里黑暗得简直像地狱,寂黯无声……那里的人民简直像原始人,可能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是那样的,什么都没有;或者,只是会劳动的动物……他们的耳朵,或者说,他们的心灵,难道不需要声音吗?这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是谁造成了中国人民这样的精神现状……或者,中国人是一种不同的人类?是因为贫穷吗?自己家里比农村好得多,可是爸爸妈妈也没有音乐的要求……是因为传统?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传统?不管怎么说,音乐是一个伟大的世界,需要了解和理解……

冬冬又放进了一张唱片。小诗听了,觉得是他听过的最纯粹、最崇高的音乐,巨人般的声音,就问,“是谁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是新思想的缩影,文艺中不可思议的伟绩……”冬冬说,“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一部真正的古典交响曲。”小诗听了冬冬的讲解,能感受到曲中最富于描绘性的乐章‘小溪旁的情景’如何溶化在魅人的音响里,波动在充满了语言难以形容的安谧的音流中。那祈祷般的柔板……天使般的颤音……仁慈而温柔的灵魂,纯洁而感情丰富的心灵……乡村中得到的愉快的印象,暴风雨之后幸福感恩的情怀……都使他那颗渴望音乐震撼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满足……接着又放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激情澎湃汹涌的奔流,那乐思高昂激越的喷发……小诗感到整个世界都震动起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充满了他的身心……冬冬说:“这是贝多芬在全聋的晚年作的,这位筋疲力尽的巨人意识到,他对音乐宇宙的不屈不挠的猛攻猛打,已经摧毁了可见到的界限,攻城槌已没有冲击的对象了……”小诗心绪难平,没等冬冬说完,抑不住问:“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交响曲?!”

天空已经开始响雷了,一大片的乌云翻卷而来,亮起了一道闪电。天越来越黑,暴雨前的雷声像滚滚的排炮从天边隆隆而来!

响起来吧!伟大的自然界的号炮!炸开这像铁板一样的盖子吧!

冬冬坐在一旁,看着小诗,无语……开始往自己的长辫梢上缠一根皮筋。

这时候,冥冥中,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我们有一个《黄河》,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中国还需要有一部更加伟大的作品……”

那间简陋小客厅里,正传来轻轻的、轻柔的慢板……范老师正在弹奏‘月光’奏鸣曲……那是一颗人类博爱心灵跳动的声音,是献给下一个世纪新生活的乐章……

……

“他那善和爱的音调听起来像是给我们中国弹的……他知道我们所能认识他的比他所贡献的要少到什么程度……”

“西方的很多音乐,张扬着自由、民主、平等、博爱,这些人类普遍的思想观念,或者可以说,就是这些观念的产物……”

“艺术创作上,到底什么是参照物?有没有历史的正常轨道?都说中国的情况特殊,中国的情况是特殊,但是就不能更好一点了吗?”

客厅里议论声蜂起。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国庆节又到了。因为是15周年大庆,全市隆重准备。小诗是三好学生,参加全市青少年在湖山公园的一天短期夏令营活动,有本市劳动模范讲话,省歌舞团的叔叔阿姨唱新疆歌跳西藏舞,小诗觉得挺好玩的。他模模糊糊感到好像现在汉民族没有歌没有舞的,要不然为什么我不会跳舞呢?
  • 猫娃蓬头垢面,穿个对襟破小褂,正在给婆婆捶背,边捶边念唱:“抱元守一,天一地二,万法归一……”有人问了:“猫娃啊,你为什么念这个?”
  • 到家了,爸爸坐下来,冥思不得其解,人家一个讨饭的农村孩子,肚子里都有锦绣文章,看看自己成天不知疲倦上蹿下跳东西不分神魂颠倒的儿子,就觉得是个不成器的混账,三九葡萄冻了心,叹口气,刚想休息一下,小诗啃了个生山芋边进来说:“大食堂这么好,为什么我们天天吃山芋?”
  • “小诗妈妈……”这天,小诗在家里写大字,抬头看,是丽丽妈妈带着丽丽来了。前些天,妈妈带自己上丽丽家看给他爸爸,这不就回访来了?自己正临摹柳公权字帖呢,赶快把手里的字写完,就听得妈妈说:“哟,秋天过得真快啊!”抬头看,窗外的扬树叶已纷纷下落,妈妈已经把丽丽母女俩让进屋里来了。
  • 很快又是冬天。小诗这次在中期考试又是得的优。过了寒假就是下学期,同学们都在抓紧功课,准备考中学。小诗做完了功课,就开始画画。
  • 就见放着许多自行车的那排平房的路口,走出一群人,拎着提琴盒什么的,中间一个阿姨,像画片上的仙女,瓷娃娃一样的脸,高高的发髻,亮晶晶的眼睛,又尊贵又亲切,和身旁几个男的说说笑笑着,登上一辆‘革命文艺巡回演出队’大红横幅的汽车,向送别的人招招手,汽车腾腾开走了。
  • 一部史书,不任强权者歪曲粉饰,也不由伪造者涂抹虚构,自有天上神灵的眼睛看着。一段历史,总有往事的亲历者秉笔直书,用不着担心记忆的失却,除非天灵不存,良知丧尽。如果说有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也一定会有一部中国20世纪中叶病世的文学记录。
  • “小诗考上了城市中学喽!”一个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大院。城市中学是红旗中学,设施和教育水平是最好的。“考上中学就是秀才了。”有的家长来祝贺,有的还带着自己考上中学的孩子来看小诗。和小诗同时考上城市中学的还有黑蛋和黎亮,“来,比比看,谁长得最高?”
  • 上了几天学以后,同学们都熟了,原形毕露,上课时折纸飞机飞来飞去,有的砸纸团,有的在后面讲小话,坐小动作。上英语课的是孙老师,匀称的身材,穿的衣服整洁笔挺。嗓音很好听,上课时上身笔直,双手撑在讲台上,头颅前倾,两眼平视前方,形象非常有力,像舞台上的演员,又像电影中的演说家。
  •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校广播站传出雄壮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歌曲声,小诗正在操场上玩。“初一3班的吕小诗……”有人在喊。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是体能测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