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笛在各朝代的演奏形式

杨佩璇
font print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0日讯】笛的历史遗迹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出土的骨笛,这是一种以鸟禽肢骨所制成的笛,距今已有八千年的历史,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笛。而最早有关“笛”与“箫”的文献记载,我们从《周礼‧春官》中的这段文字可以得知:“笙师:掌教龡竽、笙、埙、龠、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教祴乐。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其中篴与笛同音同义,即今“笛”的古字。

《史记》中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崑谿,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由此可见,远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选用竹做为制笛的材料。因此,笛与箫被视为“八音”中的竹类乐器。

在古代不论横吹还是竖吹的竹管,在名称上是混淆的,多以“笛”通称,就如同一些弹拨乐器在魏晋时期被通称为琵琶。所以,在文献史料中关于笛子的记载一直是众说纷纭,崔豹在《古今注‧音乐篇》中这样写道:“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另外,根据东汉‧应劭《风俗通》的记载:“汉武帝时丘仲作笛,其后又有羌笛。”而在陈旸的《乐书》则记载道:“羌笛五孔。马融赋笛谓出于羌中,旧制四孔而已;京房加一孔,以备五音。”

公元前119年西域的音乐文化经由博望侯张骞的丝路之旅传入了中国,丘仲在吸收胡乐横吹的优点后,制作了新笛;而陈旸的《乐书》中提到的羌笛,则是一种竖吹的竹管,似今日的箫。“横笛竖箫”的确切名称,约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分开,将笛称为“横吹”或“横笛”。

《乐府诗集》中有这样的叙述:“自隋以后,始以横吹用之卤簿,与鼓吹列为四部,总谓之鼓吹,并以供大驾及皇太子、王公等。”隋代以后,“横笛”首度被用于卤簿,并与原军乐中的第一部鼓部和第二部铙鼓部合并为四部,统称为鼓吹。“横笛”被编列为第三部的大横吹部与第四部的小横吹部,主要为皇帝、皇太子与王公贵族出行时的仪从和警卫。说明了隋唐以后,横笛已在宫廷或军队的鼓吹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元时期,城镇乡村出现了各种民间音乐活动,当时民间音乐中流传一种“鼓笛曲”,就是以鼓和笛作为演奏的主角。在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记载了:“满庭芳……鼓笛令无多双丽,十拍板音韵宜清。”文中提到的“鼓笛令”就是“鼓笛曲”。说明了它是由扁鼓、笛和拍板所组成的一种演奏形式,同时它也是曲艺唱赚的伴奏乐器。

宋代说唱曲艺“唱赚”甚为流行,“赚”是一种演唱方式,它有固定的演唱模式,乐队的组成和配器也有规定,即一人执板,一人击鼓,一人吹笛,甚至在演奏的姿势上也有明文规定:“假如未唱之初,执板当胸不可高过鼻,须假鼓板缀。”我们从《事林广记》中这首诗的叙述,可以了解“唱赚”的配器形式:“鼓板清音按乐听,那堪打拍更精神。三条犀架垂丝络,双支仙枝击月轮。笛韵浑如丹凤叫,板声有若静鞭鸣。几回月下吹新曲,引得嫦娥侧耳听。”而书中另一首诗则提供了音乐的意象:“鼓似真珠坠玉盘,笛如鸾凤啸丹山,可怜一片云阳木,,遏住行云不往还。”


在这一幅(与蹴球绘在一起的)唱赚图中,生动鲜活地勾勒出当时“唱赚”的场面:一男性吹笛,一女性拍板,一女性击鼓。

宋以后,笛在民间音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文学作品中也多处记载了笛和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在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中,可以一窥横笛与当时民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情境,例如:《安乐坊牧童》所叙述:“前儿牵牛渡溪水,后儿骑牛回问事,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又如:《舟人吹笛》中写道:“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沾横笛吹云烟;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玻璃丈击许。”这些诗句充分反映出笛子演奏已在劳动人民生活中广泛流传。

明清以来,中国竹笛的形制已趋于稳定,除了广泛运用于说唱曲艺与戏曲伴奏之外,并逐渐成为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十番锣鼓、潮州笛吹锣鼓、山东鼓吹以及北方鼓吹乐等民间乐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在吸取了民间器乐合奏与戏曲声腔伴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它的独奏艺术,分别有以主要伴奏昆腔的曲笛(或称崑笛),以及主要伴奏梆子腔的梆笛两种。@*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于古琴长期受到文人气息的薰染,古琴音乐已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美学、乐律、记谱法、演奏技法以及指法等体系,故历来有琴道或琴学之称,因此,古琴音乐比起其他中国乐器较深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与审美情趣;在意境与韵味的呈现、古朴典雅与清渺悠远的精神境界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 马克斯·布鲁赫并不是第一个受到苏格兰忧郁美感而有所启发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和海顿早在他之前编写了数首苏格兰民歌,而门德尔松则由此创作了他的《赫布里底群岛序曲》以及他的第三号交响曲《苏格兰》。
  • 数不清的故事,流转在四弦之间。在这崭新的世纪,请您来听一首新的琵琶曲,将可荡涤万世愁情。
  • 神韵音乐除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配器、交响乐团的特殊编制,以及传递纯善纯美的正向精神外,在本集节目中,指挥陈缨还将为我们揭示另一个特点。它是什么呢?
  •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与古希腊神话有许多相似之处,天国与人间虽相距遥远,却又在关键时刻是相通的。曲子伊始,伴随着大锣声响,看那满天众神,云集在仙气缭绕、金碧辉煌的天庭之上。创世主的法音在天宇中回响,木管与竖琴的下行音型,描绘着众神佛随主层层下走入凡尘之壮阔景象。他们在人间开创了璀璨的文明,奠定了道德与文化之黄金时期。温婉的弦乐仿佛仕女们尔雅灵动的舞姿,振奋的鼓声犹如男子们苍劲的步伐,赞颂着神传文化在人世的辉煌!
  • 第一乐章(非常热情的快板)充满力量和柔美,同时有着强烈的音乐对比与强度。在曲式结构上,他遵循了古典奏鸣曲式,而其中很多的创新手法也为后来的音乐流派奠定了基础。音乐开始立即进入的小提琴独奏、提前写好而非即兴演奏的华彩,以及乐章间的紧密连接以致观众几乎无法鼓掌⋯⋯这些对于当时的观众都是很新奇的体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