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引导小孩感恩与惜福

张淑美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如果把家庭教育的过程比喻成盖房子,父母的爱就是地基,家教的内容就是房子。爱的地基要纯粹坚实而且平稳,房子才能稳固。很多父母亲虽然很爱孩子,却忽略爱是有责任的,爱孩子也要教导他们负责、懂得规矩与付出。譬如要喝牛奶也得倒入杯子中(规范与付出),洒开的牛奶怎喝得到呢?生命的发展也需要有规范与示范的爱,才能得到真正滋养生命的营养,方能扎实成长与茁壮。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吾人思考自己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肯定、爱自己开始,进而去爱别人、爱环境、爱大自然。爱,也是需要学习的,幼儿需要从被爱与关怀中学习如何去爱、感谢与珍惜。玆提出几点个人教养孩子的经验,与读者一起共勉与提醒。首先,身教重于言教以及提供小孩真实或切身的经验,真的非常重要。尤其学龄前儿童模仿能力与可塑性最强,我们如何表达爱与感谢,孩子就学会如何善待他人与事物。再者,需要真心地陪伴与分享。以下提出我自己与小孩互动的实际例子来与读者分享。

我的老大读幼稚园小班快升中班时,我们让她自己选购的运动鞋的右脚从大拇指头处破了一个小洞,我问她要不要丢掉了?并且说明:“不过现在就丢掉就要花钱再买新鞋,如果还可以用,就可以再久一点才需要花钱;而且你喜不喜欢这双鞋呢?”她回答:“很喜欢这双鞋,要等另一只也破了才要丢掉。”

我问她:“但是小朋友会笑你鞋子破了,怎么办?”她说没关系啊,然后模仿我的话再说一次(准备回答小朋友),并且强调很喜欢这双鞋。隔天,真的有小朋友很疼惜、关心地问她:“你的鞋子破了”(请相信小孩,他们是真诚无邪地关心,没有一丝嘲笑的意思,怕被笑的都是大人自己的担心,小朋友根本不是笑而只是关心、提醒而已)。过了一个月,鞋子真的破得很严重了。我说:“鞋子已经让你穿很久了,它很负责辛苦地保护你的脚,现在已经不能再穿了,你觉得是不是应该跟它说再见了?”她点点头。我们很慎重地把鞋子包起来,她说“谢谢鞋子,让我穿这么久,再见啰!”

另外,我最喜欢和两个小孩躺在床上轮流“优点轰炸”+“感恩大放送”。我谢谢他们姐妹俩体贴、节俭、有爱心、画画画得很棒…;她们抢着说:“妈妈很勤劳、教书很认真,很会演讲,谢谢妈妈煮饭、做家事,还有陪我们读书…”。当老大告诉我很想念外婆,记得外婆背着她、摇着她入睡;当她们小心翼翼地把一只小飞虫抓到阳台;当他们很礼貌亲切地与邻居打招呼;很感谢堂姊表姐送给他们(旧)衣服穿;洗澡时不小心用太多洗发精,会说河里的鱼鱼对不起,让你们喝太多泡泡了…。我知道他们真的知道、也做到感恩与惜福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5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十六日电)自杀列入国内十大死因榜八年来,去年首度显着下降,然而十五到二十四岁的自杀死亡率却逆向增加,成为年轻人的第二大死因,卫生署认为对年轻人的生命教育有待加强。

  • 托尔斯泰晚年写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说《伊凡‧伊列区之死》,探讨一个问题:“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么?”......人生最可怕的,莫过于在人生已经不可能再从头开始的时刻里,却对自己有过的一生感到后悔、不值得!那么,人要怎么活这一生,才会觉得值得呢?我们曾否认真地想过?
  • 假如我们追求现实,为的是自我的肯定和别人的善意、接纳,这一定要用名利权位才能达成吗?还是说我们可以有更简洁、更有效的方式来肯定自我,并且获得别人更真心的善意与接纳?让我们来做个实验:请你就认识的熟人中,选出五个你认为最值得尊敬的人,和五个你最讨厌的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纸上......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缺点,亦是优点。当这一切结束的时候,我们想要留下什么?想要给自己什么样的评价?我们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去?是恬淡如水抑或是轰轰烈烈?是众人拥戴,还是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写墓志铭这个举动,至少确立了一个大方向。现代人常感到生活空虚,原因无他,正是因为没有目标:
  • 为了抒解教师教学压力,促进身心整体健康;推广生命教育,提升文化涵养;启发生命的智慧;净化社会人心,响应政府心灵改革。二零零八年年七月三日至四日,台湾桃园县杨梅国民小学主办“掌握身心健康的金钥匙”之教师研习,并由明慧教育学会、法轮大法学会、大纪元时报协办。
  • 游泳池
    在这个“不晓得未来会发生什么事”的年代,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处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应温度?人类对温度的感觉相当模糊,十分容易出错,因为人会“适应”,所以如果需要精准。用仪器测量才是最好的。
  • 亲子
    一九九四年诺贝尔得奖者伊西多.艾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是首位发现核磁共振〈NMR〉的物理学家。当他研发出核磁共振技术,记者访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一切都要归功于母亲每天问我的问题。”“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
  • 孩子老是把父母的话当作耳边风,怎么要求就是不收玩具。如何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是让父母万分头疼的教养难题。临床心理师提供正向管教技巧,指引父母融入“玩”的元素,诱导孩子乐意收拾玩具,重建良性的亲子互动。
  • 随着都市化脚步加快,核心家庭成为主流,使得原本的品德教育系统逐渐崩塌,再加上,越来越多孩子很早就上托儿所、幼稚园,一位老师就要担负许多孩子在校的教育责任,品德教育也更加困难。虽然现在多数孩子营养充足、身体发育得比过去更好,但心智年龄却愈来愈低。青春期是能培养孩子的品德的最后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就再也难以纠正孩子错误的价值观。如果您已经长时间疏忽孩子的品德教育,请务必把握“青春期”这个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