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漫游】佛雨──雕塑家黄映蒲(上)

嫣华、翠燕采访报导
font print 人气: 3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5日讯】黄映蒲是专业的佛像雕塑家,今年52岁的他,说起和佛像的因缘,娓娓道来。在29年前,当他雕塑第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时,他翻遍了所有的书籍,积极寻找佛像的模样,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祂塑造完成。说也奇怪,接下来,一张张的订单如潮涌来,总有做不完的佛像,所以他认为自己是有佛缘的。然而,除了佛缘之外,他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神佛的内涵,于是开始研读佛经,后来,黄映蒲更成为一位虔诚的佛家弟子。就这样,他更能用塑像传达神佛的精神了。完全是无师自通的他,长期在这个特殊领域里努力耕耘,塑像风格独树一帜。我们跟随黄映蒲老师的脚步,去看看他难得一见的大型佛像雕塑展。

两年前的8月,著名的雕塑家黄映蒲,在台中市举办一场大型的雕塑展,其中,最主要的项目,就是佛像系列的作品。这一系列佛像的展出,丰富的呈现佛像的各种样貌,包括一整组的十六罗汉和不同造型的观音像、佛像,以及很多不同时期的释迦牟尼像。

当时展出的作品,一共有108件,不是刻意的,就恰恰好是108件。雕塑家黄映蒲当时说:我觉得雕塑佛像10年以后,整个创作的意念应该回归一下,所以我把所有的佛像创作,全部拉回到古佛,重新让自己再省思一次。

黄映蒲说:“我们注意看,印度的古佛的佛像的手有个蹼,像动物的蹼,这不是做错了,或是没做好,祂在三十二法相里,就有一像是这个蹼像。”黄老师说:“还有作品是属于犍陀螺时期的造型,祂的发髻是螺旋上去的,而不是我们一般看到的一个一个的发髻,祂呈现的是一个降魔触地印,就是祂在菩提树下得道时的造型。我想表现出祂在菩提树下,悟证之后,古朴风尘的过程,呈现一种很宁静的感觉,一位觉悟者的形象。”

风火雷电具象化

风、火、雷、电是属于大自然的神奇,它们经过佛陀的教化以后,转化成佛教的护法神。黄老师说:“在我们国内,甚至是国外,把风、火、雷、电具像化,放在佛陀旁边的,应该是还没有人做过,一般人都做四大天王,风调雨顺,而不做风、火、雷、电。我个人的创作这样做,我用祂的头发来表现‘风’,尽量表现出‘风’的速度感。在右手边的是‘火’,这尊看起来像‘火’炽热的感觉,也是属于大自然现象的,当它被收伏以后,所呈现的法相。”


图 / 四大天王之一

黄老师对雷、电如此诠释:“‘雷’的表现方式在这两撮头发上面,把我的意念透过祂的样子来呈现,有雷出现,打雷的那种感觉。最后一尊是‘电’,‘电’是一种很急速的闪光,用它身上的其它部位,都无法表现祂的速度,所以我就直接让眉毛向上冲,表现祂的速度感。风、火、雷、电是大自然在佛陀的教化下,护持佛法具像化的表现。”风、火、雷、电,被记载于佛经中,黄映蒲用艺术创作的角度,用心的把祂们诠释出来,让代表大自然的神祇,重新有了具体的塑像。

雕塑佛像首重虔敬的心

黄映蒲走的是宗教艺术的路线,除了展场中的那些作品之外,在工作场中的这些大型的神佛雕像,都是接受寺庙订单之后,才开始着手制作的。来到他的工作场,满眼看到的,都是各种等待完成的佛像。他是专业的佛像雕塑家,他的作品遍及台湾全省的庙宇,甚至也有远从印度、东南亚地区来订制的。

因为雕塑佛像必须完全对称、平衡,所以扎实的基本功一定要苦练。密宗的佛像都有律动感,它在游移的线条当中,还要寻求平衡,这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人形塑像是所有雕塑艺术中最难的,因为除了美感以外,还要讲求视觉上的平衡。然而,黄映蒲说,佛像的雕塑,除了要具备深厚的基本功之外,还要有特殊的韵律感,所以真是难上加难。那我们就来听听,看它到底有多难。

黄老师告诉我们:“当我们要雕塑佛像的时候,一定要秉持庄重、虔诚的心,这是第一先决条件,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你雕一尊菩萨,一定要了解这尊菩萨的因缘,在脑子里模拟祂的样子,因为你光是看图片,只是看到外形轮廓而已。比如说,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是属于大智,祂是属于智慧的启发,本身要是不了解,那就很难雕塑出祂的神韵了。”佛像的雕塑,和一般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造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塑造过程中,还必须时时抱持着虔诚礼敬的心。

谈到宗教艺术时,黄老师说:“在《佛说造像量度经》中,里面对佛像有尺寸的文字说明和平面的构图。如果把它放在立体上来讲,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差距。如果说,雕净土宗的神像,那你就参考它的对等,净土宗的衣饰,有时会因为朝代的不同,而稍作改变;做藏密的神像,每一尊都有它特定的样子,这是上师传承下来的,密宗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不能因为看不见,就认为神佛不存在。就像千年前,在敦煌的石窟中,为神佛塑像的匠师们一样,如今的雕塑家,同样抱持着虔诚的心在为神佛塑像。

正信正念造佛像

雕塑佛像的人,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雕出最庄严的佛像呢?黄老师说:“除了抱持虔诚礼敬的心之外,他必须对要雕塑的佛像有充分的认知,最好有正信的宗教信仰。这样子的话,他在塑造佛像的时候,脑子就是一片宁静,没有杂念产生,拿起雕刻刀,就能雕出神佛应有的庄严法相了。”黄老师严格禁止同仁在工作场上抽烟、喝酒、嚼槟榔,他希望以最纯净的心制作神佛的雕像。他要求所有的同仁,在行为举止上,都必须严格规范,所以他说,在这里工作,多半的时候,气氛是相当严肃的。

黄老师说:“塑佛金身者,累世不下地狱之报,塑佛一尊,功德罪灭河砂。所以想走雕塑佛像之路的人,一定要先想清楚。我们来看一看近代雕塑佛像的人,如果没有一片赤诚的心,没有认真的造佛像的话,你这辈子就很难有非常完美的下场。”按照佛教的说法,怀抱着敬仰的心塑造佛像,让信仰祂的人们可以得到神佛的庛佑,这样塑像的人便有无量的功德;但是,如果缺乏那颗虔敬的心的话,黄映蒲认为,还是不要塑造佛像比较好。

虽然不是人人都从事艺术工作,不能够知道雕塑的具体过程,不过,听完了黄映蒲老师的话,我们了解到,雕塑佛像不只是讲求技巧的高超而已,更重要的是,为神佛塑像的人,一定要有一颗对神佛虔敬的心,这样才能雕塑出祂们庄严、慈悲的法相。

心诚意正 相由心生

1956年出生,为人开朗的黄映蒲老师,在他的画册中,印着满满的经历,可见他不只是虔敬的佛像雕塑者,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黄老师笑谈自己多年来的创作,他说:“二十几年来,我大部分都走佛教艺术路线,过程中影响了我的心智、心念,包括影响外在的。一、二十年前的朋友,站在我面前,却不认得我。他们说,我跟我雕塑的佛像长得很像,其实不是这样,是我做完以后,认真的跟他长得很像。佛像雕塑得很庄严,我朝这个目标学习前进,竟然不大像以前的我,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吧!”黄映蒲天天在想佛像、造佛像、看佛像,这样二十几年下来,竟然有了一张和从前不一样的面貌。


图 / 雕塑家黄映浦和他的学生

在展览会场中,黄老师为我们导览地藏菩萨雕像,他说:“在《地藏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的愿力大得不得了,祂到处奔波,救苦众生。我一直想把祂内在的能量表现出来,所以我选择一个很特殊的表现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站得很正的法相,我让祂的两手打开,把它那一种大愿力,透过这好像一把火焰这样子,呼——的往上冲,让它整个意念表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要了解佛像的内涵而去研读佛经,到最后竟然成了自己的信仰。在黄老师的诠释下,地藏菩萨的塑像,不但充满故事情节,而且它的造型更具足动感。

他接着说:“一个创作者把自己的理念表现出来,只要不是抱着哗众取宠的心态,都值得鼓励。在临摩学习过程中,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应开始走自己理念的创作路线。你如果能够随时都在脑子里研讨你所看过的东西,所看过的书籍,经过学习后,把它融会贯通,再透过你的技法表现出来,那就是真功夫了。”

黄映蒲鼓励想要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他认为在创作理念上,有无限宽广的空间可以游艺,要放大眼界,放宽心胸。他认为每尊佛像都有各自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而他在塑像时,也都抱持着心诚意正的态度,恭敬的表现出神佛的伟大面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数量高达数千个的秦俑,据说找不到两个面貌相同的。这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万万没有想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他们早就用精准的写实技法塑造兵马俑了
  • 曾经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就这样记录在一块石头里面,然而这也是石头让人着迷的地方,它可以保持固定的形象,千万年不变。
  • 爱弥尔.贾列的作品被尊为玻璃艺术中的极品。在百年前,艺术家为了要成就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是要做出极大牺牲的,包括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于为之付出生命。贾列在53岁铅中毒死亡,因为没有儿子,使他的工艺技法没有人得以传承,所以很多技法就失传了。
  • 一般而言,多数的艺术都是从视觉上去感受,但是木雕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特有的气味。蔡馆长谈到:“樟木有樟木的气味,桧木有桧木的气味,那种独特的气味是要上千百年才有的。上千年的才能散发出较多的芬多精,是十分香郁迷人的”。
  • 经过七年,兵马俑再度来台,第一站抵达台中市科学博物馆;策展人何传坤博士表示,兵马俑具有两千年的历史,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计算。
  • 黄妈庆善长用细腻的刀法刻画“小小的世界”,除了物象质感的诠释,在动态的掌握上更能表现得栩栩如生,而且在景物布局以及剪裁的呈现上,也有深厚的功力。以细腻的雕工及优雅的风格见长,在视觉上,他的作品好像突破了木材的材质,具有弹性、柔软的感觉,尤其在花鸟虫鱼的刻划上,不但看起来栩栩如生,更呈现出如诗如画的意境
  • 台湾是一个敬天畏神的地方,大部分的人们都有宗教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敬神、礼佛的思想和习惯。信徒们为了虔诚的礼敬神佛,他们依循古时候的规矩、礼制,去建造及装饰祭拜神佛的殿堂。这其中包括木质的建筑结构、木雕、彩绘、石雕、泥塑、交趾陶和剪黏等等,这些工艺被保存在庙宇里,有的甚至长达数百年不变。
  • 在敦煌洞窟里的壁画,就是用胶来当作黏着的媒介,调和矿物质颜料所绘制的,至今仍然保持着美丽的颜色,让现代人可以从中看到壮观雄伟的神佛世界,以及古人优雅端庄的形象,同时这些壁画也让我们见识到,原来使用天然颜料的画法,经得起千年时光的考验。
  • 这张画是我三度到长江三峡去游览,看到长江三峡两岸的大山而画下的,山都是非常奇特、非常奥妙的,非常雄壮。画出来要有意境,要有精神,要厚重,不是轻飘飘的。大山有千万吨之重,看起来有重量、有意境,又潇洒生动。谢赫六法里面,气韵生动占第一位,气韵生动要把它表现出来。犹如李白诗作‘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再现。
  • 看到施工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齐下,像是圆锯、切刀、凿子、电动研磨、砂布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欣赏美丽的石雕作品时,所难以想像的。有人说,石雕是艺术界的重工业,这句话用在石雕上面,十分贴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