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作者: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3487
【字号】    
   标签: tags: , ,

冬至又称为“冬节”,民间习俗认为不必等到中国新年,吃过冬节汤圆就表示增加一岁。因此,有人打趣说,冬节不要吃汤圆就不会老一岁了。宋朝陆游《辛酉冬至》诗有:“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也是把过冬至视为添加年岁的节日;那么,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呢?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令,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冬至这天太阳渐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南半球正好相反,所以冬至又称为“南至”,如《左传‧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冬至之后,白日渐长,古人称冬至为“一阳生”。唐代孔颖达《正义》疏《易经》“后不省方”句曰:“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古人认为冬至适逢阴阳交替时刻,是阴(夜)气盛极转衰,阳(日)气刚要萌生,是冬尽春来的前兆。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

冬至也是传统节庆之一。周朝时,天子就选冬至日举行盛大的郊祀典礼,认为冬至是祭天最好的日子;汉朝时冬至称为“冬节”,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神明的节庆活动。

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冬至有日行南至,及阴气之至、阳气始至的涵意。冬至这天,北方吃的应节食物为馄饨,南方为汤圆。冬至日的前一天,又叫作“小至”,家家户户捣米作汤圆,以作为冬至日团圆围桌食用。过了冬至,就将迎接新年,所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就是冬至的欢庆礼俗和中国新年都差不多少。如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 民间习俗上,冬至有小过年的意味,吃过了冬至汤圆,人人就又都添了一岁。冬至过节源于汉代,《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 在农村的小巷里,到了冬至之日,就可以看到当地的风俗人情。(按:吴人最重冬至节,馈赠交贺,有“冬至大如年”之谚语。)隔壁的老者,非常讲究礼节,敲叩我家的粗门,特意前来拜访,让我惊喜异常;平常衣服简朴的老者,今天穿了一袭质地洁白如雪的长衫,他并且很得意的向我表示,这簇新的布料儿,是自己家中那台老旧的纺织机所织成的哪!
  • 传统上冬至节风俗很多,如迎日、戴一阳巾、荐黍糕、吃百味馄饨、献冬至盘和冬至团等。
  • 古人称冬至为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之说。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
  • 12月22日是2010年的冬至。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新年。中国很多地方仍然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 不要认为中国黄历十一月的冬至只是一个节气,其实在古代它更是重要节日,俗称“冬节”...
  • (大纪元记者穆清综合报导)2013年12月22日 01:10:59为今年冬至时间。冬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俗称“冬节”代表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古时“冬至大如年”隆重庆贺。这一日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祈求平安。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 (大纪元记者王文君报道)12月22日是冬至,香港人讲“冬大过年”,在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人们或赶着出街与亲友聚餐,或在家煮食庆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