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选读(十九)

陆志仝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贞观二年,太宗皇帝对身边的大臣说:

“人们说做了皇帝就可以自认为尊贵崇高、无所顾忌了,我却认为更应该自己保持谦虚和恭谨,经常感到畏惧。从前舜帝告诫大禹说:‘你只有不自以为贤能,天下才没有人敢和你争贤能;你只有不自我夸耀,天下才没有人敢和你争功劳。’另外,《周易》也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骄傲自满而崇尚谦逊恭谨。’大凡做皇帝的,如果一味以为自己尊贵崇高,不保持谦逊恭谨,自身要是有过失,谁又肯冒犯威严上奏劝谏?我每说一句话,每办一件事,必定对上畏惧苍天,对下畏惧群臣。天帝在上倾听观察人世间的善恶,我怎能不畏惧?各位公卿大臣有目共睹,我怎能不畏惧?由此考虑,经常谦逊恭谨、小心畏惧,尚且担心不符合上天的旨意和百姓的心愿啊!”

魏徵说:“古人说:‘做事无不有个好的开端,但很少有坚持到底的。’希望陛下守住谦虚谨慎的心态,一天比一天更严格,那么大唐宗宙社稷就会永远稳固,不会倾覆。尧舜时代之所以太平,确实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贞观三年,太宗皇帝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说:‘有才能的向没有才能的请教,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请教﹔有才能的就好像没有才能一样,知识丰富的就好像缺乏知识一样。’是什么意思?”

孔颖达回答说:“圣人进行教化,希望人们谦逊而更加光明正大。自己虽然有才能,但不骄傲自大,仍然去向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习他能做的事情。自己虽然多才多艺,还是不满足,仍然去向才艺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追求进益。自己虽然有才能,态度却如同没有才能一样﹔自己虽然知识丰富,却虚怀若谷。不仅普通百姓要这样,帝王的德行也应当这样。帝王内心怀抱神明,外表必须持重少言,使自己显得深不可测。所以《周易》说,‘以淳朴修养正念’、‘用遭受过艰难及磨难的贤人志士来治理百姓’。如果帝王处在最尊贵的地位,还炫耀自己的聪明,倚仗才能欺凌臣子,文过饰非,拒绝纳谏,那么上下的情意就不能沟通,君臣之间就会背道而驰。自古以来,国家灭亡都是由这种情况引起的。”

太宗说:“《周易》说:‘君子勤劳谦虚,有始有终,吉利。’确实像你所说的这样。”下诏赐给孔颖达锦帛二百段。

河间王李孝恭,武德初年被封为赵郡王,随后被任命为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李孝恭平定萧铣、辅公祏以后,江淮和岭南一带,也都由他总管。他独自掌握一方大权,声威非常显赫,又经屡次升迁,担任礼部尚书。李孝恭为人谦逊礼让,没有一点骄矜傲慢的样子。当时,特进江夏王李道宗,尤其以军事才能著名,同时又好学,崇敬仰慕贤明的人士,时刻讲究礼让。太宗皇帝对他们二人都很亲近器重。皇室亲族中,没有人能与李孝恭、李道宗相比,他们真是皇族中的一代精英。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2/17/51040.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代后期,由于铜材不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下令将各地寺庙内的铜铸佛像销毁,用以铸钱。这次所铸的“开元通宝”钱,背后印有铸造地的地名。这批开元通宝,称为“会昌开元”。
  • 贞观元年,太宗皇帝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使国家达到安定太平的要旨,在于对官员的考查和挑选。根据官员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位,尽量减少官吏的定员。所以《尚书》中称:‘任命官员,惟在选用贤才。’又说:‘官员不一定要齐备,重要的是用人得当。’
  • 现在人一看到“封建”这个词,可能会马上想到所谓的“封建迷信”这个词组或认为“封建”就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很迂腐、守旧等等。其实这是近代中国大陆在党文化流毒影响下的一种变异用法,“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这些意思。
  • 贞观六年,太宗皇帝下诏书说:“我近来研究经史发觉,圣明的帝王哪一个没有师傅呢?先前所上奏的法令中没有见到设立三师职位的提议,我认为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 剃头担子,一头热……
  • 过去大量使用的后果,至今仍继续冲击着全球的生态环境……
  • 客家特有的文化之一……
  • 传统市集小贩生财器具之一…
  • 在我国敦煌壁画中有许多飞天的造型,正如大诗人李白所赞美:“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古代的画匠能把姿态柔美的飞天画的如此栩栩如生,其服饰绚丽多彩,而且出现在如此众多的洞窟中,实在令人称奇不已。现代画家也有一些热衷表现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精典之作,画中的飞天一个个身姿纯美,衣裙飘逸,彩带飞舞,让人目睹后如临仙境,心地顿觉清澈澄明。
  • 客家民族热情、好客、勤俭、团结,尤其是团结,真是一项了不起的传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