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优秀传统》( 上 )

威权之下发声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讽刺艺术︰
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处于成长期的相声更以“讽刺”为突出特色。相声的“讽刺艺术”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根源。

从“谈笑讽谏”的古代“俳优”,到“直言敢谏”、“实不让当时言官”的唐朝“参军戏”,宋朝的“滑稽戏”,到“滑稽幽默”、干预生活为特色的历代笑话,“讽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到了相声艺术,可以说是集其大成!

下面结合相声成长时期的一些情况,略述相声艺术的优秀传统。

*时代背景︰
1840 年鸭片战争以后,清王朝日益衰落。官吏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一些文人以文艺为武器,口诛笔伐,涌现了许多“谴责小说”。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声艺人也创作了一些反应现实、针贬时弊的作品。如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相声段子《大人来了》,刚刚问世即遭禁演,脚本未流传下来。但在1908年出版的《也是集续编》里曾追记了这段相声的夸张情节︰

“据说清末在北京,即使亲王贵族出门,也没有驱赶行人的仪仗队,惟独‘九门提督’出门,为了显示威风,常常找一些蓬头垢面的叫化子式的看街兵开道,高喊︰‘大人来啦!’弄得人心惶惶。…接着又喊︰‘大人来啦!骆驼抱起来!’骆驼挡了提督大人的道,来不及跩走,只好抱起来。又喊︰‘大人来啦!驴车赶沟里去!’车子太破,走不动,连忙赶到沟里。又喊︰‘大人来啦!把孩子摔死!’孩子哭闹喊叫,扰乱大人的安宁,让人把孩子摔死,不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吗?…总之从牲口到人,什么也没有‘九门提督’的威风重要。”

*官民冲突︰
1906年,清皇族肃亲王善耆就任“九门提督”,常常微服出游,到护国寺听相声。本来心里喜欢相声,但,为了维护尊严,却诬相声为卑微低俗的市井之物。对《大人来了》这类相声尤为反感,对相声艺人也开始憎恶起来。

当时,北京最繁华的闹市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两边便道上有不少“撂地”作艺的。“九门提督衙门”在鼓楼前帽儿胡同口内。善耆外出,必须经过鼓楼前的闹市。按规矩,他的轿子一出胡同,卖艺的都得暂停表演,以示敬意。

有一天,善耆外出,看见便道上相声艺人魏昆治在说相声,围了一大群人,故意问︰“那是干什么的?”从人回禀︰“说相声的。”他想︰叫你肃静你不肃静,吩咐了一声︰“来,把他撵走!”

看街的忙跑过去喊︰“九门提督大人有令︰‘大人来啦,说相声的滚开!’”魏昆治站在桌上,据理力争︰“我没妨碍谁啊,凭什么要我走开!”看街的喊︰“你住口!”魏昆治高声反驳︰“长着嘴就是为说话的。说相声的也是人,为什么不准人说话?”这下触犯的善耆的尊严,他咬牙切齿的说︰“不服王法,满嘴胡说,还反了你啦!来,赏他四十鞭子,戴枷游街示众三天!”就这样,无辜的艺人惨遭迫害。

*迫害艺人︰
善耆余怒未消,他通令全城,污蔑相声艺人都是“莠民”,一律禁止演出,驱逐出京。在善耆的淫威下,很多相声艺人被迫流浪外地;李德锡、张德泉去了保定、天津,还有的奔向山东、东北等地。一些滞留北京的也改了行。焦德海改行说“快版书”,张诚甫改行说“评书”。直到1909年,善耆卸去九门提督的职务,禁令才无形中取消,李德锡等相声艺人逐渐回到北京。

一段相声引起迫害相声艺人的风潮,充分说明了相声一贯具备的社会意义与讽刺精神。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焦德海﹙1878—1935﹚,北京人。幼年曾学唱“竹板书”,十五岁时改学相声,拜徐有禄为师。起初,在天桥“撂地”,后到“青云阁茶社”等处献艺。他以“说”、“学”见长,台风稳健,表情细腻,口齿清晰,趣味隽永,属于冷面滑稽。
  • 张寿臣﹙1899—1970年﹚,是清末以来相声的第四代演员,博采众长、集于一身,成为承先启后的一代相声宗师。
  • *嘴皮子的基本功︰
    前面说到张寿臣因丧父家贫,生活艰辛,到了一九一一年正式拜入焦德海门下。由于张寿臣觉得自己是“带艺投师”,想快点儿学本事。然而,焦德海却还把他当作开蒙的“娃娃徒”,整天让他练嘴皮子的基本功,他说︰
    “生意人全靠说来吸引观众,吐字发音务求准确、清晰,声音宏亮,首先得苦练绕口令,锻炼唇、齿、喉、舌各个部位的发音。”
    “要字正腔圆,不准有倒音、讹音、包口音。”
  • 张寿臣虽已出了师,老师却还在关怀、惦念着;有一天,张寿臣在护国寺“撂地”说单口相声,观众很少,焦德海和裕德隆也站那里听,一段说完打钱,观众一哄而散。张寿臣发现老师目睹这样的惨状,难过的低下了头。
  • *坎坷起步︰
    张杰尧﹙1893—1971年﹚,艺名“张傻子”,汉军旗人,祖籍浙江嘉兴,世代作官,后渐衰落。因此从他父亲张武林起,成了变“戏法”、说“评书”的艺人。
  • *出身及特色︰
    马三立,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续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壆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锡,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 常宝堃﹙1922—1951﹚,满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城科班学戏,后来与吴铁庵一起研究戏法,以变戏法谋生。常宝堃六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取笑、机敏聪慧,颇受观众的喜爱。张家口盛产磨菇,人们亲昵的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小磨菇”。
  • 侯宝林﹙1917—1993﹚,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都市贫民生活的艰辛。抱着碗领施舍粥,捡煤核,卖冰核,卖报,打执事,什么杂活都干过,最后沦落成小要饭的,经常忍饥捱饿。他只免费念过三个月的小学,不到一百天。
  • 在侯宝林漫长的六十年艺术生涯后,他因病在1993年去世,临终前说了这样一段《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面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 *“单口”大王︰
    刘宝瑞﹙1915—1968﹚,北京人,自幼家境贫寒,曾向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人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在广播电台播音,开始崭露头角。1940年从济南回北京,声誉鹊起。后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单口大王”。到了四十年代末,他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声艺术介绍给港、澳观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