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艺海沧桑》﹙上﹚

各地发展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启明茶社”︰

成长期的相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由发祥地—北京,向外地普及的过程。在北京,相声艺人队伍逐渐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了相声艺术的成长。尤其是相声登上广播电台以后,拓宽了观众面,提高了相声演员的知名度,社会影响也愈来愈大。

当时有许多艺人在西单商场演出,有的在青云阁表演,有的经常参加堂会,或在隆福寺庙会或在鼓楼市场演出。1938-1948年间,常连安在西单商场开办“启明茶社”,演出“相声大会”,名家荟集,内容整齐,经常在此献艺的相声名角多达二十人。从早到晚,轮换演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启明茶社”的“相声大会”吸引了不少知识界的观众。四十年代,侯宝林、郭启儒自东北、天津返京,献艺于上海游艺社和西单游艺社,由于内容健康、格调清新,被誉为“文明相声”,受到热烈欢迎。

同时,东城凤凰游艺厅、升平茶园、新中国茶社、西城茗园茶社和北城游艺社,也都有相声演员献艺。相声成为北京观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离京发展︰

清末以来,相声艺人逐渐从北京流向外地。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艺人作艺的场所; 如天津的“三不管”、地道外、谦德庄、沈阳的北市场、第一商场、小河沿、哈尔滨的道外、大连的西岗子、营口的洼坑甸、济南的南岗子、青岛的劈材院、郑州的车站、老坟岗、开封的相国寺、南京的夫子庙等。这些场所都有北京来的相声艺人的踪迹。

最早离京赴津的是满族相声艺人裕二福。他于光绪初年只身赴津,表演单口相声,颇负盛誉。其后陆续有艺人赴津献艺,例如张寿臣1925年赴京,后来就定居在那里。马德禄还主持过天津东兴市场连兴茶社的相声大会。清末相声已传播到东北。

东北在清末民初时,有朱绍文的弟子范有缘和范的传人朱凤山﹙艺名‘人人乐’﹚,曾去奉天﹙沈阳﹚献艺。当时奉天的相声艺人已经不少。其中冯坤志从二十年代活跃于沈阳、哈尔滨等地,弟子及再传弟子都持续在当地献艺,他们的艺术风格火爆脆快,动作大起大落,演出形式也不断创新,被誉为“冯家门相声”。

*电台广播︰

三十年代,北京、天津建立了广播电台,后来又涌现了一批商业电台,在文艺节目中插播广告。例如,1944年4月,北京特殊广播电台全天播出文艺节目共十八项,其中曲艺节目占十四项,而曲艺节目中相声竟占三项之多。

这样通过广播,既培养了人才,提高了相声艺人的知名度,也普及了相声艺术。郭荣起《我的学艺生活》一文中曾述及他和刘宝瑞搭档作艺的情形︰

“我们俩在电台互为捧逗,一连在电台播了四个月,每天不重复。除了有些经常上演的节目外,还演了一些当时在茶社不常演的节目,…由于每天都在这个时间演播,节目从来不‘翻头’,确实打动了社会各个阶层,造成很大的影响。之后有许多所谓的社会名流也追到‘启明茶社’去听相声,把‘启明茶社’的社会声誉也给抬起来了。”

到共党执政之前,相声已成为遍及北方、影响很大的曲种;但由于社会和艺术本身的原因,相声艺术也潜蕴着潜在的危机。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嘴皮子的基本功︰
    前面说到张寿臣因丧父家贫,生活艰辛,到了一九一一年正式拜入焦德海门下。由于张寿臣觉得自己是“带艺投师”,想快点儿学本事。然而,焦德海却还把他当作开蒙的“娃娃徒”,整天让他练嘴皮子的基本功,他说︰
    “生意人全靠说来吸引观众,吐字发音务求准确、清晰,声音宏亮,首先得苦练绕口令,锻炼唇、齿、喉、舌各个部位的发音。”
    “要字正腔圆,不准有倒音、讹音、包口音。”
  • 张寿臣虽已出了师,老师却还在关怀、惦念着;有一天,张寿臣在护国寺“撂地”说单口相声,观众很少,焦德海和裕德隆也站那里听,一段说完打钱,观众一哄而散。张寿臣发现老师目睹这样的惨状,难过的低下了头。
  • *坎坷起步︰
    张杰尧﹙1893—1971年﹚,艺名“张傻子”,汉军旗人,祖籍浙江嘉兴,世代作官,后渐衰落。因此从他父亲张武林起,成了变“戏法”、说“评书”的艺人。
  • *出身及特色︰
    马三立,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擅说《水浒》,名噪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艺人恩续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壆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师承李德锡,以擅演“文哏”段子著称。
  • 常宝堃﹙1922—1951﹚,满族正白旗人,原籍北京,出生于张家口。父亲常连安,艺名“小鑫奎”,原在富连城科班学戏,后来与吴铁庵一起研究戏法,以变戏法谋生。常宝堃六岁开始随父“撂地”卖艺,表演戏法的“说口”。童声清亮、口齿伶俐,抓哏取笑、机敏聪慧,颇受观众的喜爱。张家口盛产磨菇,人们亲昵的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小磨菇”。
  • 侯宝林﹙1917—1993﹚,满族,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家境清贫。从懂事起,就饱尝了都市贫民生活的艰辛。抱着碗领施舍粥,捡煤核,卖冰核,卖报,打执事,什么杂活都干过,最后沦落成小要饭的,经常忍饥捱饿。他只免费念过三个月的小学,不到一百天。
  • 在侯宝林漫长的六十年艺术生涯后,他因病在1993年去世,临终前说了这样一段《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面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
  • *“单口”大王︰
    刘宝瑞﹙1915—1968﹚,北京人,自幼家境贫寒,曾向崇寿峰学艺,十三岁拜张寿臣为师,学说相声。十四岁赴天津,与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人在南市“联兴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并在广播电台播音,开始崭露头角。1940年从济南回北京,声誉鹊起。后去南京、上海等地演出,被誉为“单口大王”。到了四十年代末,他赴香港演出,首先把相声艺术介绍给港、澳观众。
  • *讽刺艺术︰
    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处于成长期的相声更以“讽刺”为突出特色。相声的“讽刺艺术”并非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的根源。
    从“谈笑讽谏”的古代“俳优”,到“直言敢谏”、“实不让当时言官”的唐朝“参军戏”,宋朝的“滑稽戏”,到“滑稽幽默”、干预生活为特色的历代笑话,“讽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到了相声艺术,可以说是集其大成!
  • “九一八事变”之后,著名相声艺人张寿臣曾经编演这样一段“垫话”︰“小日本想灭亡中国,那是痴心妄想!中国人同仇敌忾、团结御侮,谁想亡中国也亡不了。您只管放心,历史上记载得明明白白;元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蒙古也送来啦!清朝来亡中国,没几百年,连吉林、黑龙江西半边都送过来啦!日本不是也要亡中国吗?好吧!待不多少年连蓬莱三岛也得送给中国。亡?亡什么?全日本国的人都到中国来,还不够站岗的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