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众:仙境现人间

2008年02月27日 | 15:33 PM

【大纪元2月27日讯】早已慕名神韵的杰出表演,但未曾亲眼目睹。零八年观看了韩国首尔首场演出,真是名不虚传,不愧为世界之瑰宝,人间之奇葩。

观看演出的人下午早早的来到了剧场,期待着演出开始。七点十分,随着一声洪亮的音乐乍响,大幕缓缓拉开。那声巨响似雷鸣般响彻整个宇宙,空气象被清洗了一番,清凉润滑,嘬一口,神清气爽!再看舞台,哦,仙雾缭绕的琼楼玉宇中,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威风凛凛的武神护两旁,还有佛,菩萨,各界的神仙,表情都是那么的平静祥和。这难道就是仙境?人们都向往神仙世界,但现实中环境恶化,世态炎凉,这种向往似乎要成为一场梦了。

接下来的剧目也是如此的精彩。《仙女踏波》,几名仙女手持带有长长飘带的扇子,轻轻一抖扇子,那长长的绿色飘带似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一澜涟漪,温柔似水的女子时而在涟漪中穿梭,时而在平静的湖面上鱼儿般嬉戏,心情是如此的畅欢。台下的我已经被超凡脱俗的仙女们带入了没有钢筋水泥的世外桃源。

女人的美,有时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优美的舞姿来表达,大清朝的格格仅凭单调的走路,就能打动每个人的心弦。以前我对清朝的服装印象很差,一年四季头上要顶着一个大帽子,累不累呀;衣服像水桶一样垂下来,再优美的线条也被遮盖了;唯有脖子上的围巾倒还耐看;最令人不解的是,宫中的格格不愁嫁,不必担心自己个子矮小,为何还要穿那么高的鞋呢?跑不能跑,跳不能跳,走快了还影响仪容,还好我不是清朝的格格。

当欣赏完神韵艺术团的表演之后,彻底改变了我的后天观念。女人真正的美出自哪里呢?且看台上十几名着装整齐的格格们,没有金银珠宝的烘托,反而更加显的别致淡雅。上了妆的面容姣好而不妖媚,清高而不孤傲。轻轻一挪脚,微微一摆臂已前行一步,整体看上去似动非动,似静非静,气质非凡。她们的步调单一但并不机械,就在这一投足,一挥手之间,却浓缩了东方女性温柔、典雅、坚韧的一切韵味,就连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见了她们也会逊色三分。

我总算明白中国满族先辈们设计这么高雅的鞋有其独特的内涵。现代女性也穿高跟鞋,看起来也挺漂亮,但总觉的缺少那么一点儿古朴的味道,可能金钱至上的现代生活夺走了女人天生纯朴的资质,也夺走了女人真正的美。神韵艺术团之所以享誉全球,我想跟她整个演出精神体现了纯真纯美有关系。

一个优秀的演出团既有其柔美的一面,也有其阳刚的一面。《大唐鼓吏》尽显中华男儿的粗犷与豪迈,“咚咚”的鼓声铿锵有力,似乎将天地间每个角落都敲醒,顿时我感到精神百倍,已完全被活力四射的鼓手感染,充了电一样精力十足。男高音洪亮的歌喉更是沁人心脾,仿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震撼了。那意义深远的歌词,那绕梁三日的歌声,给人一种全新的享受,从观众的掌声中可以听的出,不仅仅我一个人被打动了。全场的观众都被打动了。

是呀,二十一世纪的人真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在道德观念淡漠的社会中,人性几乎被埋没,善恶丑美分不清,随着世风日下的道德观念继续沦丧自己,最终将会断送自己的生命里程。而男高音给我们带来的这首歌恰恰唤起了人心中的善念,只有明真相才有美好的未来。

一个公园内,有老人在散步,有青年在运动,有学生在看书,小鸟在自由的飞。一切都那么自然舒畅。一位妇女带着她的女儿也来到了公园内,向人们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咦,是什么故事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呢?老人向母女俩走去了,青年向母女俩走去了,学生们也翘首观望,原本宁静的公园被注入了生机,老人笑了,青年笑了,学生笑了。小女孩安详的向人们拉开了一款横幅,上面写着三个字——真善忍。

原来她们俩在向人们诉说着“真善忍”的美好,公园内一片祥和。然而,在当今消息封锁严密的中国,仍旧有很多人不明真相,几名员警突然闯入公园,粗暴的夺过横幅扔到地上,对柔弱的母女拳打脚踢。。。。。。公园内的青年怒了,跑过去赶走了坏人,学生们好心的扶起母女俩,老人捡起了横幅。这时更多的人在观看横幅上的三个字,公园内又恢复了宁静,而且还有几个人在跟母女俩一起炼功,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公园内炼功。这就是《觉醒》的一幕,真真实实的刻画了中国现今社会的一角。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与生俱来就是善良的,只不过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假相给迷住了,一旦善心被唤起,那么觉醒的一面还能容恶念生存?正与邪的较量中,获胜的最终是正的。如果那几名员警先听听真相,明白后可能就不会向善良的人举起拳头了。如果让您选择,您会选择哪一方?我想您会像公园中的人一样,站在正义的一方,保护善良的人。

晚会在隆隆的鼓声中娓娓落幕,看也看不够的精彩表演越品越有味,就像喝一口茶一样,水已下肚,但茶的清香久久在口中回旋。晚会的精彩不仅仅演员的综合素质高,剧目的内涵更高。欣赏了这次演出,让人终生受益,无论是歌词还是无声的表演,都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沉思冥冥生命中的真我。感谢神韵艺术团的苦心编排。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