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千古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明成祖的彪炳功业

家玉 ;图:宝如
font print 人气: 476
【字号】    
   标签: tags:

明成祖(1360-1424)名朱棣,1402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4个儿子,原来被封为燕王, 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称“靖难”,4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取得帝位。即今人所称之“明成祖”。

成长背景

明成祖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那时群雄并起,互相征伐。据说成祖出生时,朱元璋因与陈友谅正激烈交战,以至于到7岁时才有时间帮儿子取名字。明成祖长大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他娶徐达的长女为妻,成了他的好内助。燕王是诸王当中势力最强的一个,在抵御蒙古诸部的内扰中,他得到了锻炼,也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靖难之变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使朱家子孙能长坐江山,沿袭元朝的分封制度而略加变革,分封诸子为王,赋予其很大权力,藉以“屏藩王室”。洪武31年(1398年)明太祖死后,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的明惠帝朱允炆,感到诸王的势力日益坐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即与大臣齐泰、黄子澄谋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的旗号,以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誓师起兵,史称“靖难之变”。3年之后攻占京师(今江苏南京),当时“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因此,燕王登上帝位,成为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永乐19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

彪炳功业

朱棣继承了朱元璋勤奋、节俭、体恤百姓的长处,但却没有其父猜忌、偏信、武断的短处。他主张“用法当以宽”,“待人当以诚”,注意守成,励精图治,使明朝在永乐年间进入了繁荣辉煌时期。朱棣称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史学家认为明成祖永乐年间之政绩足以媲美汉、唐。汉武帝以“通西域”而著称,唐太宗因被尊为“天可汗”而闻名,明成祖则以“下西洋”而传世。因此,“永乐盛世”实非虚美之评语。

明成祖在历史上的功业包括五次亲征漠北、郑和下西洋、完成永乐大典、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等。

五次亲征蒙古

成祖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蒙古诸部,其气魄为历代帝王所罕见。元朝残余势力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3大部。兀良哈归附于明,明太祖于其地置朵颜等3个羁縻卫所。但鞑靼、瓦剌拒不附明,不时纵兵骚扰。明成祖从永乐8年(1410年)至永乐22年(1424年)5次亲征漠北,先后击败鞑靼和瓦剌,敕封瓦剌与鞑靼首领为王,许其入贡互市。并进一步修筑长城,建立“九边”防御体系。同时,在洪武设置辽东都司的基础上,继续招抚东北女真诸族,于永乐7年(1409年)建立奴儿干都司(司所置于特林,在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口)。在西北,在洪武所设的安定、阿端、曲先3个羁縻卫所基础上,继续向西拓展,增置罕东、赤斤蒙古、沙州、哈密4个羁縻卫所,合称“关西七卫”。在西南,除在洪武年间所设云南都司、云南布政司和贵州都司的基础上,增设贵州布政司。

恢复和发展经济

为了恢复遭受靖难战争破坏的社会生产,明成祖继续执行洪武时期的移民屯垦与军士屯田政策,并兴修水利,赈济水旱灾害,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整个永乐年间,国家岁粮收入年均31788696石,超过洪武时期的年均28734250石。“屯田米常溢三分之一”。

派遣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气魄宏伟,从他派遣郑和出洋一事,就可以充分表现出大手笔,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远到东非,使中国与亚非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得到促进。受朝命并入贡者达30余国。发展对外关系。永乐年间,明成祖曾派遣郑和六下西洋,使明朝声威远播海外。明成祖的永乐之治,是明朝的鼎盛时期。此时,其综合国力无论在亚洲还是世界,都堪称是首屈一指的。

永乐大典钜着完成

明成祖同样也注意文治,发扬人文精神。 永乐元年,明成祖即位之初即下了一道命令,命解缙把天下书合编为《永乐大典》,以保存大量古代文化典籍。 解缙接了这个任务,马上着手进行。根据原来藏在南京文渊阁之中,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及明初,一共500多年来累积的“中秘藏书”,依据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合为一书,在永乐2年11月呈献给明成祖。 明成祖看了,点头称好,赐名为“文献大成”。

可是,成祖并不完全满意,想把天下散失的书全给找齐全,于是又加派姚广孝与解缙同为监修,又命王景、湖俨等人为总裁;把全国最有学问的人都找来加入编辑群,再调国子监及外郡学生员担任缮写工作,总共动员了2000多人,真是声势浩大的工作组合。 解缙率领如此庞大的编辑群,不眠不休赶了3年,到永乐5年,终于大功告成,全书共有2万2937卷,共装成1万1095大册,命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嘉靖41年(1562年)8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历史评价

永乐22年(1424年)明成祖出征北疆,7月卒于征途榆木川。后尊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北京昌平明长陵。嘉靖17年(1538年)9月,改上尊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明成祖在位22年当中,精明干能是历代帝王所罕见,《明史》上说他“智勇有大略”,“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在明代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不凡表现,足以媲美汉唐盛世,可说是明代卓有建树的皇帝。@*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他的一生传奇多彩,留下许多既机智又充满忠义的故事,在中国历史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韩琦 (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乃北宋政治家、名将,终年67岁,后遗作编为《安阳集》。
  • 据说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但是到了其父刘翘时,家道已明显中落。年轻时因为家贫,曾当过农夫、樵夫和渔夫。
  •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一位争议性的人物。《三国演义》及戏剧中都将他描绘为奸臣,然而与他同时代的人却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认为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 曹操在南征北讨的过程中,对内也做了许多措施,如屯田积谷,以恢复经济发展;主张唯才是举,以纠正“征辟制”所衍生的弊端;打击豪强势力,以缓解社会的矛盾;开创“建安文学”,使学术得以蓬勃发展。这些措施使北方在战乱中还能保持一定的繁荣,故他被称为“治世之能臣”,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 年少时,曹操就机警过人,喜欢飞鹰走狗、围猎比武,且不拘礼俗。他的叔父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经常向他的父亲曹嵩告状。常受父亲斥责后,他决定寻找机会报复。
  •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 康熙初年,学士孙芑瞻(名在丰)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讲。他跟众人说了自己亲见的康熙皇帝的几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许多康熙帝谦虚勤学、敬天爱民、仁爱宽容贤臣的故事。
  • 商汤对人、对万物都能作到“网开三面”。夏桀失政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夏桀对商汤说:“君有人,这是君的国。”就是说夏桀看到商汤拥有民心,也就拥有了这片国土。于是夏桀带着五百个追随者离开。他从中野迁徙到不齐又迁徙到鲁地,结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为何自比乡贡进士呢? 他怎样选博士?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学家给与“有贞观之风”的评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