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2743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
1终食:一顿饭的时间。
2造次:仓卒、紧迫。
3颠沛:比喻世道衰乱或人事挫折。

【语译】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若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依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秉持仁德去办事的。”

【研析】
人大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希望得到的是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如果人以不义之方式取得富贵或躲避贫穷,人人为所欲为,无恶不做,终将造成私心充塞的社会乱象,及人类道德毁灭沦丧的境地!

【延伸思考】
1、文中提及我们要如何正确面对“富贵”与“贫贱”?
2、你对于“富贵者”与“贫贱者”的看法又是为何?
3、你对“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这句话的体悟?人在关键时刻往往一念之差,却差之千里,你可以举例说明吗?
4、你听过“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吗?可见人的一思一念是很关键的,你平时如何自我要求做一个好孩子,好青年(不论你所处的环境好坏)?请举例分享。
【相关资料】

君子固穷

《论语》中记载:孔子与弟子们在陈国某地断绝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坏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满脸恼怒,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能安守节操。不过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原宪居住在鲁国时生活贫穷,房屋简陋、门窗不全,遇雨漏水,他却端坐在里面鼓琴。接待子贡时,他头戴破帽,脚穿破鞋,拄着木杖倚在门边。子贡问:“先生生病了吗?”原宪答道:“我听说,没有钱财叫做贫,学道而不能去实践者才称病。我现在是贫,不是病。”

南宋的刘少伯,小时候很贫穷。后来担任武陵太守,却更加贫穷。曾有一次,他在家中盘算着钱财问题的时候,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个鬼在拍掌大笑。刘少伯叹道:“贫穷本来就是命定的,我却不懂,现在被鬼耻笑了。”于是不再盘算,仍然守穷。

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说:“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这才叫大丈夫。”面对贫穷时,能做到象孔子的弟子颜渊那样箪食瓢饮仍能安贫乐道的,才是真正的君子。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守仁的出生即充满异象,《明史》记载他的母亲怀孕14个月才生下他。他的祖母曾做一个梦:一位身穿红袍、佩戴宝玉的神仙,在瑞云和天乐声中送来一子。祖母梦醒时,恰巧守仁出生。祖父便根据这梦兆,为孙儿取名为“云”。
  • 守仁十一岁时曾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回答:“读书考状元啊。”他却怀疑的说道:“考状元恐怕不是第一等事,或许读书学圣贤才是。”守仁三十四岁开始教授学生,但是 不以辞章记诵为重点,而是要求学生立志学做圣贤,当时天下人都认为他是标新立异、沽名钓誉。但是守仁都不为所动。
  • 管宁(1)、华歆(2)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3)而掷去之。又尝(4)同席(5)读书,有乘轩冕(6)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7)出看。宁割席分坐(8)曰:“子非吾友也!”(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 记卢生邯郸(1)逆旅(2)遇道者吕翁,……时(3)主人蒸黄粱(4),生(5)梦人枕中,……生举进士,累官(6)至节度使(7),为相(8)十年……。及(9)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10)其梦寐(11)耶?”后人由此引申出“黄粱一梦”。(唐•沈既济《枕中记》)
  • 秦之围邯郸,赵使(1)平原君(2)求救,合从(3)于楚(4),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5)。平原君曰:“使(6)文能取胜,则善矣。文 不能取胜,则歃血(7)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8),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
  •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4),不知其仁(5)。焉用佞?”(《论语•公冶长第五》)
  • 顾荣(1)在洛阳,尝(2)应(3)人请(4),觉行炙(5)人有欲炙之色(6),因辍(7)己施(8)焉;同坐嗤(9)之。荣曰:“岂有终日执(10) 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11),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12);问其所以(13),乃受炙人也。(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 楚人有涉江(1)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亦惑(5)乎?以此故法(6)为(7)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辞辛劳的周游列国。这一年,他正准备到楚国去,却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被两国的军队包围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粮食耗尽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