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大热门选修客家通识课 学生动机多元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九日电)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邱荣举,这学期开授客家通识课程“客家与台湾文化艺术发展”,是全校最热门的选修通识课之一,被问及选修原因,学生反应多元,一些学生说是营养学分,也有学生说是想要多了解客家文化。

“客家与台湾文化艺术发展”是三学分的通识课程,选修学生之一、台大化工系二年级男生张同学说,他不是客家人,但因这门课程算是营养学分,所以选修,问他这门课有多营养?他说,就像客家糯米食品糍粑(一种麻糬)一样营养。

另一选修生台大财金系三年级女生喻同学不否认这门课也算营养学分,但她不是因为这样而选修,最主要是因为她过去对客家的一切都不了解,因此选修,想要多了解客家,上了课之后,也发现上课内容很有趣,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另有一些选修学生讲不清楚选修客家通识课程的名称,他们说,上下学期开的课程名称差不多。

台大客家通识课程是从去年九月开学的九十六学年度开始开课,第一学期由邱荣举开授“客家与台湾发展”课程,今年二月开学的第二学期也由邱荣举开授“客家与台湾文化艺术发展”课程,名称确实差不多,但邱荣举说都属于客家文化研究的入门课程。

邱荣举表示,这两门通识课程都规划为“有小组讨论之通识课程”,三学分的课每周上课二小时,另一小时为小组讨论,并依修课人数获配教学助理(TA),希望藉由讨论使学生对“客家”能有更深入细致的探讨与了解,并对参与课程的TA进行“客家研究”基础训练,也培养担任TA的硕博士生的教学能力。

邱荣举说,学生选修客家通识课的动机多元无妨,整体来看,客家通识课开课对客家学术研究发展仍有正面影响,何况,台大学生大多数还是认真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