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欧先生的大提琴

张月昭(台湾台东县丰源国小校长)
font print 人气: 134
【字号】    
   标签: tags:

翻译:杨茂秀
出版:维京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文:珍妮‧卡特
图:葛瑞奇‧高区

乍看书名,绝对无法想像这是一个和战争有关的故事。写的正是在战火中,音乐所发挥的抚慰人心的题材。

故事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自述出发;因为战争的关系,这个地区的男人都去参战了,围城里大抵只剩下老弱妇孺;食物不足,缺水又缺电,生活困顿可想而知。每周三的配给卡车出现,大家一面排队领取生活物资,一面作短暂的交谈。因为一切都不一样了,商店、汽车和公寓都被炸毁,学校关闭了,没电、没瓦斯,电话也不通,让小女孩抱怨连连,也“无时无刻不愤怒”。

但,尽管处于困苦的生活中,小女孩和朋友们也都能自得其乐,找一些有趣的事来打发时间,其中之一就是:故意制造噪音捉弄欧先生──因为欧先生总是嫌这群小孩太吵了,平日也不太跟邻居们交谈或往来。

小女孩其实也知道这位欧先生的来头不小。母亲认为欧先生是一位思想家,父亲也告诉过她,欧先生是一位音乐家:“他年轻时曾经到各地巡回演出,在大演艺厅为几千几百人演奏大提琴,表演完毕时全场掌声雷动,并且向他丢献花朵。”

父亲还说,欧先生有一把大提琴:“那一把大提琴,琴面和琴背是用德国的提琴枫木刨出来的,而且用法国制的提琴专用油,以手用力摩擦出光泽;琴的颈子是用宏都拉斯的桃花心木制成的,而做指板的黑檀木大概来自锡兰,至于那把弓,弓杆是用巴西软木刻成的,上面镶嵌着非洲象牙。”在父亲的描述里,欧先生应该曾经是个响叮当的人物,所以,他后来果真有了惊人之举。

又是一个星期三下午,小女孩在屋内听见配给卡车来了,也听见大家纷纷走动,领取配给物品的声音,但是,没多久却突然响起阵阵隆隆的炮声:卡车被炸毁了,有人因而受了重伤。没有了配给卡车,村民只好走更远的路,到另一个城市去领取食物,生活显然变得更糟了。

就在这样灰色又了无生气的日子里,当下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又来临时,欧先生竟然穿着整齐、带着椅子和他的大提琴,出现在广场中央。他摆好椅子,拿出大提琴,锁紧马尾弓,涂上松香,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演奏。母亲对小女孩说:“那是巴哈的音乐。”小女孩觉得欧先生演奏得真好,那副神情好像是在庄严又温馨的音乐厅里,为许多听众演奏。

此后,欧先生每天下午四点钟都会准时出现在广场上,为大家演奏大提琴,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小女孩觉得她好像已经不那么愤怒,也不那么害怕了。可是,有一天下午,欧先生才演奏了一下子,把大提琴靠在墙边稍作休息时,没想到竟然飞来一颗炮弹射中了他的大提琴,价值不菲的大提琴立刻变成了一堆碎片。小女孩觉得好沮丧:“谁还会来喂我们精神粮食呢?”小女孩回家后,很细心的画了一张卡片,画面上有欧先生拉琴的模样和散落一地的花朵,她悄悄的把卡片塞进欧先生的门缝里,然后跑开。

让大家讶异的是,第二天下午四点钟,欧先生依旧带着椅子出现在广场上,先对着窗口边的小女孩点头微笑,然后,从口袋里抽出一支小小亮亮的东西:一把口琴。欧先生的音乐会又继续在广场上开演啰……

我们都知道音乐有抚慰人心的效果,故事里的欧先生尽管看起来有点冷漠,和邻居也少有互动,但是在那段灰暗无趣,又备受蹂躏的战争期间,他却显现了超凡的勇气,按时到广场上为所有的人演奏,鼓舞大家的生命意志。难怪小女孩要说:“这音乐为我们带来的东西,像配给卡车一样重要。”

书本的后面有一段补述:这篇作品可能是取材自1992年,波士尼亚战争的真实故事。当时有22位平民被炮弹击中而丧命,大提琴家史麦洛维克因而在塞拉耶佛街头上,英勇又豪气的连续弹奏了22天。

另外,书里爸爸对欧先生大提琴的介绍,应该是别有用意的;想想这样一位知名的音乐家,日常演奏使用的大提琴当然出身不凡,必须经由各国的专家,利用特别的素材共同合作才能制作完成。但是,这样身价不菲的大提琴,却不幸毁于炮弹的攻击,顷刻间化成碎片。

这段大提琴被毁的描述不仅让我们觉得惋惜,也能深刻体会战争的无情和残酷:任何一场战争,对万物生灵、对历史文化,都是一种永远的浩劫。◇(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一本非常美丽的书,不只插画精致亮丽、缤纷五彩,文字部分也充满诗意……其实,这本来就是一本以诗歌体裁为主的书。作者透过丰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感情,以细腻精美的文字来歌颂身边常见的自然生态景观──黎明、太阳、海洋、小鸟、乌龟、苹果等等。在作者眼里,这些描写的对象仿佛都是他最最亲密的好朋友,所以每个篇章的题目作者都加上“亲爱的”三个字:亲爱的世界、亲爱的黎明、亲爱的太阳、亲爱的海洋……
  • 多么感人的故事啊!看完波拉蔻这段真实的童年记事,应该会让每一位看书的读者,不禁落入童年生活的记忆里吧!所以,在陪伴孩子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爸妈可以就“儿时生活”为主题,与孩子共同分享彼此的童年记忆。孩子其实对爸妈的童年生活很好奇,一定很想知道爸妈当年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发生过哪些有趣又好玩的事?爷爷奶奶又是怎样管教孩子等等。

  • 这本书很特别,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图画书──完全没有一个文字,但书中每一页图画中所呈现的讯息,却绝对比文字叙述要来得丰富和多采。这本书可说是老少咸宜,因为不认识字的幼儿,只要仔细观察每一页精致可爱的图画,就能立即领会这个充满温馨的故事。
  • 这是一本探讨爸妈离婚之后,如何安抚孩子心灵的书。书名很显然提出了面对双亲分手风暴的孩子们,内心最惶恐的疑问:你们分手之后,还会爱我吗?虽然,夫妻失和的问题总是让我们感觉无比沉重,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告诉大人们:如果夫妻无可避免的要走上离婚之途,但,请能持续关爱你们的孩子,因为他们没有责任承受你们分手的理由。
  • 这虽然是一个想像的故事,但是,却很有启示性。
    故事是叙述人类不再喜爱阅读、放弃阅读之后,便将图书馆的所有藏书陆续遗弃了。这些书籍随后变成了动物王国的“收藏品”,喜爱阅读的动物们,因而变成了书籍的拥有者和阅读者。
  • 这是一本励志意味浓厚的图画书,主角原本是一位平凡的路牌清洁工人,因为一个念头的转变,让他的人生自此大不同。
  • 这本书收录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为何深色的酒比较容易造成宿醉?光喝啤酒不吃饭,活得了吗?脂肪要多厚,才能挡住子弹?第三和第四根脚趾之间最容易得香港脚,为什么?头的重量要怎样测量……。果然是光怪陆离、超乎常情。书名“猫为什么有九条命”,其实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
  • 正如书名所呈现的,编辑的用意即在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奥妙,用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自然界中最长、最短和最不寻常的生命周期。书里共搜集了21种各类动、植物及宇宙的生命周期资料,让孩子在阅读之余,可以细细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作者是童书界鼎鼎有名的派翠西亚‧波拉寇,取材自俄罗斯的巫婆传说──那正是波拉寇母亲的故乡。传说中,“芭芭雅嘎”是一个充满邪恶、神秘的角色,但是,这个故事里的芭芭雅嘎巫婆却恰巧相反,是一个充满爱心,一脸慈祥的好奶奶。
  • 美国的教育家和企业家史蒂芬·科维(Stephen Covey)曾说:“我们不是走在灵性路上的人。我们是有灵性的生命走在人生之路上。”这也是教育我们下一代时最重要的一课。首先,当然要让孩子理解爱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