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精选

四﹒二九缅怀林昭与柏杨

文:胡迪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编按:时间回到2008年)当我苦苦思量林昭的时候,当全国各地缅林昭的同志者冒着被当局逮捕拘禁的情况下毅然冲破警察防线到灵岩山林昭墓祭奠林昭时,我接到了一个朋友的越洋电话:柏杨先生于今日凌早逝世。

林昭(1932-1968.04.29),苏州人,北大学生,原名彭令昭。四十年前林昭因独立思考而被反人类的战士所杀,她能留给我们的是不死的自由思想和追求民主的永恒信念,当然也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历史的伤痕。是林昭在那个乱华灭华年代里保全了中华民族最后的血性,而我们这个民族的某些人却卑鄙丑陋得连林昭的狱中文章都不保留或公开。如果将林昭在狱中的血书文章公开,我想将会是中华民族的一份不薄的遗产。

柏杨(1920─2008.4.29),知名作家,原名郭衣洞,满族,笔名柏杨,1920年出生于河南,毕业于东北大学政治系,1949年后前往台湾,曾任《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1968年在《中华日报》代班主编〈家庭〉版,该版以每周五天的篇幅刊载美国连环漫画《大力水手》时,柏杨因内文翻译遭国民党当局情治单位曲解为暗讽蒋介石父子而被逮捕,判处12年徒刑,1969年囚禁于台北县景美镇军法监狱,1972年移送绿岛感训监狱。1975年,柏杨因蒋介石逝世减刑三分之一为8年徒刑,但1976年刑满后仍被留置于绿岛,后获释放,共被囚禁9年26天。

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华民国的监狱里,柏杨完成了他的《中国人史纲》,在出狱后该著作震撼了整个华人社会。还有他的代表作《丑陋的中国人》和《柏杨版资治通鉴》又留下了给中国人反思的话题。相对的说柏杨是幸运,超码他不是在大陆的监狱里,否则新会的崖山就是他的归宿。

林昭和柏杨虽不能相提并论,但同样感动作了不少的中华儿女。林昭被害于4月29日,柏杨逝世于4月29日,这是一个绝妙的偶遇。假如柏杨生长于大陆,那麽《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和《柏杨版资治通鉴》就绝对不会现世,中国人就会更加不知反思,柏杨也绝对不会活过1968年的4月29日。假如林昭选择了移居美国,那麽灵岩山上就绝对不会有林昭墓,北大的校园里就连一根牛毛草也长不成;时势造就英雄,林昭就因独立思考和坚持真理而成为追求民主自由的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指路明灯;假如林昭活在美国或台湾,她也许会成为柏杨,但也许不用也许:她绝对会成为民主社会中幸福的一员,并且会儿孙满堂。

也许上天早就作好了安排,柏杨会用他的《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和《柏杨版资治通鉴》来医治中国人那有病毒的心;林昭却被上天安排作为中国人民反独裁争民主的缔造者。无论是林昭能否成为柏杨,抑或是柏杨会否成为林昭,但互换的结果和结局是绝对相似的,或许是这样的原因吧:国民党能给中国人自由民主的是多与少的问题,而黄俄(中共)能给中国人自由民主的是有与没有的结论。

林昭事件让世人看清了中国人的自私和丑陋,而柏杨的文字则是医治中国人自私和丑陋的良药;假如林昭的狱中的文字能现于世人,这些文字必定能当惊世界殊;要不它们就不会如此惊恐。

林昭说:“历史将宣告我无罪!”细心回味──那些迫害和杀害林昭那样热爱民主自由的人,历史必将接受历史的审判,它们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丑陋的反华罪人!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中国人终于能自我反省和自救了,这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只可惜有的中国人(不过它们早已自觉和不自觉地入籍沙俄了,它们是否还算不算是中国人就有待历史的考证了)竟然却以无耻作为光荣,以无耻作为它的生活手段和生活目的。也许你会看得到灵岩山林昭墓附近的摄像机,也许你并不介意那些摄像机的存在,但你已经闻惯了中国大地的血腥味。

林昭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柏杨用他的文字来再造中国人的良知。这是中国的不幸,但也是民族的幸运,至少在寒冬的黑夜里有人拿来了可以照亮黑夜和取暖的圣火。

一粒苹果的种子,如果将她放入酱缸,她绝对会发臭坏死;但如果把她播于肥沃的土地上,她就会有机会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有如橘与枳的故事。

愿以以上的文字向柏杨先生和林昭女士致最崇高敬意。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民生观察获悉,今天上午,全国各地的公民前往苏州灵岩山安息公墓纪念林昭。上午九点半左右,已有湖南、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市一、二十位公民到达苏州灵岩山。据现场人士介绍,沿路通往灵岩山林昭墓的指示牌已被拆除,附近的居民也因故不肯指路。现场同时还有大量的便衣人员。
  • 〔自由时报记者赵静瑜、邱绍雯、邱燕玲、王寓中、李文仪/综合报导〕备受华人敬爱的人权斗士与作家柏杨(本名郭衣洞),昨天凌晨一时十二分因呼吸衰竭,病逝于新店耕莘医院,享寿八十九岁。家属初步决定,遗体将先火化,未来将会遵照柏杨遗愿,将骨灰洒在他最钟爱的绿岛海域上,家人并预定5月14日下午三时于北市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济南教会为他举行安息礼拜。
  • 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赵静瑜/特稿由于两度坐政治牢,使柏杨的生平和白色恐怖历史关系密切,也使他的文学作品充满批判精神,勇于挑战威权。
  • 自由时报记者赵静瑜/特稿作家的天职是凝视世界,并且藉由笔下的文字与世界对话,甚至与人们激辩,期盼能与世人一起找出生命的真理。柏杨这次终于永远闭目而沉默,但是他的毕生所见所言,已彻底留在人间流转,不会缺席。
  • 自由时报记者赵静瑜/特稿2002年,柏老上台领“行政院文化奖”,当时他一头白发,步履蹒跚,拄着拐杖,柏杨除了感谢评审肯定,感谢读者,他最感谢的就是跟他相依相随的妻子张香华,“她支持我天真的心,让我继续写作。”
  • 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专访“柏杨成天都谈历史、帝、皇、国家大事,勤于笔耕,过去一天四包烟,满屋灰濛濛,墙壁都是黄的,……柏杨是个十足工作狂,家里经常有关心政治及艺文界友人出入,曾有一年过年,十坪大的客厅躺满了政治犯…”。柏杨虽然离开了人世,他的身影及生命传奇,在妻子张香华的心中依旧历历如现。
  • 台湾知名作家柏杨星期二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台湾总统陈水扁和总统当选人马英九都表示哀悼。曾经在台湾戒严时期因政治言论触怒当局而被捕入狱的柏杨除了著作丰富之外,过去几十年来为推动台湾人权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更为台湾各界所肯定。 (w2008-04-30-voa48.cfm)
  • 台湾作家柏杨访港,令我想起去年底(1986年)赴沪、皖两地采访中国大陆学潮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 4月29号是中共反右运动中受迫害的知识份子,林昭遇难四十周年忌日,为纪念这位反抗中共暴政而冤死的英灵,大陆各界人士倡议发起悼念活动。倡议人之一李铁先生,26号遭到来自武汉国保大队的传唤并没收了前往苏州的火车票。
  • 初识柏杨先生是在1986年,他的一册《丑陋的中国人》曾经风行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标记之一,我也曾读得如痴如醉。二十多年来,他的著作在大陆陆续出版,一直没有离开读者的视线,在他生命的暮年,我们还有幸读到他“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样掷地有声的诗句。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尤其能感受到这样一个人存在的独特意义,他留下的不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他身上体现的知识分子精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