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参军戏》(三)

“参军戏”特点﹙下﹚~幽默诙谐、灵活多变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续前﹚
三、 幽默诙谐
“参军戏”是好笑的,是诙谐的,是幽默的,又是讲道理跟时事的,这与古代“俳优”的作用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参军戏”演出的地点如果不在宫廷,就是在帅府,艺人们往往要当着帝王跟达官贵人的面前演出;而“参军戏”内容“敏感”,如果不披上喜剧的外衣,用笑话的面貌出现的话,免不了会给自身带来祸殃。

为免“参军戏”的艺人可能演完戏即遭遇“不测”,所以他们不可能个个正言厉色、直来直去,甚至是“当着和尚骂秃子”这般直接进行对官员的讽刺,因此只好采取以笑话的方式、幽默的方式,用嘻笑怒骂的表演来进退自如,以求在这种情况下起到某种保护作用。

例如《北梦琐言》里一段︰﹙原文如下﹚
“刘仁恭之军为汴帅败于内黄。尔后,汴帅攻燕,亦败于唐河。他日命使聘汴,汴帅开宴,俳优戏医病人以讥之。且问︰‘病状内黄,以何药可瘥?’其聘使谓汴帅曰︰‘内黄,可以唐河水浸之,必愈。’宾主大笑。”

意思是说,于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幽州的刘仁恭军帅,曾被汴帅朱全忠打败于内黄一地,过后汴帅自己出征攻燕﹙即幽州﹚的时候,也在唐河一地兵败。故在一次刘军使者前往汴帅府出席的宴会上,俳优演员以此作为戏剧主题消遣来客,故意以症状影射刘仁恭内黄兵败的事,想不到刘军聘使却跟汴帅说︰“喔,你要是有内黄的症状,就用唐河水泡一泡,不就好了嘛!”暗喻两方兵败根本是半斤八两、彼此彼此。以此诙谐与机智,化解了尴尬,更令宾主俱乐。

四、 灵活多变

“参军戏”灵活多变的特色有着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参军戏的艺人有男有女﹙其中不乏女优名家﹚,有说有唱,唱的还是当时文人写的流行歌曲,带叙事性,颇受欢迎。但“参军戏”全程还是以说为主,并将说唱结合,例如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书中就载有用唱词演出的具体情形︰

“﹙元稹﹚赠采春﹙女优名﹚诗曰︰‘新妆巧样面双蛾,慢裹恒州透额罗。正面偷轮光滑笏,缓行轻踏皴皮靴。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脑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望夫歌>是艺人刘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之中的一首,其词有︰“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听说采春一唱此曲,闺妇行人莫不泪流。

“参军戏”的表演常常是见景生情,随机应变的,艺人们可以时而跳出故事之外,时而回到故事中来,形成戏内与戏外的有趣结合。或者有时艺人们会临场发挥,以机智抓“哏”取笑,类似我们今天熟知的相声中“现挂”的表现。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笑话古已有之,《诗经‧卫风》中有“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可惜戏谑的内容没能流传下来。
    先秦诸子的著作中有许多笑话,大都散见于寓言故事里,有以讽刺见长的笑话,如《自相矛盾》、《画蛇添足》;也有生活气息浓郁的笑话,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还有生动形象、
    耐人回味的笑话,如《对牛弹琴》、《叶公好龙》。
  • 风靡一时。笑话集《启颜录》据传为侯白所撰,杂记诙谐调笑事,但也经过后人的加工整理,以侯白为主角,侧面反映侯白的艺术与为人。
  • 侯白尚未知名的时候,有一次令宰来到本邑,侯白跟人打赌说可以让令宰大人学狗叫。其他人都说好,如果侯白赢了,他们就请客,反过来就是侯白得请客。于是侯白入内进谒大人,侯白说︰“公初至,民间有不便事,望咨公,公到前,甚多盗贼,请命各家养狗,令吠惊,自然盗贼止息。”令宰说当然,我家也需要养能吠之狗,那里找的到呢?侯白就说家中新有一群犬,可是它们的吠声跟其他狗不一样。
  • ,《启颜录》里所收的笑话未必都是侯白创作的,不过大部分的笑话还是来自于侯白;敦煌卷子本的《启颜录》里,将内容分成论难、辩捷、嘲诮、昏忘四类,其实还可以加上语言文字游戏,共为五类。
  • 嘲诮
    如《射不着垛》︰“宋国公萧瑀不会射箭,有一回重阳节太宗赐射,萧瑀不管怎么射都射不到箭靶子,一无所获。还被大书法家欧阳询当面作诗嘲笑: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反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着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 古代众多的文学艺术形式中,笑话与相声的传承关系最为明显。段宝林在《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一书指出︰“单口相声与笑话最为接近,可以说是专业艺人说的笑话,不过单口相声与一般的小笑话不同,它是专业性的,篇幅较长的笑话。相声演员往往把几个小笑话串联起来,增加许多生动的细节,来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容。”
  • 笑话跟相声之间的传承关系更多的表现在艺术手法方面,以下略举数端︰
    一、歪讲
    二、吟诗答对
    三、三翻四抖
    四、方言习俗
  • 古代笑话确实为后世的相声艺术注入了许多营养因素,对整体相声艺术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影响,并构成相声系统中的主流。然而,古代笑话中的糟糠糟粕也流传到相声中来,目前相声中的一些弊端,其实在古代笑话中就有蛛丝马迹可寻。譬如说,以个人生理缺陷状况来开玩笑的内容,这在古代笑话中就屡见不鲜。
  • 提到“参军戏”的起源,经常引用的是《乐府杂录》中的一段记载︰“…后汉馆陶令石耽﹙朝代官职人名﹚有赃犯﹙贪污受贿,违犯法纪﹚,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古代罪人通常这么穿﹚,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
  • 如同许多失传的艺术形式一样,“参军戏”虽然在唐朝、五代都盛行一时,却鲜有文字记载的脚本流传下来。根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所附的<优语集>里一些“参军戏”的故事,其中有七、八篇是较为可靠的史料,根据这些剧本内容及其他有关资料,可以归纳出“参军戏”具有如下特色︰
    一、嘲弄讽刺
    二、咸淡见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