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的灾后心理复建(II)

儿童的地震灾害经验
台湾/ 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精神科周仁宇医师、李季桦心理师、陈锦宏医师
【字号】    
   标签: tags:

地震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台湾921地震发生在清晨,大多数的学童正睡在自己的床上,他们在漆黑中被惊醒时,大多数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接着,他们马上得开始面对熟悉的家园遭到毁坏,甚至亲人受到伤害。之后,余震不断,恐惧几乎没有机会止息。

他们面对的,至少有以下几个难题:

1. 地震摇晃本身所造成的恐惧:地震当晚的强烈摇晃、物品掉落、以及四处尖叫的经验带来前所未有的恐惧经验,而不断的余震则加深这样的恐惧。

2. 熟悉的环境受到破坏:对成人而言,失去的是看得到的财产、屋子。对儿童而言,失去的是睡惯了的床、下课后三两成群去玩的公园。灾难中,不但他们的家毁坏,可能连学校以及平常游玩的公园也都受到伤害或搭满帐篷。如此,他们生活、学习、以及游戏的地方无一不受到影响。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极仰赖外界安定的过程,环境如此大的改变势必造成极大的不安定感。

3. 熟悉的人改变了:临时收容所里的邻居,不一定是原来的邻居,玩伴也不一定是原来的玩伴。

4. 物品的失去:孩子可能突然失去许多自己心爱的物品。而那些东西对他们而言可能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大人在重大财产损失的同时,很难分心体会失去那些不值多少钱的东西,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失落感。

5. 整个社会所呈现的不安:灾后周遭环境里充满了混乱、失序和纷争,这些都是会感染孩子的。大众传播媒体不断的灾难报导,当中所透露的恐怖气氛,孩子也不可能不受影响。

 
透过父母与照顾者所造成的影响

1. 父母的情绪:父母也得面对自己的创伤经验,在救灾和重建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都非常辛苦。此时,平常所累积的沟通困难常会浮现,许多家庭内的冲突会较平时增加。此时,孩子常受到波及。在此次地震的灾害中,父母亲的情绪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比地震本身的影响还要来得大。

2. 家庭收入减少:许多家庭的生计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若父母因此而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所能提供给孩子的养育势必受到影响。

 
失亲的影响

1. 失去发展所需要的依靠:所有的动物中,人类的孩童期特别漫长。对孩子而言,父母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客体。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以及心理和生理上各种需求的满足。这些功能在失去父母中之任何一方时,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 提早面对各种责任:失去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支持后,得要面对自己的未来。许多事不再有人可以完全信任而任由别人来替他做决定。

3. 受到特殊对待:灾后,有许多专业人员注意到心理重建的重要性。失亲儿童因为处境特殊而常受到特殊对待,可能会不断的被约谈成为焦点。此时孩子很容易反而被标签化而推向孤立。

资料来源:台湾921再造新故乡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灾变后孩子可能特别显得烦乱,需要表达感觉,这些反应都是相当正常的,通常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的。以下条列孩子们会出现的反应:


  • 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 ,若孩子持续出现这些反应超过三个月甚至半年,请您与各地的精神医疗团队联络,若您目前有任何疑问,请您拨台大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的心理复健服务专线080-080990,由我们来和您一同解决问题。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