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春秋笔 刘凤学重建古乐舞

文 ◎ 陈柏年 摄影 ◎ 李铭训
font print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6日讯】每天创作、排演,深夜回家后继续埋首重建古乐舞的研究,八十三岁的她说:“这是我最大的享受。”凭着这样单纯喜欢的精神,刘凤学保存了中国舞界至为珍贵的传统,以及极为丰富的创新。

刘凤学的个子不高,银白的头发一丝不苟的拢在脑后,服装永远是朴素的高领衣襟。然而说起话时,在春风化育的慈祥风范中,一个热爱舞蹈的生命依旧年轻且意气风发,还在向广大的世界泅泳探索。

走进国家音乐厅的地下排演室,流泻着悦耳如水的古典钢琴,看着舞者随韵律舞动,似飞翔又似飞坠水滴的芭蕾舞步,仿如坠入了时光之河,回到了民国四十年代。是的,这就是刘凤学在民国四十年(一九五一)首演的舞作──“胜利的火花”。

漫长的六十年舞蹈创作生涯中,为何要以民国四十六年为此次演出的名称呢?刘凤学说:“民国四十六年是我的转捩点,也是我舞蹈的顿悟年。”


最具威望与创作力的编舞家刘凤学。

除了师承与沿袭早年的舞蹈学习之外,刘凤学是探索台湾原住民舞蹈第一人。早年刘凤学每年深入一、二个族群,如兰屿的雅美族、南投的泰雅族及布农族等,跟当地族人一起生活、用日语跟老一辈交谈,了解各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舞步。她扛着旧式八釐米的摄影机和大型录音机上山下海,陆续整理出九族原住民的舞蹈,用功之深,耗时之久,再难有人企及。

刘凤学自言,从民国三十九年开始,她就希望在舞蹈创作走出一条路来,但是当时文化封闭,只有从原住民舞蹈、参观先民庙宇,从雕刻壁画、民俗活动中寻找思路。此外,在纯朴的师大任教三十年,每天早晨也常常会和大家一起打太极拳、八卦掌,虽然曾经融合这些国术动作到舞蹈中,但总是不大有信心,直到关键性的时刻来临。

刘凤学很清楚的记得那是在民国四十六年的三月廿六日,当她在师大提出一篇研究论文报告之后,严肃的系主任江良规博士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你想创造中国现代舞,但是你对中国古典舞有什么了解?”这句她当时回答不出的问题,却指引了她一条至为明确的道路。

为了要了解中国古典舞,刘凤学开始大量阅读古代文献,从《乐律全书》、《北堂书抄》、《古今图书集成》等经史子集文献展开地毯式的搜索,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探寻,终于发现明代优秀的乐律学者、舞蹈家──朱戴堉,打破一向认为中国乐舞几无传人的成见,并促使她伸延研究儒家乐舞的领域,体现了儒家意图透过礼乐,传达人与人、人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秩序的精神,也强化了她创新中国舞蹈的发展。

刘凤学说:“民国四十六年以后,我就把以前国术的经验融合到舞蹈里面。”尔后将近一甲子,中国古典舞与中国现代舞的浩瀚壮丽顿时展现在她眼前,而她也义无反顾的纵身投入,一至于今。

学术、技术并进的舞蹈生涯

刘凤学说:“只有学术是空谈,只有技术也难以持久,所以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唐乐舞的研究,一直到现在。还有儒家的舞蹈、原住民的舞蹈和丰富的文化我也很喜欢,所以我从民国三十八年踏上台湾第一步土地,就开始搜集原住民文化资料,研究其音乐舞蹈。再加上我创作的创新,这四条路同时进行。”

这样丰富的舞蹈创作与研究,到底是怎么样强韧不舍的生命才能做到呢?刘凤学说:“民国七十几年的时候我常常怀疑,又一次反省自己,觉得创作最好不要有框框,否则创作艺术会渐渐死亡,这也是受到一个原住民的影响。”

刘凤学描述她在民国七十几年的时候到三地门的雾台做原野调查,有一天早晨天刚刚亮,她到山边散步,看到一位五十几岁,仅仅比刘凤学大一点点的妇女,穿了一件蓝色长衫,落落大方地在路边摘了一朵野花,就翩然插在头上。这个动作如电光火石般震慑了她:“她整个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到现在我的印象还很鲜明:为什么她可以这么开放她的心胸,而我还困在自己设下的局限中?所以后来我会希望自己再开放一点,产生个人风格的东西。”

这样不断突破的精神,促使她的创作迈入更为纯粹的美学境界。综观她的创作历程,有早期的芭蕾、融合邓肯、玛莎葛兰姆、国术、现代舞、原住民舞蹈、中国古典舞等等元素。翻阅她的创作,有悲愤屈原的“天问”、玄妙的“太极剑舞”、苍凉的“现代人”,纯粹展现空间与肢体和谐美的“羃零群”……各式的创作之外,还有汉代与唐代舞曲的呈现、原住民的歌舞文化……各种主题与表现,亦是美不胜收,变化万千!

化身体为春秋笔

一九七六年,刘凤学博士怀抱“化身体为春秋笔、写尽人间情与理”的人文情怀,创立了“新古典舞团”,为台湾的舞蹈界注入一股源头活水。舞团成立至今已三十余年,化育知名舞者与创作精彩舞作无数。

早期的刘凤学非常严格,遇到学生不符要求时会大声怒斥:“到旁边去再跳一千遍!”也就是这样的力求完美树立了她的典范与深奥的学养,但是学生对她亦是心服口服,又敬又爱。“什么人都可以入舞”,亦是她的经典之言。在她的舞作中,可以看到多样式个性独特的舞者,搭配起来那样和谐完美,使人惊叹。也可以见到综合古今、风格错杂、巧妙交融的表演。无怪乎当她一九九一年举办四十年回顾展,时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会长的已故副总统严家淦先生接见时,要誉刘凤学为“八百年来第一人”。

由于训练有素,融合中西古今的舞蹈内涵,使新古典乐团成为台湾具代表性的舞团之一。一九六九年,刘凤学获颁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第一届舞蹈奖,一九九一年,获得国家文艺特别贡献奖,一九九七年获选为美国舞蹈研究委员会(CORD)杰出舞蹈学者。二○○一年,荣获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际青年创舞大赛”最佳团体奖,团员亦分别获得民族舞蹈金牌奖及现代舞银牌奖的殊荣。二○○六年在法国演出唐大曲《皇帝破阵乐》、《春莺啭》、《苏合香》、《团乱旋》及唐小曲《拔头》并发表论文研究,备受法国文化界礼遇与瞩目。而这些辉煌的成果,又岂是“弘扬国粹”或是“技艺精湛”可以道尽?

埋首古乐舞 乐在其中

十年前,有人访问刘凤学:深耕舞界五十年,对于舞蹈的体会为何?当时甫获国家文艺奖的她谦虚回答,觉得自己对于舞蹈的认识:“还像十七岁的少女一般!”又经十年,今日记者重提此问,刘凤学开心的笑着说:“现在升级了,升级到十八岁!”笑谈中对舞蹈的热爱与探索丝毫未变。

询问为何甘愿投入舞蹈领域,一生孜孜不倦?刘凤学说:“我年轻时也许别人问我时,我会说这是向自己挑战……但是现在我愿意说真心话,可能是细胞的缘故,就像我喜欢吃甜食,我就是想这么做。你可以用很多美化的句子,但是对我自己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

刘凤学自言当初想学舞蹈,备受父亲反对。历经波折后,开创了今天的局面,是自己与家人始料未及的事。每天创作、排演,深夜回家后继续埋首重建古乐舞的研究,然而她却完全乐在其中,没有一点牵强的感受:“我研究唐代的乐谱,每一种乐器的乐谱符号都和现在不同,所以我现在每天晚上把它们翻译出来,就用是拉邦的舞谱,每天晚上用电脑来写。二零零三年我出版了一一五号作品:《大漠孤烟直》。明年或后年我会出版《皇帝破阵乐》、《春莺啭》。每天我排演工作完了以后回到家十一点半,吃了饭接近十二点,就开始翻译。这是我最大的享受。”

凭着这样单纯喜欢的精神,刘凤学保存了中国舞界至为珍贵的传统,以及极为丰富的创新。这样的喜爱在她述说唐代舞蹈时一览无遗:
“现在人跳唐代的东西非常慢,所以对年轻人是一个折磨,很难忍受。但是他们跳了一段时间之后好喜欢,心可以静下来,会觉得很美,”刘凤学以手势表现:“我的腰向这边,我的手带下去,再用呼吸带上来,躯干和衣服成为一体,心完全可以静下来,那时候在新生南路,车水马龙的,大家都没有听到,真的是个享受。”

她笑说:“舞蹈上可以通古人,下可以通现代!”闻斯言,岂不是已臻化境、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舞蹈融合国术动作最完整的刘凤学舞作“十面埋伏”。

最具威望与创作力的编舞家

刘凤学,耕耘舞界六十年,精研中国唐乐舞、原住民舞蹈,她创作力丰富,至今已有一百廿二支舞作问世。这位引领创作与传承薪火不辍的学者,被誉为“八百年来第一人”。在她身上有许多个第一:台湾第一位舞蹈博士、第一位赴日手抄唐代乐舞谱、第一位采集原住民乐舞者,同时也是编舞创作产量最丰富,耕耘时间最长,放眼当世少有人能出其右者。她的威望与地位,虽已不言而喻,然而她对舞蹈的倾心热爱与虚怀若谷,亦是从未改变。毫无疑问的,刘凤学在舞蹈上惊人的深刻与兼容并蓄,与她丰富的成长历程、广阔心灵世界息息相关。

国共内战前,刘凤学毕业于东北的长白师范学院,主修舞蹈。从小就与白俄孩子一同学习芭蕾舞的她,曾说北大荒是她心灵的故乡,壮阔孤凉的景致常显现在她的创作里。日据时代,刘凤学的内心常燃烧着国仇家恨之火,动乱时期横渡兵荒马乱的中国,使她经历了大时代的巨变,也深埋了延传中国艺术文化薪火的种籽。


“胜利的火花”表现出民国四十年代,台湾舞蹈界昂扬且朴拙可爱的风貌。

来台后,她任教台湾艺术摇篮的师范大学三十多年,致力提携后进,创作不辍之余,曾赴日本国立教育大学舞蹈学研究一年,并征求特许在日本宫内厅手抄珍贵的唐代乐舞回国,致力重建的工作,令尘封千年的唐代乐舞重现中国人眼前。

她又曾到德国顶尖的福克旺(Folkwang Hochschule)艺术学院深造两年,继而在现代舞之父──拉邦所创立的英国拉邦舞蹈学院(Laban Center for Movement and D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Goldsmuth’ College)进行研究六年,其中有四年的时间沉浸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着成的论文巨著深受各界青睐,成为台湾第一位舞蹈博士。其苦思独创的舞作在德国演出闭幕时,全场先以脚跺地致敬,其后起立欢呼,声震屋宇,久久不息。

刘凤学的舞作气势磅礡,浑厚绵远的气韵深富动人的力量,以现代舞蹈的思维结合玄奥的中国舞蹈,意图展现纯粹与延伸性无限的舞蹈之美。此次“民国四十六年──顿悟”舞作,将展现她六十年来博大而又辉煌的创作历程,令人期待。◇(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声继承了“乔合生”“指物题咏”,“应命辄成”,“滑稽而含玩讽”的传统,更有创新和发展。如传统相声《兄妹联句》苏东坡和苏小妹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合生”又做“合笙”,历史渊源较为久远,是介乎“杂剧”、“说书”与“商谜”之间的技艺。早在唐代,就有歌舞戏的合生,以两人演奏对话,有时舞蹈唱歌,有时指物题咏,滑稽含讽闻名。
    “商谜”,就是猜谜,属于语言文字游戏,古已有之。古代“俳优”的“隐语"其实就是猜谜活动。
  • 亚力桑德拉(Alexandra Serney Re)是巴黎一名画家并兼通音乐和舞蹈,三天之内她连续观看了两次神韵艺术团的演出,她称赞:“真是一个完美的演出!每一个节目都是完美的!我感受到了纯正的能量,那是一种宇宙的能量,我整个人仿佛经历了一次重生!”
  • 五四以后,经过近百年西化教育,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常妄自菲薄,认为中国没有舞蹈、京剧不如歌剧……而今,神韵艺术团以中国古典舞的舞蹈风格,倾倒东西方各族裔的心。

  • 风靡全球的2008年神韵艺术团巡回演出中,蒙古舞蹈《筷子舞》受到观众们的高度评价。辽阔的蒙古草原、健壮的游牧民族,一群男子舞动着手中的筷子;紧凑的节奏、刚劲而又整齐划一的动作,豪气蓬勃,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如地动山摇般震撼人心。
  • 【大纪元6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宝云新竹报导)得到第四届台湾肚皮舞公开赛暨国际肚皮舞大赛台湾选拔赛职业组第一名的陈玟羽和母亲及姐妹,24日在新竹市议员彭宪忠和明曜狮子会会长张世承的陪同下拜会新竹市长林政则,林市长恭喜她在舞蹈专业上的成就,并希望她在十月底代表台湾参加韩国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肚皮舞大赛时能得到佳绩。
  • 1966年,一群“破四旧”的红卫兵来到法门寺,先是捣毁了佛殿内的铜像,又试图挖开真身宝塔。住持良卿法师上前喝阻,被打得头破血流。法师随后披全身浇满煤油,在宝塔前自焚。
  • 《可爱的牧羊女》展现了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各方面崭露头角的才华。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歌剧样式,加入通俗的曲调,同时表现出对音乐风格及其语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交汇点上谱写了一部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类型歌剧──后来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风格,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 就像学习西方经典一样,东方的传统戏曲也值得我们认识。“你会唱一段昆曲,你就懂得欣赏《游园惊梦》,你会唱一段《苏三起解》你就会爱上《四郎探母》。”陈金次说:“我们从小不让小朋友喝茶,他长大后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学法国的简秀珍体悟到,法国的艺术当然很棒,大家随口就可以说出莫内、梵谷……这些艺术大师,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能够广为人知,是因为有非常多人在帮他们写诠释、写介绍,人们才知道怎么去欣赏,知道他们好在哪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