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质能冲击经济 台能源政策应回归市场机制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3日报导】-世纪危机专题报导系列之六(中央社记者蔡素蓉台北十三日电)为降低对进口原油依赖,许多国家积极发展生质能,但生质能立基在补贴机制上,造成人车争粮,反而冲击经济,引爆全球通膨。面对油荒困境,学者呼吁,能源政策应回归市场机制;开征能源税,以价制量;不要用补贴方式发展再生能源;开发真正具成本效益的节净能源。

国际原油价格飙涨,许多国家都希望能降低对进口原油依赖,甚至提高到国家安全层次。美国去年通过新能源法案,要求2015年生质能源应达到每年 150亿加仑,其中,政府以预算补贴玉米乙醇酒精生产。

“许多国家表面上都说,生质能是节净能源,可生产较少的二氧化碳,减缓地球暖化。但事实上,背后是由庞大的农业利益团体、生质能产业团体所游说推动”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萧代基分析。

“全美最大的玉米产销公司 ADM一直游说美国国会补贴玉米乙醇生产,以解决玉米过剩问题。这背后有庞大政经利益, ADM提供政治人物庞大献金,换来政策背书支持玉米乙醇生产,进而刺激一连串相关新兴产业,所以相关工厂一栋一栋的盖。”前立委、爱荷华州立大学核子工程博士陈明真举例说明。

“另一方面,美国新能源法通过后,玉米价格飙涨,爱荷华等玉米大州农民更是欢天喜地迎接这个好消息,这是美国政客讨好农民的标准手段”,陈明真说。

不过,有学者观察指出,发展玉米乙醇有助于美国整体国力,第一,一旦整体产业发展成熟后,美国可大幅减低对进口原油的依赖,还可扶植国内生质能相关产业;第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玉米价格飙涨,对美国农民及外贸都有助益。

发展生质能背后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国家安全考量。最重要的是玉米乙醇被认为是绿色能源,使用时生产较少的二氧化碳。

不过,有些科学家对此并不以为然。

“因为制造玉米乙醇过程中,需要犁地、栽种、灌溉、施肥(特别是大量化肥)、收成、磨粉、酿造、蒸馏、分装、运输,每个环节都要使用能源”,陈明真强调,“科学杂志曾撰文详细分析,玉米乙醇并不是真的绿色能源,而且农民抢种玉米,排挤其他谷物生产,间接助长全球粮价飙升,伤害各国穷人”。

“不只科学家、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谏言,连美国学术界也呼吁不再要发展生质能,以免伤害全世界的穷人,但似乎止不住全球这股趋势”萧代基说。

因为不只美国,欧洲也热衷发展生质能源,并以补贴方式鼓励种植生质能源作物,预料2020年将有15%农地转从事生质能源生产。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均计划兴建生质能源厂。欧盟、英国已规划生质能源的占比。

虽然国际组织都正视到这波粮荒,但学者预估,美国基于利益考量,不会停止这项政策,而会以捐助更多粮食基金给爆发粮荒的穷国。

此外,若从经济角度来看,“生质能产业是经由补贴所发展出来的产业,事实上并没有‘正产值’,并不符合市场机制,对全球总体经济发展是不好的”,萧代基分析。

生质能是为因应油荒所研发的新兴替代能源,却反而可能冲击全球经济。那到底要如何因应油荒?

“因应油荒最好的方式,首先,不用要补贴的方式发展替代能源;第二,各种能源必须能反映真正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与外部成本(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第三,要开发真正具成本效益、值得开发的能源,例如核能”,萧代基提出具体建议。

陈明真主张,面对油荒时代,各国应尽速立法通过开征“能源税”,以价利量,让民众主动节约能源;不应以农产品发展生质能,应以无用稻杆、木屑发展再生能源;重思考发展核能的可行性。

中央研究院环境与能源研究小组今年二月发表“因应地球暖化台湾之能源政策”,为新政府提供建言,也提出类似的建议。

中研院主张,应落实能源价格合理化、课征碳税(能源税)、提高电器及车辆等能源效率标准;提高再生能源、天然气、具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循环发电及核能等低碳能源比重;石油业进入障碍应予排除,并开放电力及天然气市场,建立自由化、公平、有效率的能源市场;在国内及国外进行碳权交易。

各国政府是否愿接纳专家学者的忧心建言,现在还很难看得出来。但至少有好消息传出,由于棕榈油原物料价格飙涨,东南亚多项提炼生质柴油计划今年五月纷纷喊卡,有助于许多热带雨林免遭砍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