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俗印记】理想与真实

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两本挤在书架角落里的书:《理想夫人》、《理想丈夫》,纸质早已发黄,散布着点点霉斑;内页有不少的脱落,更多的是岌岌可危的订书针和时时洒落的铁銹;封面那层薄薄的塑胶保护膜,年久风化,都已龟裂,稍一翻动,即化为一阵阵细粉四处纷飞。

可喜的是封面设计的图案,虽有些褪色,但仍清晰可见:那五个代表各行各业的男女,因结合而成为“内人”、“外子”,各司其职,形象依然鲜活生动……。这一套书,是四十五年前,“台湾新生报”的征文连载,而后集结出版的畅销书籍,当年真是洛阳纸贵。恰逢我俩结婚,外子任教的女中学生联合赠送的结婚礼物。

那贫乏的年代,一群蕙质兰心的少女集资购买的贺礼,在我们看来,不仅投咱所好,而且意义非凡。因此我俩都尽可能的朝着书中所谓的“理想”去实践,彼此相互珍惜、扶持的构筑婚姻的“理想堡垒”。而今,红尘浸染,风雨侵袭,外子遽逝,往日种种,就像这两本书似的,破旧零落,不忍回首。

翻开扉页,十六句针对新婚祝福的吉祥话,四字一句,四字一句的,依然整齐罗列。“高三丙敬贺”那五个字,现在看来特别触目惊心:当年十七八的织梦年纪,如今算来也都该六十出头了吧?想想,这岁月的作弄,真是无处不达、无人不及啊!

再往后翻看,全班四十四个人,分别签名在两本书的内页里,龙飞凤舞,花样百出。有些签出的名你根本无法辨识,只能看出是条带叶带须的萝卜;还有个抽着烟斗的男士;龙舟上趴只小老鼠……。那年头儿还没有电脑,所以当学生的,除了疯电影之外,总好在自己的签名上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越怪越看不懂越得意!

可是再怎么得意,那花样年华时的杰作,而今又有几人在意?可是再怎么得意,不也得劳燕分飞,各奔东西?上了大学,就不由自主的走起了各自不同的路:毕业、就业、结婚、成家、为人母……;要不远渡重洋,劈荆斩棘,在异地立足,在他乡奋斗……。谁都身不由己,谁都无可奈何,在老天安排好的旅途中,拔足飞奔,永不回头。

其中的“苏”,大约七、八年前,再次与外子取得连系,更巧的是彼此住的很近。她常骑个脚踏车来回跑,每遇“教师节”,再忙也会以电话问候。每回我的画展,她都跑上跑下热心帮忙布置,竭力辅助收拾。外子过世之后,为了让我重拾画笔,三更半夜的在网路上穷蒐猛寻,找到美好的图片或摄影、绘画作品邮寄给我,激励我兴起再画的意愿……。

可她的人生路,却不理想,当初轰轰烈烈的大学师生恋,几年之后却以分手收场;疼爱的长子又意外身亡;女儿远在英国读书;而自己上有年迈的双亲得侍奉……。人生的理想,成了空中楼阁。心中的理念,就似那吹出的肥皂泡儿,色彩缤纷,随风飘荡再自行破灭。

再次翻阅这份贺礼,心头感慨万千,每一对夫妻,当初都是怀抱着崇高的理想,信誓旦旦的发愿共度一生。可是一路平稳顺遂走下来,真能白头偕老的又有多少?在灰姑娘与白雪公主等许多故事当中,作者都喜欢以“从此两人结为夫妻,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为结局。事实上,现实生活并非如此。

夫妻生活常因彼此的个性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感受上的差异……等等而造成隔阖成为怨偶。其实,在宗教中讲,是彼此双方有前世的因缘关系存在所致。所以说夫妻俩是“相欠债”的嘛,今生互相“还”来了!也就是说这条姻缘路是早注定了的。

而这套书,捕捉的只是当时人们的“理想”标准,讨论的只是当事人当时的心境、感受。可忽略、错估的,却是岁月的作用、时光的席卷与空间的转换。于是,“理想”与“真实”有了很大差距;“理想”与“真实”有了相反的结果。是人为的吗?还是老天的恶作剧?

既然扭转不了命运,既然改变不了宿命,那就放下吧,在上帝的安排中过好日子。早些年,很喜欢这么一部日本影片——自今而后。那淡淡的情丝,在心间悄悄萦绕;那浅浅的思念,在眸中静静凝伫。随着光阴之河,一切都将过去,所有终归沉寂。往昔的喜怒哀乐、恩怨情爱,自今而后,只有独自低回,独自品味,独自浅尝,与别人无关,和他者无涉。自今而后,放下了不该有的牵挂、不满,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恬淡、安祥;自今而后,抛开了所有的“理想”、抱负,就有了心的“真实”、宁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经常盯着碗柜里那罐亮银色、上头一只展翅的老鹰商标、外加密密麻麻几行英文字的“鹰牌炼乳”,猛吞口水。那是买回来为年纪大的长辈,增加营养用的。
  • 我们家六个兄弟姊妹,全是“啃骨头”的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年头,猪肉商处理“不带肉的骨头”的方式是“免费赠送”,那得是老顾客才能享有的优待啊!每回,母亲把带回的那一把“烂骨头”,加上萝卜或菜心……等等炖煮成汤,这时就开始了孩子们的技艺训练。
  • 每年除夕前两天的清早,母亲就一定要我陪她上菜市场,分好几趟,把所有食材准备齐全。天寒地冻时,帮忙提菜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再就是得帮忙杀鸡宰鸭啦。当时并没有现在这种“机械式”的自动宰杀设备,可大量代工,而且家禽、家畜都是自家饲养,当然这事儿就得由家庭主妇自理。
  • 每年就那么个半天,没有多少小时,借着它──小学同学会,重新将记忆掀开,再次把心湖搅动……
  • 陪着我走过启蒙阶段的母校,在六年中,也和我们同步成长:由简陋到稍具规模,由破旧到重新改建;地面铺上了水泥,课桌椅由不断的钉钉修补,到全面的汰旧换新;操场的一头儿,有了一方水泥打造的躲避球场,司令台也矗立起来了。只有那中庭的花园,不受影响,依然生气盎然,有名、无名的草、树、植物,花开花落,兀自生长不歇……
  • 二十几年前,每逢教师节,总有学生捧着鲜花来祝贺,那时刚由荷兰进口的姬百合、葵百合最受青睐,又因价格昂贵反而成为抢手货。看着那经由杂交的五颜六色新兴花卉,徒具台湾百合的外型,可少了那高雅、淡然的特色,洁白纯净的风姿。尤其那刺鼻的浓郁香气,闻久了让我头发晕,插在花瓶里,十天半个月下来,简直受不了,心中老是怀念小时那淡淡的扑鼻花香,那幽幽的撩人气息……
  • 今天大儿子夫妻俩都要早出门,由我接班,到点了叫醒两个孙子吃早餐、上学去。看着小兄妹俩,心不甘情不愿的起了床,睡眼惺忪的边啃面包边打盹儿,催紧了又急眼,怨奶奶多管闲事。眼看快迟到了,才瞥见媳妇的留言,孙女感冒,得招呼她吃完药再走。看着她慢条斯里的撕开小药包,熟练的倒出几粒花花绿绿的小药丸,放进嘴里,再喝口白开水,一仰脖子,“咕”的一声,利落的吞了下去……看着看着,我的胃又习惯性的揪成一团,隐隐发热,从“吃苦”中长大的岁月,一下子全都“倒带”倒回来了……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