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俗印记】第一次(中)

杨纪代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那个年代,还留有日式遗风,学校每年十月份总要举行一次运动会,目的是向乡宦士绅、医生富贾、政商名流募款,顺便展现学生的教育成果。所以开学之后不久,各年级就开始筹备节目和表演项目的练习。

虽然练习时间长,感觉累,但相对的来说,学习少了,功课也少了,还是合算!每个年级最少得有一个田径项目和一个舞蹈、韵律的表演。唉!对我们这一群野惯了的小一生来说,又是另一个初次大挑战。

想想,大伙儿没一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熏陶,什么都从零开始。连队伍都不会排,更不知道“向前看齐”是向哪看呢?更遑论排两行队出场,再按音乐节拍,一边儿表演动作,一边儿排成一个大圆圈。而且左脚、右脚真的搞不清!手脚配合不起来,“齐步走”的命令一下达,同手同脚行动的怪物,比比皆是。老师得一个个拉手抬脚的又骂又纠正,一时半刻下来,师生全累倒了!现在想来,那流传的军阀操练笑话:“草鞋!布鞋!草鞋!布鞋!”绝对不假!

好不容易上点儿轨道了,可越走越偏,两行队伍成了两条缓慢而平行蠕动的蛇!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得太大,伸出双手构都够不着,哪能拉成圆圈哪?一而再、再而三,就是成不了圆!老师们只好用白石灰粉在操场上,量好位置,画上圆圈。如此一来,总算行了。

那一阵子,师生个个晒成了印度阿三。还好,那时人人接触惯了大自然,活动量大,耐晒、耐渴又有韧性,很少人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哪像现在,上体育课,操场没跑上半圈,立刻脸色惨白、呼吸急促、晕倒……等等现象频频出现,甚至有心脏病发,猝死的呢!怪不得说,从前的人是“土鸡”,现在的孩子是“洋鸡”,挺有道理的。

那时的口号是“克难”——用双手克服所有的困难!舞蹈表演的道具,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买来所谓的彩色棉纸,再由老师指导、示范,让大伙儿学习折叠成花朵儿,然后用每个人由家中带来的棉线,捆绑扎实,系在两手的中指上,再上场表演,举手投足之间就百花齐放,热闹非凡!

小一的田径赛项目,固定是“滚大球”。每班分成两队,两人一组,由这一头儿滚到那一头儿,再由那一头儿接手滚回这一头儿,一直到所有组员轮完,依速度快慢排名次。从前的操场可是黄泥地耶!虽然尽量的整平了,但总有坑坑疤疤的地方,而那大球是由竹子编成的,上头用布罩住缝上,实际上那球是空心的。竹片与竹片间并非密合而是有大空隙的,滚动起来,重心是不稳的。

两个小一学生,个儿小、力气小,边滚边追着球跑,用力不均再加上地面的不平,越滚越“偏离航道”,小孩子嘛!只管顾着推球,哪管目标在哪?滚着滚着,要交接了,抬头一看!才发现是别班的同学,赶紧再滚回自己的阵营。搞得阵脚大乱,状况百出,惹得观众席上的家长笑翻天!

再就是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正常步”表演,那可是重头戏哪!中高年级人人都得参加。每天升完旗之后就开始操演,不仅要求跨步整齐划一,行走时,间距相等,相邻四人得成一直线。拐弯时,学问才大呢!行走至拐弯点的旗帜时,最靠内里的同学,也就是紧挨着旗帜的人,得踏步等其他三位同学赶上来,与他并排的形成一直线时,方可迈步向前,继续走。

这样练下来的结果,站在高高的司令台上看,那真是一个整齐移动的矩形方阵!一丝不茍、纹丝不乱。我敢保证,与双十国庆阅兵典礼中的分列式相比,绝对毫不逊色。虽然它是日本军国主义留下来的特殊项目,但是我相信受过这种训练的男生,当兵时的出操、队形排练,绝对安之若素,胜任愉快。

这一个多月的节目准备与表演练习,占去了所有的时间,经常是正常步排练下来之后,已是上午九、十点了,匆匆上个一堂课、半堂课,就开始了其他项目的练习,直至夕阳西下。那一段日子,总在夕曛温暖的烘衬下,背着书包,步履蹒跚、疲惫不堪的缓步慢行,心中庆幸总算又逃脱了那一整天,各种节目配乐的强制干扰,耳根得以清静,相形之下,这片刻的静谧是难得的享受。@*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经常盯着碗柜里那罐亮银色、上头一只展翅的老鹰商标、外加密密麻麻几行英文字的“鹰牌炼乳”,猛吞口水。那是买回来为年纪大的长辈,增加营养用的。
  • 我们家六个兄弟姊妹,全是“啃骨头”的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年头,猪肉商处理“不带肉的骨头”的方式是“免费赠送”,那得是老顾客才能享有的优待啊!每回,母亲把带回的那一把“烂骨头”,加上萝卜或菜心……等等炖煮成汤,这时就开始了孩子们的技艺训练。
  • 每年除夕前两天的清早,母亲就一定要我陪她上菜市场,分好几趟,把所有食材准备齐全。天寒地冻时,帮忙提菜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再就是得帮忙杀鸡宰鸭啦。当时并没有现在这种“机械式”的自动宰杀设备,可大量代工,而且家禽、家畜都是自家饲养,当然这事儿就得由家庭主妇自理。
  • 每年就那么个半天,没有多少小时,借着它──小学同学会,重新将记忆掀开,再次把心湖搅动……
  • 陪着我走过启蒙阶段的母校,在六年中,也和我们同步成长:由简陋到稍具规模,由破旧到重新改建;地面铺上了水泥,课桌椅由不断的钉钉修补,到全面的汰旧换新;操场的一头儿,有了一方水泥打造的躲避球场,司令台也矗立起来了。只有那中庭的花园,不受影响,依然生气盎然,有名、无名的草、树、植物,花开花落,兀自生长不歇……
  • 二十几年前,每逢教师节,总有学生捧着鲜花来祝贺,那时刚由荷兰进口的姬百合、葵百合最受青睐,又因价格昂贵反而成为抢手货。看着那经由杂交的五颜六色新兴花卉,徒具台湾百合的外型,可少了那高雅、淡然的特色,洁白纯净的风姿。尤其那刺鼻的浓郁香气,闻久了让我头发晕,插在花瓶里,十天半个月下来,简直受不了,心中老是怀念小时那淡淡的扑鼻花香,那幽幽的撩人气息……
  • 今天大儿子夫妻俩都要早出门,由我接班,到点了叫醒两个孙子吃早餐、上学去。看着小兄妹俩,心不甘情不愿的起了床,睡眼惺忪的边啃面包边打盹儿,催紧了又急眼,怨奶奶多管闲事。眼看快迟到了,才瞥见媳妇的留言,孙女感冒,得招呼她吃完药再走。看着她慢条斯里的撕开小药包,熟练的倒出几粒花花绿绿的小药丸,放进嘴里,再喝口白开水,一仰脖子,“咕”的一声,利落的吞了下去……看着看着,我的胃又习惯性的揪成一团,隐隐发热,从“吃苦”中长大的岁月,一下子全都“倒带”倒回来了……
  •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两本挤在书架角落里的书:《理想夫人》、《理想丈夫》,纸质早已发黄,散布着点点霉斑;内页有不少的脱落,更多的是岌岌可危的订书针和时时洒落的铁銹;封面那层薄薄的塑胶保护膜,年久风化,都已龟裂,稍一翻动,即化为一阵阵细粉四处纷飞。
  • 上小一了,既兴奋又胆怯,全是陌生面孔和不太敢抬头仰视的女老师,这启蒙教育的第一道难题,这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执笔,这前所未有的头一遭写字,深刻的镌镂在我的脑海里,六十年之后,那狼狈的情景与过程,记忆犹新,依旧无法忘怀!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