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者:白文正之死 壹周刊要负道义责任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胡清晖/台北报导〕壹周刊报导,考试院长被提名人张俊彦遭人指控在交通大学校长任内,将荣誉博士学位颁给宝来集团总裁白文正后,即长期向宝来报销公关费用,随后白文正在澎湖自杀身亡。多位传播学者认为,媒体对此事要负道义责任,在报导前应充分搜集证据,且必须让当事人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同时顾及当事人心理状态。

台师大大传所教授胡幼伟表示,交大是有制度、历史悠久的学校,颁授荣誉学位应有严谨的审核程序,媒体应该善尽查证的责任,在没有明确证据之前,不应该过度强调“交大颁授荣誉学位给白文正”、“张俊彦当宝来顾问”两者的对价关系。

*没有明确证据 不够严谨

胡幼伟忧心,台湾部分媒体打着正义的诉求,过度强调“踢爆”,让人以为“踢爆”是正义的行为,然而,揭露内容是否为事实、当事人有无充分说明机会,更需要被检视。他提醒,一九七○年代国外的调查报导,记者必须长期观察,搜集足够证据,才会将报导公诸于世,这种严谨的精神值得参考。

*过度强调踢爆 忽略事实

文化大学大传系助理教授赖祥蔚指出,名誉博士如何取得是可受公评的,但媒体报导时,应顾及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像白文正有忧郁倾向,又很重视名誉,媒体应该平衡报导,让当事人有多点说话的机会,且不宜过度影射,才能预防悲剧发生。

赖祥蔚说,对于白文正之死,壹周刊报导即使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压垮骆驼的稻草之一,应该负道义责任,他相信,壹周刊的主管及撰稿记者对于发生这件憾事也会感到相当难过。

世新大学新闻系教授刘新白表示,台湾媒体报忧不报喜,逐渐把观众及读者的胃口养大,导致下笔愈来愈辛辣,引发诸多乱象。他强调,媒体务必要平衡报导,否则一旦当事人往生,即使有不白之冤,也无法做任何解释。

*壹周刊:没有评论

〔记者赵静瑜/台北报导〕针对白文正自杀事件,壹周刊编辑部表示,没有评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