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关键外援‧苏联

子华
font print 人气: 20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5日讯】(一)反复无常 要价最高

在中国抗战期间,前苏联比美国更早的援助了中国抗战,但其援助却反复无常,并让中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1937年8月21日,苏联与民国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其第二条规定:“倘两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协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以施行。”但在1941年4月13日,苏联却与日本签定《苏日中立条约》,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日中立条约》称:“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政府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中国领土成为苏日两国的交易品。

1938年至1939年间,苏联先后向国民政府提供了三笔援华易货贷款2.5亿美元,实际到位1.7亿美元,苏联允许中国使用这些贷款从苏联购买武器装备,但苏联与日本签定《苏日中立条约》后,苏联对华援助立刻中止。

抗战后期,美国军队已直扑日本本土,苏联却按兵不动,与美英两国不断讨价还价后,才答应出兵东北,但直到1945年8月9日,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当天苏联才“紧急”对日宣战并断交,第二天8月10日才出兵东北,受降关东军。

苏联占据东北后,不但全数洗劫了各种物资与工业设施,还与当时的中共密谈,索取了东北铁路与空中交通特权、大连旅顺军港使用权,以及优先开采东北矿产等的各项特权。苏联还利用中国抗战期间的弱势,继续强占海参崴等大片中国领土,公开支持外蒙古独立,使中国丧失大片国土,原驻地的华侨华工被残酷迫害。

(二)军事援助 空军志愿人员英勇参战

1938年至1939年,苏联向国民政府提供贷款用于购买苏联武器,并派出3千多名军事顾问来华,帮助国军进行训练和参与重大战役的组织工作,而最为重要的帮助则来自空军。淞沪会战后,中国空军损失惨重,从1937年至1941年间,苏联向国民政府提供各型飞机1,200余架,派遣空军志愿人员2,000多名。苏联空军志愿人员参加过武汉、粤北、广州、南海空战,远征过台北、日本本土,共击毁日机1,049 架,有200多名官兵牺牲。虽然苏联空军作战英勇,但与当时日军有明显差距,因此未能取得制空权。

1938年,苏联空军参加了中国抗战中最大规模的一次会战,武汉会战。蒋中正亲自指挥超过100万国军抵御30余万日军对武汉的进攻,战役持续4个多月,中方伤亡40余万,日方伤亡约14万,虽然最终武汉失守,但日军元气大伤,日军当时对武汉会战也是倾尽全力,此后再无能力进行数十万人以上的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日本侵占武汉后,斯大林认为中国会很快亡国,因此加大了对远东中国人的政治迫害,把远东的十多万世代居住的华侨和二十多万中国劳工,安上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份子,有害份子,日本特务,少量幸运的被发配到中亚无人烟地区的青山脚下,而更多的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高寒地带去服苦役。而在海参崴,华侨一个也不准居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间自发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后来也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中共一直宣传称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但实际上东北抗日联军和延安没有直接联系。东北抗日联军后期曾接受了“共产国际”领导,军服也模仿了苏联军队,但1940年后,东北抗日联军难以为继,余部不得不撤退到苏联,期望得到给养和休整,却被苏联全部缴械,关押劳改。

(三)日降后出兵东北 抢掠物资装备

1941年,中国抗战进入了艰难时期,苏联却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签定《苏日中立条约》,承认了东北的“满洲国”,日本则承认了外蒙古。该条约也违背了1924年在北京签订的《中苏协定》,该 《协定》规定:“两缔约国政府声明,嗣后无论何方政府不订立有损害对方缔约国主权及利益之和约及协定。”苏日签约后,斯大林亲自为日本外相松冈洋右送行,还破例与日外相共同坐了一段火车,苏联随即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日本全面开战,并慷慨援助中国。苏联也在美英的大力援助下战胜了德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战结束,根据协议,苏联应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但苏联却迟迟不肯出兵。早在1944年的大洋洲瓜达卡纳岛战役中,美军发现日本关东军番号,留在东北的“关东军”实际是老弱病残的空架子,真正的关东军已经消耗在太平洋战场上。

但直到日本于1945年8月9日接受无投降后,苏联才对日本宣战,157万多苏军机械化部队早已部署完毕,于8月10日向驻中国东北和朝鲜的70万“关东军”发起进攻。因装备和人员对比悬殊,日军迅速溃败,日本在8月15日宣布全面停止抵抗,但东北战斗并未全面停止,到8月30日,苏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库页岛和朝鲜北部,日军伤亡83,737人,投降59.4万人,苏军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苏军占领东北后,并未将缴获的武器装备转交国民政府,而是将大部分运回苏联,少部分出售给中共用于内战。苏联还将东北工业设施全数拆除,与大量物资一起运回苏联,此外,苏联还吞并了占领的库页岛,至今未交还中国。

(四)扶持中共打全面内战

苏联在初期支持了中国抗战,但很快又与日本媾和,旋即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还加剧迫害在苏的华侨华工。抗战期间,海外华人华侨大量捐款支持国内抗战,但是离国最近人数较多的苏联华侨,在斯大林的淫威下,却无人敢有所举动。1945年日本已经接受无条件投降后,苏联为占据东北利益,才出兵东北,攻下库页岛后却不予归还,同时还大肆侵吞东北物资和工业设施。

苏联还利用中共急于武装部队打内战的心理,将缴获的部分日军武器出售给中共,并与中共先后签订了《哈尔滨协定》和《莫斯科协定》,内容包括:承诺苏联对东北铁路、空中交通的特权,提供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军行动情报,以东北物资棉花、大豆、战略物资提供苏联,换取精良武器,苏联有优先开采中国矿产的权力,有权驻兵在新疆和东北地区,苏联设远东情报局于中国,如果欧洲爆发战争,中共应派远征军十万,劳工两百万支援苏联。此外,辽宁、安东省的特别行政区在适当时候并入朝鲜。随后,中共还承认了苏联支持下的外蒙古的独立。

苏联在最后时刻出兵东北,虽然也是帮助了中国抗战,但实质却为谋取自身利益,更直接推动了随后的中国内战,令经历了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再次面对内战的巨痛。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打着抗战旗号,在日军与国军战线背后的大片真空区内发展武装,对比国军损失的400多万人,中共军队却在毛泽东“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日”的原则下,从4万多人发展到超过200万人,但直到中共与苏联进行卖国交易,从苏军获得东北投降日军的部分武器后,才真正具备了大打内战的实力。

(五)援助的同时带给中国人永久伤痛

苏联在支援中国抗战中反复无常,而后来更是利用中共急于内战而要足了筹码,令中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在与中共密谈的同时,苏联也同时派人与国民政府谈判周旋,但始终没有向国民政府转交日军投降后获取的各项利益。在当时中国可能爆发的内战中,苏联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向中共出售大批武器,令中共具备了打内战的实力。

中共打赢内战后,以放弃战争赔偿的筹码获取了日本的承认,当日本为侵华战争道歉时,毛泽东竟说,“我们不这样看,是日本军阀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因此教育了中国人民,不然中国人民不会觉悟,不会团结,那我们到现在也还在山上,不能到北京来看京戏。就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别无出路,才觉悟起来,才武装起来进行斗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以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

虽然中国人民感谢苏联对中国抗战援助,但苏联的所作所为也给中国人造成了永久的伤痛。中共为掩盖与苏联之间的卖国交易,掩盖中共假抗日的事实,不断升级苏联出兵东北的歌颂宣传,甚至将曾经站出来质疑苏军在东北大肆抢东西、强奸妇女的东北知识份子打成右派。在东北各地依然保留着纪念苏军的纪念碑,横贯长春市的最主要干道在几十年中一直被称为“斯大林大街”,大连市政府前的广场也一直被称为“斯大林广场”,直到苏共解体数年后,“斯大林”的名称才被彻底更换掉。(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的战略就是把苏联军队拉进中国,为他打江山。在这一天到来前,他保存扩大中共军队的地盘。开战后,毛坚持红军不参加正面战场的战斗,只在侧面做游击队协助,蒋介石同意了。其实毛连侧面袭击也不想做,他命令指挥官们等日本军队击溃国民党军继续往前推进时,在日军后方占领土地。
  • 郭汝瑰,四川铜梁人,毕业于黄埔五期,早年参加中共,后失去组织关系。追随国民党抗日。在抗日战争中他作战极其英勇,深受陈诚和蒋介石先生尝识,一路走好,步步高升。在国共逐鹿中原的战争中,他已是高级将领,官至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第22兵团司令兼72军军长,堪称蒋的爱将,可此时他己是中共的高级间谍,将许多重要的作战计划给了毛泽东。
  • 鲁迅曾撰《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反驳对于国人自信力的悲观看法。时维1934年9月,距今74年了。今天正值“7.7”事变71周年,此刻中国人自信力如何恐难一概而论,盖中港台及海外炎黄子孙情况各异。但仅从纪念抗日战争的角度,则可称“内外有别”“国内冷,海外热”,大陆同胞对此的关注远不及境外的中国人。
  •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异常艰辛、惨烈的抗战,最终赢得了反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当然不会忘记那些在抗战中向中国伸出援手的国家和民族。很多自愿去中国支援抗战的外国人都留下了感人的故事,他们的真诚帮助和支援对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抗战起到支撑作用的关键援助,来自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外国政府。随着“八‧一五”到来,基于勿忘国耻与揭示历史真相的目地,谨以此系列文章,再现中国抗日战争中那些国人不应该忘却的史事和历史瞬间。
  • 1941年,中德合作嘎然而止,失去外援的中国抗战陷入了困难时期。国家之间战争归根到底拼的是国力,是经济,如果没有能源、作战物资做保证,如果枪炮里没有弹药,如果飞机、坦克、汽车里没有汽油,如果负伤的战士没有医药的救治,中国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中国抗战的胜利并不是靠人命的堆积、简单的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打赢的,更不是靠小米加步枪、靠人命抢夺敌人的武器来保持与日军的对峙状态。
  • 《蒋中正(蒋介石)日记(1948—1954)》新书日前于国史馆发表。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暨前国史馆长吕芳上指出,这是一部罕见的国家领导人日记。
  • 几年前看到旅居美国的阿陀一篇关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惊心动魄的南中国知青偷渡潮》一文,该文写得深入细致,气势恢宏,且数据清晰,把当年的知青偷渡重现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写出如此佳作,可见其写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时也会有争议的地方。我个人与作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吐不快,因此在这里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
  • 在当年那个迫使大量人民“起锚”、“督卒”、“较脚”、“着草”——等同逃亡的大时代里,并非所有人都会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须具有活跃的思想。在当年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僵化,中红毒甚深的人,即使他们不是那个制度的得益者,他们也不会对那个极权制度产生怀疑,进而产生叛逆之心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