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之祖:伊尹

王元甫 医师、中医医学博士
font print 人气: 3739
【字号】    
   标签: tags: , ,

厨师界有个非常伟大的始祖伊尹。伊尹是商朝开国君王汤王的宰相,他不仅帮助汤王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还辅佐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王,在朝五十余年,功勋彪炳。伊尹享年一百岁,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他葬在商汤陵寝之旁,以表彰他对商朝的贡献,甲骨文记载商朝还有祭祀伊尹的仪式。

伊尹出生时遭遇洪水,获救后被莘国国王的厨师收养。伊尹在御厨的抚养下长大,学得一手烹调的绝技;同时他天资聪颍,又用功读书,学问渊博,懂得治国的道理。后来莘国的公主嫁给汤王,伊尹作为陪嫁的仆臣同去。

“鼎烹说汤”

伊尹因为擅长烹饪,成了汤王的御厨。他以调和五味作比喻,向汤王说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深得汤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伊尹看到夏朝气数已尽,就用“割烹”作比喻向汤王建议“讨伐夏桀、拯救人民”。

商汤向伊尹询问许多天下大事,伊尹从烹调的技术要领,引伸出治国的大道理。他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佐料要放得适中;治国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弄清主次先后顺序,掌握好分寸,才能够政通人和,国家才能治理好。”

伊尹又讲到各地方的美食,然后跟商汤说:“你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要成为天子,就要实行仁政,让你的百姓生活过得好、能够信任你。”伊尹这些亲民、行仁政的建言,商汤听了之后心悦诚服。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 .第六十章》)指的就是伊尹,伊尹不仅精通烹调技术,又能治理好国家。治国的道理与烹饪的道理是相通的,都统合于“道”,能通晓“道”就能掌握好万事万物。老子又进一步说“道”的要义在于“德”,所以道德是一切事物的枢钮。

伊尹制汤液

伊尹也是大医药学家,是黄帝与神农氏的传人。相传《汤液经》即为伊尹所着,后传到东汉的张仲景。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与《汤液经》,创作《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的汤剂非常讲究药物的调配与煎药的程序,何种药物先煎?何者后下?火候用大用小?煎煮多少时间?充份体现出烹饪的技术,这也是伊尹结合厨技与医技的伟大成果。

伊尹被尊称为“元圣”

伊尹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在医药、厨技等领域展现杰出的贡献,并且道德高尚,是足以为后世所效法的圣人,所以伊尹被尊称为“元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常是洛阳人,既有胆量.又讲义气。有人遇到困厄和不平,他一定拔刀相助;看见谁挨饿受冻,他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衣服和食物让给别人。
  •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板桥性格洒脱宽厚,在任知县的十二年间有惠政,在他治下的县境,牢狱曾几度空虚。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班彪的次子。班超自幼志向远大,不拘小节;孝顺父母,为人恭谨,操持家务,不辞辛劳;而且班超能言善辩,涉猎书传。
  • 唐玄奘在晚上做了一个奇梦,他梦到自己忽然身处很危险的地方,爬到高山上又噗通一下从山上掉到了山谷里;接着又梦见自己在跟猛兽搏斗,费了很大的力气,乃至汗流浃背,才能解脱。
  • 叛贼被平定之后,颜真卿家把颜真卿迁葬上京,打开棺材一看,棺材朽烂了,但是他的躯体还是原来那样,肌肉像活人,手脚很柔软,胡须头发青黑,拳握着,手指甲透过手背。远近的人都感到惊奇。走在半路上,感到棺木越来越轻。后来到了下葬的地方,打开一看,是一口空棺而已。
  • 在中华文化的川流中,“虚室生白”是中华文化的思想观之一,它出现在道家思想中,也被历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历来受到重视未有间断,成了一种处世智慧。“虚室生白”出自何处?我们的先人怎样用生命去实践这种精神?
  • 王祐在家中庭院种了三棵槐树,树荫满庭,他对人说:“我的儿孙,必定有人贵为三公,这三棵槐树就是标示。”他对王旦满怀信心,说:“这孩子将来定会成为一位公正的相国。”后来他的话应验了,王旦果然贵为宋真宗一朝的贤相,受到真宗皇帝的倚重、敬爱。
  • 韩琦以芍药这花中宰相为祥瑞之兆,圆满了“四相簪花宴”。李固言芙蓉镜下状元及第,纱笼中人必能当上宰相。冥冥中皆有定数,命里有时自能水到渠成,命里无时也难以强求。
  • 名画《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留下的开卷画,也是“展示世界历史的100件文物”之一。这画如何表现人物画的传统精神?画史鼻祖顾恺之的绘画技艺如何精彩诠释宰相张华《女史箴》的鉴戒精神与内涵呢?
  • 在古代王朝,能够封侯拜相之人,基本都是很有才干的,按照佛家的因果报应说,也都是有很大福分的。北宋有这样一位名臣,一生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先后几度出任宰相,为相长达五十年之久,而且他终生笃信佛法,曾汇集十万人一起念佛。此外,他的高寿更是让人称奇,91岁时安然坐化,无疾而终。他的名字是文彦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