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留得枯荷听雨声

苏凰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前人有云:“留得枯荷听雨声”。擅画葡萄之徐善长,虽然贫困之极,但泼墨之莲叶,翠墨淋漓,葳蕤胜丽,壮人一时之眼目。

张大千南渡之后于复兴基地,家国俱亡,而着士大夫冠冕,写就无量莲花海,红香绿玉万朵摇曳,恍然太真仙子蹑步西方摩诃双池,蔚成古今之大观。

此等诸贤能于风雨飘摇勿忘上国衣冠并以此自伐,斯所以为后来书生所尊。

去岁之末在一落魄子弟家鉴一山水中堂。款为南宋帝裔赵松雪。笔力欠真,挥笔之魄甚为高古,人物清奇,境意远迥,茫茫山水森然之唯彼白衣人者之一粲,抚琴笑傲,一青衣童子侍立,殊不为明人所能为。

我甚爱之,无奈所索太贵,要八十万之巨,为之意犹惆怅,而今年春暮却花一千元而得近代某大画家真迹,将之照片传与其子,竟得确认乃其父之真品。

此因缘之不同,得失之遇,各应天分,而在一切有为之中,所求者不过天真澹泊的境界而已。

幼年野外出游,至某一地。见一清水潭,深不见底,天光倒影其间。水碧湛蓝,纯乎如玉。左右无草,无鱼,无风,无鸟,四顾寂寥,静若遥远之太古时代。惟念及天地之悠悠独自怆然,而却在其处彷徨良久,不忍离开。

欧洲之中世纪,有一基督教士,笃心向道,发愿苦行,一人独自携一杖,一囊远遁它方,路途中也遭遇过这样的事情。

其实人之为人在于心境,无论所在之是否恶地,其得失之多寡,都应自有自己天然之风光,故能陆离此三界之火宅的侵扰,而自得其中之趣味。如此,“犹如束芦,转辗生烧”,而却于我何加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个月去琉璃厂,有个古董商人给我看了他新收一件的汉朝海马葡萄镜,看着这件老东西在阳光下的熠熠生光透出几分斑驳的古艳,心底浮起一种异样的感受,是那怀古的心情像偶尔轻飙在霁风下的小雨花,倏尔却寻不着了,祗留下一点儿多情的惘然。
  • 这几日天气转冷,独居在这百年老宅夜里倍感寒风的刺骨,于是燃起炉火取暖,夜间取出土瓯煮茶,想起住在花园洋房有暖气的好处。但现在这百年老宅却也颇为自由,虽然左右萧疏环境牢落,而内心亦早如八大山人之高傲冷峭。昨天周末山上来了不少轿车,因此白眼了不少亦来此游玩下流的中共猪仔官吏与那些祗知道吃喝的无良娼妓。
  • 元末翰林院编修宋景濂学士,在他的《桃花涧修禊诗序》一文里,言与诸贤士大夫在桃花涧上,继春秋郑国之俗,招魂续魄,秉兰草以祓除不祥,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其论山水之清绝解衣般礡之风流真让人艳慕。
  • 前几天晴了几日,独居深宅饱了几日独居的妙处,又扫了几处积在花坛上的残雪,按古法炮制附庸了一番风雅,品不出沉有梅花香的山茗究竟能喻隐者的几层义谛?反倒想起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好像如在眼前,幽幽的七分渺茫如雪而带三分桃色的古香。
  • 每到年后如果遇到一般的小春天气,我的阿姨们都喜欢出去踏青,其实我母亲也喜欢,祗是现在的忙于生计,暂时没有了这种闲情,以前往往是她做号召,率领我们出游,大家自然也愿意去随喜,带上一些好吃的点心与瓜果,一家人的祥和也惹来周围邻居们的羡慕。
  • 我自小长大的地方,因为有十几年的生死歌哭于斯,所以甚有感情。一次看见报纸上登有她的奇异之处,好像是从这个小城的地理图形上看发现了这处奇异:整个小城是一个古装神人牵着两条金鱼组成,当时我凝视了这个图形好久,在东边金鱼的位置,找到了我以前居住过的地方,当然也还没有忘记那院子里的三棵老槐树。
  • 母亲很少来过以前我与父亲生活过的地方。有一次春天,她来了,那正是梧桐花开的季节,学校有一些梧桐树,梧桐花随处可见。
  • 伏以峨峨轩辕,皇皇之区。恭惟我上国之文成,诞九锡神明之礼。是以握大统而抚天下,经唐虞汉宋明清之世。列圣之所垂拱,踞大邦辑太平。峻立东穹,威灵太一。黄星聚日月之屋,宝镜吐龙火之珠。应圣天法祖之极位,而成彼之中国者。
  • 在幼年的时候,夏日里与伙伴们游戏。到了夜间,我们的阁楼下就会飘来一些萤火虫。自然我们也会抓住几只,拿在手里看应该是李时珍说的第一种,但不知道是茅根所化。我们去高笋塘捉鱼,晚不能归在农家借宿,露宿在他们家晒谷子的坝子,也看见萤火虫,居然长如蛆蝎,让我惊讶了一番。
  • 我准备了薛涛制的芙蓉花纸,一个人独坐中堂,焚起了一盘熏陆香开始了工作,院子外的桃花树上已经有了花蕾,偶尔会飞来几只很小的赤雀在上面欢喜的跳跃,而从外面吹来的风里面夹杂着春日泥土的芬芳和青草滋润的气息,这一切都让人备感惬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