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话春贴

心音;图:林秀霞

人气 2590
标签:

中国人在黄历的12月24 日“送神”后,开始全家大扫除,当家里焕然一新后,在12月底“除夕”时,要在墙或门贴上“春联”、“年画”、“门神”、“春条”或“斗方”,以举行敬神祭祖的“辞岁”仪式。而传统的“春联”、“春条”或“斗方”是国人在过年时,把贺年的吉祥话用毛笔写在红纸上,贴在墙或门上,以增加过年气氛的装饰物。

图1 春联是种结合文学与书法的民间艺术

“春联”、“年画”、“门神”、“春条”或“斗方”统称为“春贴”。若用单条书写的吉祥话语(恭喜发财)者称为“春条”。若用正方形纸书写的字(福、春)者称为“斗方”。若贴于大门两扉的春贴称为“门心”,等于古代“桃符”的“神荼”与“郁垒”。若写成对联者称为“春联”(俗称“对子”),上联(又叫右联)贴在门右,下联(又叫左联)贴在门左。春联的种类依位置分为楹联、门联、中堂联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贴在门楣。有些地区也将各种春贴称为“春联”。以上均属于传统的春贴类型,现代的春贴出现其他的形式,如机器印制红底烫金字的春贴,也有立体图案或卡通造型的春贴,材质也不局限纸张而采用塑胶或绒布的。而春贴的起源有三:“宜春帖”、“桃符”及“延祥诗”。

“宜春帖”是人们在“立春日”用来招祥纳福的物品。南朝梁宗懔所着的《荆楚岁时记》谈到“立春”的习俗:湘、鄂的人们在头上戴着以彩色绸布剪成的燕子,还要写“宜春”二个字贴在家中门柱、门楣。后来有人将“宜春”二字改写其他的吉祥话语,就演变成“春贴”。

“桃符”是周代的人们在过年时,用桃木板(长六寸,宽三寸)画上“神荼、郁櫑”二神后,悬挂在大门两扉以驱避鬼怪的物品。因为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棵大桃树,树下有主管万鬼的神荼和郁櫑,每遇作祟的鬼就会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因此人们相信神荼和郁櫑是管控万鬼的神明,在桃木板画上他们可达到驱邪避鬼的效用,故《后汉书、礼仪志》说:“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的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这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见《宋史、蜀世家》。宋代时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春贴是写在白纸上,到了明代改用红纸,也将“桃符”改称为“春联”。

“延祥诗”又称“帖子词”,是立春时朝廷要翰林文士进献的帖子词,以描写景物、歌颂升平或寓意规谏为内容,文字工丽,多为五言或七言绝句,并张贴于宫门及宫苑各殿堂楼阁上,一些成对的联句就变成春联。

明代《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故春联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而普及的,相传某年的除夕夜晚朱元璋微服出巡金陵(今南京),发现有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户主是阉猪的又目不识丁,且无人代写春联,于是他就依据户主的职业,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趣闻。

后来的春贴就是民间桃符、宜春帖与宫廷帖子词互相影响的产物,并成为一种风俗,更发展成为民间的艺术,结合了文学与书法,人们会在大门贴上春联,并可看出主人的职业是书香门第(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或是经商(五路财神年年到,八方银两日日来)、或是务农(六畜兴旺,五谷登丰)。

除了春联外尚有斗方或春条,贴在家里各角落,例如在大门贴上“福”、“春”、“大家恭喜”、“招财进宝”、“恭喜发财”,在米缸贴上“满”或“五谷登丰”,在厨房贴上“山珍海味”,在畜舍贴上“六畜兴旺”。春贴若贴在不适当的位置,可会闹出笑话的,例如清朝《乡言解颐》就记载了一个不识字的人把“肥猪满圈”的春贴,贴在卧室内,就引来哄堂的大笑。

图2“福”倒贴表示“福到”了

人们将斗方“福”字特意贴“倒”(音同“到”)的方式,以表示福“到”了。因为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宰相胡惟庸谋反失败后,就行中央集权制以巩固皇位,有次为防止民众造反,特命令锦衣卫用“福”字作为杀人的记号,他的皇后马氏知道后,就下令满城民众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大门贴上“福”字,其中有户不识字的人家却把福字贴倒了。隔日朱元璋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了“福”字,也知道那家人把福字贴倒了,以为是锦衣卫的辨识妙计,就亲自带领亲信部队捉拿那户人家,将要满门抄斩之际。马皇后见事情不妙,就急中生智对朱元璋说,那户人家知道他是皇帝将要来访,会带来福气的,所以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表示“福到”的意思,皇帝一听有道理,龙心大悦,就敕免那户人家的生命。从此人们为求吉祥平安及纪念马皇后而特将福字贴倒,这就是福字倒贴的来由。

在宋朝出现“合字斗方”,例如“进宝财招”横向组合中,“财”字是搭借“宝”字的“贝”部分以及“招”字的“手”部分,巧妙合成隐藏,表面看只有三个字“进宝招”,实意上是四个字的“进宝财招”,取意财宝广进。另外,“黄金万两”或“日进斗金”也是常见的“合字斗方”。

图3 “进宝财招”的“合字斗方”取意财宝广进

春贴还有些特别的习俗规定,例如未服满三年的丧家,死者为男性用青色,死者为女性用黄色,内容也改成哀悼之词。陕西的人们在春贴上会写吉祥的语句,不识字的乡民则画“十”字。山西、陕西的人们有倒贴“有”字斗方的习俗。近年来横批也出现了从左至右的写法,是受西方文化由左至右书写方式的影响。而传统式手写的春贴仍受喜爱,因为人们相信,拿到有福气者所写的春贴会带来福气的。

图4 年年有“鱼”的年画年年有“余”

到了近代在大陆地区流行贴上吉祥图案的年画,可说是图文并茂,也流行到其他华人居住的地方。新兴卡通图案或立体造型的春贴很受年轻人的喜爱,因除夕吊挂它不仅可增添年味,平时也可当摆饰来增加生活乐趣。近年来出现新式的建筑物(公寓),所以贴长条的春联的习俗渐渐式微,惟贴小型红纸(斗方)尚还流传。

图5 年轻人喜爱立体造型的春联增添年味又可装饰用

有些公司行号、地方政府或民意代表将名字及商标印在春贴,免费送给客户或民众,可提高知名度或收广告宣传的效果,这种免费的广告春贴也很受人喜爱。基督教的教会或教徒会入乡随俗的写印有关福音的春贴,如“主赐平安”、“天赐十条诫,门迎八福春”等,送给教友作为贺年的祝福,或送给非教徒作为传教的用途。所以春贴不仅是过年的传统装饰物,它尚有广告宣传及传教等的功能。

朝鲜半岛的人们也有贴春贴的习俗,称为“立春榜”,仍用汉字书写。人们有在“立春”贴对联的习俗,如“天上三阳近,人间五福来”,贴在楹柱、门柱上,常会直贴或对称斜贴呈尖角形。也有单句的立春贴,如“开门万福”。还有单字的斗方,如“龙”、“虎”等。中国自明代改用红纸写春贴,而原始的春贴是写在白纸上,这种风俗传到朝鲜半岛并被保留下来,至今他们仍用白纸及汉字写春贴的。越南人和新加坡人也有在新年时贴春贴的习俗,传统的春贴也是用墨把汉字写在红纸上,形式与中国的春贴相似。@*(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七夕习俗面面观
七夕习俗面面观 人气 2553
月到中秋分外明
重阳节的典故与习俗
中华民国双十国庆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