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之父” 高锟的平凡晚年

font print 人气: 12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0日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CK报道)英国籍华人科学家高锟,在发现光纤通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贡献后,几年前移居美国旧金山。10月6日,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后的伟大科学家高锟,仍然过着美国一位平凡的老人的生活。

高锟夫妇有一儿一女,和两个孙子,儿女都是美国旧金山湾区硅谷的高科技人士。几年前,高锟夫妇决定尽享天伦,定居在旧金山湾区的山景城。两位老人的家,坐落在一个安静社区中,离儿女不远,应是晚年的最后一个落脚点。

平凡人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买菜、煮饭。安度晚年的大科学家高锟,一直担任着太太黄美芸的最佳家务助手。当记者前往他家访问的时候,他正按照太太的指令,帮助太太准备晚饭,并不时要停下来接听亲友们打来的祝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电话。

76岁的高锟,大约5年前,检查出罹患老年痴呆症。但他明白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说:“是,我很高兴,这是非常好的。”

高锟1966年发现光纤通讯,这项划时代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通讯模式,为现代人类资讯科技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光纤之父”。不过,高锟对于自己曾经的艰辛科学研究,和“光纤之父”的称誉,已经没有多少感觉了。人们如果听到他太太与他的这段对话,都不禁会心头一酸:

太太:“你是不是光纤之父?”
高锟:“光纤?”
太太:“你是不是光纤之父?”
高锟:“光纤之父。”
太太:“是不是你呀?”
……
高锟虽然失忆,但他感觉生活幸福,因为他身旁有太太陪伴和照顾。夫妻俩刚刚庆祝金婚—结婚50周年,获得诺贝尔奖,是他送给太太的一个大礼。问他是不是很爱太太?他回答:“是啊,她很好呢,她很好呢!”

黄美芸说:他将陪丈夫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大部分奖金将捐给香港的一个教育基金。

领完了奖,夫妻俩将仍回旧金山家中,过平凡的美国老人的生活:白天一起到社区老人健身中心锻练身体,每星期和儿孙聚聚,剩下的,就是柴米油盐、买菜、煮饭了。

以上是特约记者CK的报道。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台北6日综合报导)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19届院士高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60岁开始学潜水、退休后浸淫陶艺,至今年初仍维持每天与夫人打网球的习惯,这是这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在学术成就之外,较不为人知的一面。
  • (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6日电)对于获得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表示深感荣幸。
  • (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6日电)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今晚表示,前校长高锟对科技有伟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实至名归。
  • 〔自由时报编译管淑平/综合报导〕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昨揭晓,由美籍华裔科学家高锟、美国学者魏勒.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共同获得,三人的研究都与将光转换成电子讯号传输有关,高锟的光纤通讯研究带动网路、通讯革命,博伊尔和史密斯研发出今日普遍用于数位相机的影像感测器“电荷耦合元件”(CCD)获得诺贝尔奖肯定。
  • 〔自由时报记者汤佳玲、胡清晖、黄以敬/台北报导〕一九九二年获选中研院物理组院士的高锟,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在与其熟识的中研院院士及学者眼中,高锟不仅学术上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私底下也是一位生活品味大师!
  • 我忽然福至心灵,想出一个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科学家获奖率的好办法:将港、澳、台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科学家,全部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将世界上所有华裔作家全部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外籍会员”
  • (大纪元综合报道)早于40年前已提出光纤传送信息理论、造就现今互联网世界的“光纤之父”高锟,前日与两位美国学者共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 (大纪元记者朱孝贞台湾台北报导)甫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高锟的家人表示,目前,高锟罹患老年失智症,无法出席公开活动。老年失智症的成因、卫教和治疗方式,再度引发关注。
  •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计划捐出部分奖金,资助香港圣雅各福群会老人中心和美国阿兹海默症研究协会。
  • 有“光纤之父”称号的美籍华人,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获本届诺贝尔物理奖。中国大陆及香港多份报刊皆在隔天大幅报道,并主动以“华裔科学家”来称呼。然而,对于连续两年获和平奖提名的胡佳却只字不提,官方没有任何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