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钟楼

陈紫玲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钟楼、鼓楼是中国古代城市特有的建筑。平时以“晨钟暮鼓”报时,战时用以报警。

北京钟楼是京城中轴线北端的标志,南距鼓楼约100米。钟楼的始建之年应上推至元代。元大都时期这里是万宁寺的中心阁,阁内悬钟,故称钟楼。据《析津志》载:“钟楼……至元中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 ”。 明永乐年间,改造北京内城,在营缮宫阙的同时,于中心阁旧址建钟楼,所以《明一统志》载:“钟楼,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又载:“后亟于火。”

现在的钟楼按《日下旧闻考》记载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乾隆十二年(1747)落成。将整座建筑改为砖石结构。

钟楼为单体砖石结构,楼体建于砖石台基上。黑琉璃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通高47.95米,楼体高33米,檐下为仿木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底座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券式大门,内部东侧筑有75级石阶直达二楼。二楼四周筑有城垛,每面各有一座拱券门,门左右各有一石雕窗,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望柱高16米。

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 1403-1424 )铸的大铁钟,铁钟今存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后改悬有永乐年题款厚约 27 厘米的铜钟。报时的巨大铜钟,即悬于楼中央八角形木框架上。

钟楼内所悬铜钟,铸于明永乐年间铸钟厂。由于其体积庞大且极沉重,对数据测量,增加困难,故历来记载不尽相同。今人对大钟进行实测后,所得数字记载如下:钟体通高5.55米,加钟钮总高7.02米;下沿直径3.40米,顶部直径2.52米,壁原0.12米(上部)– 0.245米(下唇);总重量约63吨。在钟西边吊一根长2米,迳约0.25米的圆木为撞钟木,木下有台阶。钟北面铸有“大明永乐吉日”字样。按其重量说,此钟为我国最重之钟。据专家介绍,如此硕大而且品质优良的青铜钟,即使在今日也很难铸成的。

相传铸造这口铜钟时,久铸不成,一个姓邓的匠人的女儿怕其父延误工期获罪,跳入治铜炉中以期感动钟神,阴助其父。其父抢救不及,只抓回一只绣花鞋。后人为她孝心所感,尊她为“铸钟娘娘”。大钟铸成后,声音宏亮,只是风雨之夕,钟声略带几分凄厉,犹如“鞋鞋”之声,相传是铸钟娘娘在索要她的绣花鞋。

敲钟报时时,铜钟声音纯厚绵长、圆润宏亮,京城内外方圆十数里均可听到。当时报时规则如下: 每晚戌正时(晚7时)撞钟报时,称“定更”。每晨寅时(早5点)再次撞钟称“亮更”。清代乾隆以前钟楼昼夜报时,昼间正午鸣钟,夜间则报五个更次。乾隆之后才改为只报晨昏二次。届时由两名更夫分别登上钟、鼓楼,并把手中的“孔明灯”遥遥对照一下,互通信号,然后各自击鼓鸣钟。

击鼓时,先慢打18下,稍快打 18下,再快打18下,照样反复打两次,共计108下,即所谓“紧十八、缓十八、六遍凑成一百八”。在第二次快打的最后一下,要有一个停顿,这是告诉敲钟人作准备,随之钟声便飞扬出去。敲钟的次数和击鼓相同。在“定更”和“亮更”(或称“亮鼓”)之间,每隔半个时辰还要敲钟一下,亦是报时之意。

据碑文记载:“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从听。 ”这尊铜钟最后一次撞响,是在 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搬出皇宫时。自此铜钟一直沉寂无声。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小巷,北京的胡同大部分形成于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围绕在紫禁城周围,数目浩繁有几千条。胡同这种古老街道也成为京城独有的特色和民俗文化,为京城一景。
  • 遍布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范例,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而北京的庙会尤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并且历史悠久,相传起始于辽代,但未被证实。最早有记载的是元代白云观庙会,明清时期北京的庙会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京城内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庙会.............
  •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传统民居,也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漫步在京城幽深曲折的胡同里,两边是或直或曲或宽或窄,且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大门,大小不等,装饰各异,真是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情。
  • 自元朝定都北京,便开始修葺京城,所以京城的古城墙创建于元,而形成在明代。当时元代城墙有11个城门,明代初期,刘伯温修建北京城时,将原来的11座城门改成了9 座: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即闻名于京城的“都城九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九城”。
  • 中国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风俗和文化,他们的传统民居也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如草原上的蒙古包、侗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等等。而黎族是海南岛独有的民族,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他们的传统民居则是一种形似船状的“船形屋”。
  • 明成祖要求角楼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工匠们一筹莫展...
  • 据说,北京城是一座“八臂哪吒城”,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与明朝的著名谋士刘伯温有关。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即明惠帝。后来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在北京发动“靖难之变”,四年后夺取皇位,即明成祖。
  • 胡同原为蒙族语,即小街巷。胡同称呼始于元代,多数的这些小巷在元、明和清朝的时候被建造,北京胡同是明清的典型民居..................
  • “柳塘莲蒲路迢迢,小憩浑然溽暑消。十里藕花香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这是清代李静山赞誉北京什刹海夏季风情的一首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