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韩生遇仙

莫求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朝时有一位韩姓青年,虽是平民百姓,但性格豪爽喜好游历。他曾多次对人讲起他游历天下时的一次奇遇。以下就是他经历的神奇故事。

一次,这位韩姓青年到绍兴会稽一带游历,路遇一位须发雪白的道长,发觉道长脚下恍惚之间竟有云气出现,当即知道他定是一位异人。这样韩某便跟随着道长来到一处茅庵,见道长盘腿坐到一块石头上开始打坐。韩某向道长行礼,道长也不回应他,无奈之下,韩某只好坐在道长身边静静的守候他出定。谁知道长这一打坐就不出定了,韩某随身没有带粮食,虽然饿的厉害,但却始终不敢离开道长去找吃的,生怕一离开就失去了机缘。后来韩某恭候道长出定已经整整两天两夜了,此时因为饿的实在太厉害而忍不住呻吟了起来。

这时道长突然大笑着站起来,也不跟韩某说话迳直就出门,韩某又在其后尾随着他,寸步不离。道长走了一里多路,忽然回头看着韩某说:你跟着我干嘛?我这可没吃的,难道你想要饿死自己吗?韩某毅然的回答道:师不死,我亦不死。

道长听后又看了看韩某,高兴的大笑起来,然后拿出一粒类似莲子而又稍大的东西给韩某吃。韩某一吃下去,饥饿感顿时消失。道长又把韩某带至一处地方,那里有漂亮的住房,四周环以流水。一到那里,就有数位仆人伺女前来迎接他们,道长指着韩某对那些仆人伺女说:从今往后,他就是你们的主人啦,好好侍奉他,我先走了。韩某一听道长要走,连忙拉着道长的衣服请求呆在道长身边。

道长坚决拒绝了韩某的请求,并对他说:这是你命中注定的福分,安心在此住下吧。说完道长就走了,因为道长的要求,韩某也就在此住下了。数日后,有个大汉躺在韩某居所的门外。韩某怕他饿着,给他饭吃,他也不接受。韩某就问其原因,那个大汉说:至今贫困,居无家室,出无车马,不如死了算了,魂灵栖息徘徊于此,也沾点这儿的富贵之气。韩某听大汉说完笑道:你堂堂男儿,何必如此想不开呢?说着拉他进来,就将此处道长赠给他的全部财产,又都全部转赠给了那位大汉。然后,他头也不回的出门就走,一心想要寻访异人。

他刚走出去不远,就看见道长向他祝贺道:你能放下世间财富,心迹洒脱,飘然于物外,颇有道根。五十三年后,咱们再相见于天都峰下,千万勿忘,千万牢记!说完道长就离去了。至此韩某悟到:道长赠给他的庭院奴婢等世间财富,以及那大汉的出现,其实都是道长对他的考验。

看了这则故事,真的很佩服韩某的那种紧随道长,珍惜机缘,不执著于世间财富的精神。至于道长临别时告诉他要五十三年后再相见,我猜想恐怕是韩某当时得道的机缘还未完全成熟,要到五十三年后才能真正修道吧,当然也不排除要在这五十三年中继续考验韩某的因素。(资料来源:《耳食录》)

──转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献县有一个官员,姓王,简称王官。此人能说会道,工于刀笔,常用文字陷人于罪。又善用心机,聚敛财富。但他每贪得一笔赃款后,就会遇到一件意外的事,耗去他相应的钱财。
  • 清朝时,江苏金坛人蒋超,字虎臣,是顺治丁亥(公元1647)年殿试的第三名。他生性恬静,爱清净,始终都没有什么嗜好,虽然官居要职,可始终超然于物外,不为世间名利所动,官清如水。而且他一生都穿布衣吃素食,当了官以后依然如此,生活简朴的就像个平民百姓。
  • 东极真人王太虚,隐居在王屋山中。
  • 唐朝末年,张果与张天师及王、黄二灵官有一段对话,预言了当今社会的现状。
  • 道家高人王重阳有一位弟子名叫王处一。王处一,道号玉阳子,宁海东牟人。他的母亲周氏生王处一时曾梦见红霞绕身。王处一幼年丧父,事母至孝。他七岁时曾经因元神离体而突然晕倒,很久才醒,从此向往修炼。
  • 方朔的父亲张夷活到二百岁时仍面若童子。东方朔出生三天后,母亲田氏死了,这时是汉景帝三年。一邻家妇女抱养了东方朔,这时东方刚刚发白,就用“东方”作了他的姓。
  • 清朝时期在湖北武昌有位宋秀才,他深感世俗人情淡薄,而他自己又在科举考试中屡次都名落孙山,于是便到江陵那儿游玩以消解心中的不快。一天晚上他经过城隍庙,遇到一个道士,长面孔,肥下巴,胡须有四尺多长,银白如雪。
  • 钱某惊讶的说:您的脉象大异于常人,难道您是变化成乞丐形象的神仙吗?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