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传说:状元和“茶中之王” 大红袍

晓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68
【字号】    
   标签: tags: , ,

武夷山风光秀丽,称得上“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多产灵秀之物。武夷山又是乌龙茶故乡,武夷茶被誉为茶中珍品,而大红袍茶更是茶中极品,具有“茶王”荣誉,是一种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茗。
  
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附近的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茶树两旁岩壁直立,地势十分险峻。但是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壤湿润肥沃,因周围峭壁遮挡,日照时间少,适合茶树生长。相比于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情况,大红袍茶冲至9次,仍然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使得大红袍茶具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那么为什么这种茶叫“大红袍”呢?相传清朝时,有一个秀才进京赶考,在途经武夷山时突然肚疼鼓胀,不幸病倒山下,正巧天心庙老方丈路过,将其救到庙中,用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开水泡开,让秀才喝下,秀才便觉得一股清香沁入心肺,感到疲劳渐轻,不久腹胀减退,心中也不再烦躁,精神为之一爽,很快恢复健康。
  
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为了报答天心寺方丈用神茶的救命之恩,新科状元专程前往武夷山。见了方丈,状元问道是什么茶具有如此神效,能不能去看一看,方丈便带状元来到九龙窠的岩脚下,但见陡峭的绝壁上长着三株丈余高的大茶树,树干曲曲弯弯,长满苔藓;又浓又绿的叶片间夹杂着一簇簇嫩芽,茶叶是紫红色的。状元十分高兴,请求方丈让他带一些茶叶回去,方丈应允。
  
状元带了茶回京后,不久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太医束手无策,状元立即献上此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便御赐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状元来到武夷山后,将御赐大红袍披在茶树上,后人便给这茶取名为“大红袍”。从此武夷山大红袍名声大震,也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大红袍茶属重发酵的乌龙茶,桂花香韵,火香气,都极具特色,饮时涩中带甘,香沁心肺,可消疲生津,有提神、解暑、消化、止痢之功能。大红袍茶如此珍贵还在于它的产量极少,每年春降大地,芽梢萌发之际,富贵人家便争相抢购,均以先得为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传武夷山第一株茶树就长在别有洞天的武夷茶洞之中,其所产之茶,甲于武夷。
  • 陆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完成《茶经》这本世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后世尊为“茶圣”。
  • 《茶解》对虎丘茶的评介是:“茶色白,味甘鲜,香气扑鼻,乃为精品。茶之精者,淡亦白,浓亦白,初泼白,久贮亦白,味甘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则具得也”。
  • 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有一座冻顶山,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适于种茶,其出产的冻顶乌龙茶是台湾茶中之极品。
  • 中唐以后,随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不但在茶叶文化或饮茶习俗上有不少发展,就是在原来所没有的茶政、茶法上,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建设和发展。
  • 唐代创立的茶道,对华夏及人类文明都有大的贡献。宋、明代则因商贸繁荣,品茶成了风尚。茶饮由文人、家庭走向社会。宋、明茶道的特色在于宁静质朴,在茶艺的内涵上很下功夫,不像日本茶道注重繁琐的表面仪式。经过宋、明之后,中国茶道已普遍于民间,形成中国文化及民俗的一部分。
  • 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暮年之际,茶、酒、老琴依然是与他长相左右的莫逆知己。
  • 洞庭碧螺春原名叫“吓煞人香”,产于苏州洞庭东山碧螺峰下。康熙帝听后认为其名不雅,就以茶色碧绿,形曲如螺,又产于早春,便赐名为“碧螺春”。
  • 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