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其“中”

——记朱昆华老师的汉语课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11月16日讯】风和日丽的上周日早晨,我们驱车来到位于长岛LIE48出口的平原中华文化中心。早就听说朱昆华老师的中文课很有特色,今天总算得到旁听的机会,想到可以重温久违了的学生生活,再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心里充满了期待。

泊好车,我们走进平原中华文化中心漂亮的一层楼平房, 迎面而来的是挂着二排灯笼的门厅,让人马上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情氛围。我们轻轻地推开朱昆华老师正在上课的教室门,学生们刚刚做完课堂测验,正跟着朱老师在读生字卡。

和朱老师点头示意后,我们在边上找了椅子坐下。朱老师正在教10年级中文的第7课,主题是大学生活。听读部分是一段大学新生小美和爷爷奶奶的对话,共有15行,谈的是离家上大学的感受。朱老师让学生们先看一遍,再逐一问大家有几个字不认识。在朱老师念了一遍对话后,就针对对话的内容问学生们同样的情形会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学生们反应很积极,有的说他们也会选离家远的学校,和小美一样,可以不用听到妈妈的唠叨;有的说不会离家远,因为喜欢吃妈妈做的菜。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一遍一遍地练习着口语和听力。朱老师和他们一起笑着,讨论著,并适时给予提醒和引导。朱老师告诉他们: 等长大后,一定会很感谢妈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接下来,朱老师开始教句型“一边……一边……”和时态“正在”。一般来说,学习中文的句法比较枯燥,所以倒想看看朱老师有什么法宝。只见朱老师拿出一页布满图片的纸,先让学生把上面的英文解说读一下,然后要求他们翻译成中文。接下来就是看图造句了,朱老师鼓励他们运用想像,一图多句,扩充词汇的运用。仅三个老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张图片,孩子们就造出了3个句子:“老人们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老人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在笑”;“老人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在争吵”(朱老师加了一句: 可能你要看这个频道,他要看那个频道)。在嘻嘻哈哈中,孩子们顺利地练习着句法。
  
这时候离下课时间只有十来分钟了,只听朱老师带点卖关子的口吻问道:“今天时间很紧了,要做游戏吗?”在学生的一片欢呼声中,游戏开始了。二个学生一组,一个扮演教授, 一个扮演刚入学的新生,学生要了解教授的日程表,以便决定选课安排。就这样,二人一组轮流地到台前来“表演”。朱老师要求“演员”从互相问好开始,到自我介绍,然后一问一答有关日程表的问题,最后到道别,整个场景对话都用中文。


“表演”前, 学生们在认真准备

有趣的是,朱老师还提醒着这些美国长大的学生们“中国式”的礼仪。开始前面只放了一张椅子,第一个学生大刺刺地坐了上去,朱老师问道:“你是演教授, 还是新生?”那个孩子回答说:“演新生。” 朱老师忙说:“这个椅子让给教授坐。”那个孩子站起来后, 又一屁股坐到边上的课桌上,朱老师还是引导她下来,另外搬了张椅子坐。
  
最后,朱老师布置回家作业,写一段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 并制作一个学校俱乐部活动广告,包括时间、地点、活动主题、联系方式和有感召力的句子。

整堂课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轻松活泼,老师和学生同喜同乐,看的出来,朱老师和孩子们都很享受这一个个的“活动”,在这里没有了学习中文常常遇到的“单调”。到课程快结束时, 我们忍不住想问问这些学中文少则5年,多则11年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要学中文。

秀丽文静的谢晓岚抢先说:“中文很重要。”

活泼率直的陈兴怡加上一句:“我喜欢啊。”

憨厚可亲的伍志超说:“朱老师非常奇妙地把学习过程安排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所以每次来,我们都有很多fun。”

帅气感性的王博玄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要学中文。学了中文,也可以和家人更好地沟通。”

文气纯真的钟美婷说:“我想去台湾读大学。”

最后腼腆娇羞的廖小善也表示中文重要又有趣。   

有些学生接下来还有其它课,所以在意犹未尽中,他们匆匆离开了教室。和孩子们告别后,带着一抹浅浅的微笑,朱老师娓娓道来教中文的历程。朱老师早先从台湾的大学毕业后,随夫来到了美国,并在皇后区的圣约翰大学拿了“亚洲研究”的硕士学位。她真正走入中文教学是女儿6岁去中文学校时,在孩子就读的学校她当起了中文老师,这一做就是十几年,直到2000年平原中华文化中心开办时,再转到这里,一直到现在。
  
朱老师本人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来美国后更拜名师张隆延学了10年。她说自己是从书法开始体会到汉字的优美和意境,以及在纯净思想、宁静心态下创作的艺术境界。她也从书法练习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只有人产生了兴趣,并不断得到肯定和鼓励,才会主动地去学,去练。所以她把这种宽厚同理的心态也带到中文教学中。

为了培养孩子学中文的兴趣,朱老师非常用心地备课,在参考课本的同时,看了许多其它材料,并和同行朋友切磋,自己制定了课程设计。她擅长于通过一段段对话加强互动,这样既着重练习了中文的听和说的能力,又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朱老师觉得对美国长大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对学习中文感兴趣,就要加强中文的实用性,贴近他们的生活,在选材和课程设计上下功夫。比如刚才这些孩子,过1、2年就要进大学,马上会遇到离家的问题啦,选课啦,活跃的学生可能还会组织“中文角”之类的活动,所以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他们能派上用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朱老师也在不断地改进调整。有时她也会从学生那里得到意外的惊喜:“有一次一个学生拿了几本书来让我教他,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书?居然是孔子和老子的书哎!”这个学生后来去了澳大利亚,但至今仍用中文给朱老师写电子邮件,朱老师则细心地帮他改错别字和语法。她说孩子们是那么纯真,看到孩子的进步,真的发自内心地高兴。她告诉我们刚才的那些学生都已经打了很好的中文底子, 如果他们到大学选修中文课的话,轻而易举就能拿A。  

我们的交谈从上午延续到了下午,在这样一位有20多年教龄,但又虚怀若谷、温文尔雅的老师面前,好像我们的话题也特别多。我们讨教着中文的教学,中国字画的超凡脱俗,也分享着她对学生的那份关爱。在回家的途中,脑海中还浮现着朱老师在课堂上那娟秀的身影,和那传播汉字的看似清清淡淡,实是用心良苦的轻语细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研究:父母严厉慈爱 孩子更优秀
加国研究:学历高 再就业机会高
吴惠林:千金难买“早知道”
桃县教师透过专书阅读 测验终身学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