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古朴 意境高雅——苏州沧浪亭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46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悉野。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北宋苏舜钦《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三元坊附近,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沧浪亭”具有宋代造园风格,以清幽古朴见长,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园中别树一帜,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沧浪亭历史悠久,在唐朝末年是吴越广陵王钱元僚的池馆,五代渐废,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由北宋诗人苏舜卿(字子美,自号沧浪翁)被贬,流寓吴中,感于此园“草树郁然,崇埠广水”,便用4万元买下,在北部土山傍水之处建筑一亭,取《孟子》和《楚辞》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为“沧浪亭”,且苏舜卿自号沧浪翁。

自此,“沧浪亭”成为苏舜卿的私家花园,苏舜卿则在园内“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过着隐逸山水的宁静生活,并写下著名的《沧浪亭记》,沧浪亭故而名声大振。
  
南宋时“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改称韩园。元明两朝,沧浪亭废为僧居,曾是妙隐庵、大云庵的所在。明末此园逐渐荒废,到清康熙时,巡抚宋荦重建沧浪亭,并将明朝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三字作为匾额。之后,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又几经兴废。
  
与其他苏州园林不同,沧浪亭之美不藏于内,借助于园外葑溪之水为园内沧浪之水,未进园门已是一弯清流围绕,水流澄澈,融园内外景致为一体,加之碧桃垂柳迎风,使人置身城中,却可独拥山林之美。夏日水中莲花盛开,一水皆香,鱼儿嬉戏于莲叶之间,一派清幽古雅。
  
园内设计古朴简洁,古木参天,布局以假山为中心,一条复廊,将园内之山和园外之水连为一体。曲桥斜渡,只见山石横卧,满园景色遮掩其中,山上曲迳盘旋,林木葱郁,一翼方亭飞檐翘角,立于假山东首最高处,即著名的“沧浪亭”。亭的四周老树参天,怪石嶙峋。古亭石枋上“沧浪亭”三个字乃清代学者俞樾所书。亭柱之上有一苏舜卿所作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是借自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沧浪亭”建筑十分古朴,沿口四周为琵琶形,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树图案,与全园景物协调一致。历朝历代,文人雅士题咏沧浪亭的诗文颇多,“沧浪亭”也成为会文之所。
  
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宽敞明亮。五百名贤祠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收集了自周代至清代2400年间吴郡名贤594人,勒石造像,垂范后人。最南端的见山楼是苏州园林中一座别致的楼台,分上下两层,结构精巧,登楼可观望园景。
  
因园外有一湾河水,这一面不设院墙,而建有一条向内凹曲的复廊,隔在假山与池水中间。长廊曲折,敞一面,封一面,以漏窗为间隔,空间封而不绝,隔而不断。透过漏窗花格,沟通了园内外的山山水水,人在廊中看园内山石、树木、花草、轩榭,若隐若现,动静结合,千变万化,妙趣横生。这种利用粉墙窗框来划分空间,使闭合、开敞、明暗、左右、纵深相结合,达到有变化、有层次的园林艺术空间体系,为沧浪亭独异之处。
  
沧浪亭山林葱郁,池水萦回,古亭翼然,环山回廊连接堂馆亭榭,以走廊相接,依水对山,变化丰富,使园内外景色既分又合,是运用借景手法的佳构之作。使得沧浪亭简朴大方,富有山林野趣,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