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缅边境漂流:从公益旅行到社会创业家

Sam Lai

人气 7

“一个观念不会单单因为它是好观念,就能成为主流趋势。它必须技巧的加以促销,才能扭展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伯恩斯坦

公益旅行家、国际志工、专职工作者、社会创业家…,我想这些海外服务参与者的人生态度都是一样的,怀抱着藉由关怀和行动让世上人们活得更幸福、让地球环境获得更良好对待。

然而曾听人说过,这些角色的定位仍在摸索和形塑,且还需要更多的讨论,那自己就来书写一下吧。
出国去旅行,如果纯粹个人所安排的旅程,我想几乎都是花自己钱的,不然就是家人亲情赞助,当然也有他人热情相挺,例如“流浪者计划”就是给钱让你去异乡放空流浪的。

关于公益旅行的讨论,褚士莹在《盖满爱心的护照》一书里写的好。“无论是目的是公益的公益旅行,还是以旅行为主的旅行公益,不管去什么地方,只要养成习惯,出门就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做公益的机会,那么公益旅行就不再是人生一辈子一次的奢侈经验,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举手之劳了。”

简单、清楚、明了,令人佩服。因此,我也养成习惯在外旅行时,尽量到当地小店里消费当地产品,少拿塑胶袋,多搭乘大众交通工具,遇有当地公益活动顺手打打杂。意思是说,多走几步路运动一下,不要喝斯搭巴柯斯咖啡,也不要去谁们一勒们买东西。小店常有机会和老板或其他客人多聊上几句当地生活,你看在连锁商店不就是排队、付账、走人吗?

那国际志工呢?有个人行动、团体自组、组织招募等各形式,然后出发到海外参与或推动服务方案。当志工在台湾或在海外,其实心态是一样的,为的是志愿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一件对他人有益的活动,但在海外当志工的状况就特殊点,因为需要比较高成本和较多理解。毕竟出门一趟交通费高,在外吃住行乐都要花钱,志工有纯粹用自己积蓄的,也有领取组织微薄津贴的,或者争取公私部门和亲友补助的。

国际志工还需要面对语言不同和背景差异的跨文化沟通,但谁说我们去台湾部落或南部渔村就不用面对跨文化的。志工常被认为是慈善性、神圣性,且具期限性、任务性、操作性的特质,其实当志工和公益旅行一样,不管参与多长多短,在台湾或在海外,只要养成习惯,每个人都可以当国际志工,随时可以参与任何一个公益活动。况且,在台湾不就有许多需要被服务的外国朋友(外劳和新移民)吗?

不过,一般对于志工的权责规定较不清,加上涉入的程度因时间和精力等因素有所限制。所以国际志工参与的一次性公益行动,通常较无法解决当地社区的根本问题。除非,这行动的背后有着非政府组织(NGO)具意识性的长期操作,持续运用各方志工和计划性的方案来逐步促成解决办法。

志工来来去去,加上人员流动,所以组织存在有助于服务目标的确保达成。而组织的需要行政、管理、规划、评估等成本,也意味着专职工作者将较志工更能专注于组 织事务上。专职工作者领取薪资享有劳健保等福利,以组织聘任型态,无后顾之忧,得以长期专注于服务议题的根本解决方式,有权也有责,更得受监督且接受检证,甚至被撤换和被淘汰,但很少听说过国际志工在海外被撤换的吧(实例还是有的啦)。

以我个人为例,学生时代起我就在台湾公益旅行且担任志工。第一年在泰缅边境是担任志工,领取微薄津贴,自由自在,从旁观察学习。一年志工合约结束后,才转任专职工作者至今。因为固定薪资和劳健保,来维持生活开销并且有份积蓄奉养父母,并最重要的是让说服家人,这是一份可以做一辈子的正式职业。

不然,台湾有几个父母愿意或有财力支持自己孩子当一辈子的志工呢?有财力的家庭通常也是最反对的,哈。更何况志工老了之后孤苦无依该怎么办呢?即使是宗教性组织的志愿工作者/传道者,组织也都会负担他的未来养老呢。当然,我也见过许多志工是做一辈子的,且权责等同专职人员,因为他们全心投入且多能有私人资金协助其个人生活所需。

最近在看一本很好看的书,难怪NGO专职工作者人手一本《志工企业家-提升人类社会的力量》。书里谈的志工企业家也就是社会创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s)。我也不太懂两者间差别是什么,还是都一样,得看看原文才行。但我个人较喜欢后面这个用法。书里对于社会创业家的定义是“这些人怀抱充满力量的观念,试图改善人类生活。同时,他们把这些观念推广到不同的城市与国家,对某些案例的影响甚至遍及全世界。”

由于该书叙述和案例非常详尽,请原谅我直接断章取义,并外加括号里自己一些文字来呈现。“若希望观念生根扩散,就需要‘点子王’;他们是狂热份子,拥有专业、动机、精力与顽强的意志力,为达成使命勇往直前;他们愿意去说服(被说服)、激励(被激励)、启发(被启发)、诱之以利(被利诱之)、感动人心(心被感动)、减轻恐惧(意识恐惧)、扭转认知(坚定认知)、厘清意义(不断再定义),并且在整个组织里技巧的操作这些事情。”

当然,以上这些角色间的界限其实也很模糊。就像我虽是专职工作者,但有假期时也会去公益旅行,除了组织事务处理之余,自己也会去其他团体当志工帮点小忙。将来有机会也有能力的话,我想在台湾设一个专门为边境贫童学校募款让信徒保平安的复合式神坛,或者开一间只服务外籍劳工朋友和NGO工作者的疗伤系小Pub…,也成为一个小小的社会创业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泰缅边境漂流:刺
泰缅边境漂流:为翁山苏姬祈祷晚会
泰缅边境漂流:来自辛西雅医生的呼吁--全球声援翁山苏姬
泰缅边境漂流:有被感动到 有被温暖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