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林生观鱼有所悟

程实
【字号】    
   标签: tags:

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现在介绍他写的一则故事:

林生(指林纾自己,下同)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藉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鱼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

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所以,那些聪明的鱼儿,一发现有鱼饵,便很快就逃跑了!

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正是:

世上多少垂钓人,
善用名利为诱因,
钩起贪者千千万,
吞得糟食丧贵身。
智者看淡名和利,
富贵与之如浮云。
古云海阔凭鱼跃,
更期他日入龙门!

(事据林纾《畏庐文集》)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9/2/13/57797.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密等盗贼发动暴乱的时候,睦彦通是武牢城的县宰。武牢城中的坏人要杀了他,来响应李密的暴乱。睦彦通偶然听到了消息,就跑出城外,投奔他乡。
  • 从前,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假话、大话、空话,并且处在这种情况下还对自己深信不疑。秦国人嘲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 清代被称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诗人袁枚(公元1716-1797年),曾在他的《新齐谐》一书中,记载过一则关于他的祖母柴太夫人的外祖母杨氏老夫人的故事。
  • 崔氏离开朱买臣后,为了生活,便改嫁了。有一天,正值清明节,崔氏随着丈夫去扫墓。来到坟地,看到坟地树林中,有个清瘦的人影一边砍柴,一边在高吟着“子曰……”。看他打柴是假,读书倒是真,砍了半天,连根小树枝也没砍断。崔氏不用猜,就知是自己的前夫朱买臣。
  • 明朝时代,有个人名叫张才,少年时和一位姓郑的青年友好,一次梦见冥司派遣一名鬼卒拿着牌子,上写张才以及郑某的姓名,前来捉拿他们。张才和郑某二人,到了冥府后,主管官员翻检他们二人的生死簿说:“张才还有两年阳寿;郑某阳寿己尽,关押入狱。”
  • 士兵所送题目,竟然没有一点差错!就这样,华士的考试,全都答对了,考试结果名列前茅...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少时勤奋好学,十三岁即有文名,二十岁中进士,授校书郎,后升任监察史里行、礼部员外郎。他凭自己的经历及观察所得,写出《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指出,这也是养人的道理,为官治民者,不可“好烦其令”。文传千载,熠熠生辉,极富社会意义。
  • 周擥啧这个人家境贫困,却乐守圣贤之道。他夫妇晚上继续耕地时,累了就睡在地里休息,梦见天帝经过,天帝可怜他,命令下属司命神(主管人间贫富贵贱的神)赐给他钱财。
  • 睡莲
    唐代的沈嘉会,在太宗贞观年中任校书郎。因为犯事被发配到兰州,思归之心十分迫切。每天早晚,常常向东拜祭泰山,希望早日能活着回到那里。
  • 有一个山西富商,住在京城信成客店里,衣着、跟随的仆人和马匹,都很华丽,他这次进京的目的是:将要按照当局的有关规定,花钱买官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