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梅荪:告慰英灵 民心所向(上)

——紫阳四周年祭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19日讯】2009年1月17日是紫阳逝世四周年祭日。上午9时半,我来到灯市口西街的富强胡同口,这里早已停着白色警务面包车,4个戴着红袖标的便衣壮汉在胡同口一字排开,神情警觉,似乎要威慑过往的行人,天色阴沉,使人备感压抑。我低头从路边快步走进胡同,来到6号院。紧紧关闭的大门外面,围着30多人,大部分是衣着简朴面露沧桑的维权访民,有10来位探求真相的敬业记者。

维权访民的思念

一位60来岁的市民,捧着紫阳像和《讣告》默默地站在大门旁以示祭奠。我上前搭话得知,他叫张鸿彬,住在隔壁胡同,1986年起,用自家房子经营小餐馆,勤劳致富,曾见过紫阳。紫阳去世时,作为邻居代表,他拿着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讣告》:“2005年1月29日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向赵紫阳同志遗体送别……”来到八宝山,却被警方拦住并带走。他说:“如今我家房子被拆除被侵权,多年上访维权无着,反被打压,越发怀念紫阳。他心中装着人民,想着百姓,如今正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民领袖啊!”

中年妇女张塞梅(来自甘肃省嘉峪关市的访民)主动向我表达同样的意愿,还把其上访15年无着的《冤案控告状》递给我。一个便衣人员凑上去搭话并向她索要材料。我对他说,尽管你解决不了问题,但千万不要难为她。

访民思念紫阳的情怀,使我想起在赵家之前曾经居住在此院的胡耀邦,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中纪委书记。他曾在家里接待无数上门告状的百姓,耐心倾听其疾苦,竭尽全力解决其冤假错案。如今的访民,有冤无处伸,在连年上访维权无望的万般无奈中,竟来找紫阳!人民怀念他,企盼紫阳在天之灵安息;企盼当下的官员能像紫阳那样执政为民。他们义无反顾地在漫漫维权路上依法抗争,为紫阳也为自己,更为这个国家。

在我的提议下,其中九位访民在门口站好,有的还捧着诉状,让我拍下这个无声而悲壮的一幕。


访民在门外聚集,邻居张鸿彬四年前未能送别而捧着紫阳像在此祭奠。

大门警卫设限 放行内外有别

上午10时,大门打开了,有人出来,我趁势进去,经守门的便衣警卫询问后获准。如被门卫问话时语塞,则难以进入。清早来此的路透社记者储百亮等好几位西方记者,被门卫以“外国人不得入内为由”,严格地拦在门外。

我来到会客室,紫阳的子女们正在接待来访者。获悉不少人被拦在大门外,赵二军(紫阳次子)和王雁南(紫阳之女,原名赵亮)到大门外,向外国友人和访民道谢,大家围着他俩紧紧握手,表达对紫阳的缅怀之情。


紫阳家人王雁南(中)赵二军(右1)向被拦在门外的人们致谢。


回到院子里的王雁南告诉我,好几位新疆人也被挡在门外。我问,如果是你的老友,由你请进来行吗?答,也不行。我说这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民族歧视,是严重违反《宪法》和《刑法》的啊!她平静而无奈道:“当局的违法行为还少吗?”(有关法律规定见本系列文下篇的附件)

赵二军把我引进紫阳书房,向紫阳像鞠躬行礼。人群中见到去年曾来祭奠的野口东秀(日本《产经新闻社》中国总局特派员)和芹田晋一郎、岩琦念(共同社记者),因敬仰紫阳而每年来此的他们神情凝重,向紫阳像深深地鞠躬,默默地听着人们的谈论,感受着这里的一切,直至中午才道别。

10时半,几位外地访民一起来到书房。他们在紫阳像前喃喃自语,长时间默哀,深深鞠躬,每人燃起一炷香,有的擦着眼泪。


访民李忠英在紫阳像前默哀祭拜。

11时许,有外宾来献花,被拦在大门外而僵持着。赵二军到门外向其致谢,收下一束名贵的黄色鲜花,其中一半含苞欲放。

下午3时半,每年来此的北京市民王如,看到一位年轻的日本友人在大门外很想进入,就把他当作同伴而一起带进来了。来到紫阳书房的人们,默默的行礼、敬香、留言,缅怀追忆紫阳。


摄影记者老吴献上洁白的哈达,书房的紫阳像是他在四年前制作的。

每年来祭奠的北京市民老李拄着拐杖,携女儿向紫阳像鞠躬。


“六四”难属的祭奠

10时15分,王雁南从大门口把捧着鲜花的丁子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引进书房,关切地问其丈夫蒋培坤教授近日被警方骚扰致使心脏病发作的情况。丁子霖说:“他在病中未能前来,紫阳每年祭日,我们难属都要来,直至‘六四’被重新评价,紫阳和我们的殉难亲人都得以安息。”

丁子霖在“六四”痛失爱子。她说,近日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要来紫阳家的打算,今晨悄悄出门,终于来到这里。为汲取去年被警方阻拦的教训,几位难属相约在今天分头前来。她在留言簿写道,紫阳先生,您离开我们四年了,但您的身影与我们同在,为了同样的诉求,同样的目标。


丁子霖献上鲜花,六朵红玫瑰和四朵白玫瑰组成“六四”难属群体“天安门母亲”的标志,四支白色百合花寓意紫阳去世四周年。她和赵五军夫妇系上挽联。

11时半,张先玲(航天部708所通讯工程师)捧着鲜花来了。她在“六四”痛失19岁的儿子。她受马雪芹、张艳秋等难属委托,代为签名。去年祭日,她被员警堵在家中,未能前来。


张先玲在紫阳书房签名。

下午3时半,徐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捧着鲜花来了。她在“六四”痛失爱子,其丈夫为此精神抑郁5年后去世。“去年祭日,我在来的中途行至展览路被八、九个员警拦住并拖上警车带走,剥夺自由三天。今天,我改变路线,上午先去欧美同学会参加活动,同学们对紫阳大加赞赏,热情地为我引路至此。我终于来到紫阳家,深感回到自家见到亲人。”叙述中的她激动不已,潸然泪下。

谈到紫阳,她说:“当局大张旗鼓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却严密封杀紫阳的贡献,其实紫阳恰恰是1949年以来,最为人民着想,最有政绩,最好的总理和总书记啊!我家一直挂着紫阳像,我要向紫阳那样,做正派人,要为正义,为民主自由而抗争。”1

紫阳书房依旧 挽联年年增加

紫阳书房保持其生前的原状,紫阳去世时这里曾作为灵堂而挂起的紫阳大象依旧:布衣青衫,随意洒脱,满脸笑容,使人备感亲切。

紫阳像的两边,少了每年由家人更新的对联。赵二军说是,按照老家的习惯,四周年祭日是小年,故没有挂对联。

今年是紫阳九十诞辰,又是“六四”及紫阳下台二十周年。墙上挂着人们敬献的对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日月入怀笑看万里江山依然故我,
春风化雨魂寄千年热土荡气回肠。

一年又到冻寒鸦,未见蓝天少日华。不恨轻抛五斗米,惟惜大业戟沉沙。
擦干青史撕心泪,留取白绢曜眼花。细雨滴滴亲沃土,春风起处看新芽。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反右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俞梅荪
俞梅荪:失地农民浴血抗争 汕尾电厂陷入危机
俞梅荪:漫天大雪祭英灵
俞梅荪:林昭就义四十周年祭 北大反右危害今犹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