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红:我看剑桥飞鞋事件

纪红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月5日讯】温家宝二月二日在剑桥大学演讲,遭遇了突如其来飞鞋抗议。虽然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我认为它必将载入史册,而温家宝将长久走不出这只鞋子的阴影。

有人或说,你的说法是不是太夸张了?在西方,哪一天没有抗议活动,就说飞鞋吧,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在阿富汗也遭遇过,布什回应说︰“那位记者先生就想借我出名,他的目的达到了。”不是一笑了之了吗?温家宝难道不会也像西方政治家一样大度一点吗?

问题好像并不这么简单。

一、抗议者针对是谁?

温家宝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当温家宝演讲快要结束时,一位剑桥大学的学生站起来,高声抗议道︰“剑桥大学怎么能拜倒在这个独裁者脚下?”(原话是︰“How can the university prostitute itself with this dictator? ”)当温家宝想继续演讲时,突然一只鞋飞到距离他只有大约一米的地方,现场再度哗然,又有人在大声谴责剑桥大学邀请温家宝前来演讲。这就是抗议的过程,前后大概不超过一分钟。

温家宝应该明白,他来到的是已有800年历史的剑桥大学。剑桥的学生就包括了牛顿、达尔文、培根、弥尔顿、拜伦、霍金等等留名青史的大人物,出自剑桥的诺贝尔获得者人数也超过任何一所大学和机构。能在剑桥演讲,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个挑战。稍有自知自明的人,都不会也不可能在这里对谁训话。学生们不给你提难堪的问题,就是再客气不过了。

在大学演讲,至少在西方政治家眼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又是他们最热衷的事情,因为,面对的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他们最热情也最好奇,是政治家表现自己的口才最佳场合。谁不懂得争取青年就是争取未来的道理呢。所以,一般西方政治家在演讲后,还会安排提问时间,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中国领导人出访,也学会到大学演讲,而且要到最好的大学。江泽民到美国,就选择哈佛大学,到英国,就选剑桥。他总是一半时间用英文讲、一半时间用中文讲,但表演完了就结束,从不安排提问。这次温家宝也跟江泽民一样,只是单讲,没有提问。

可是,西方学生听讲必有提问这一节,老师也从来不会把时间占满,结束以前,一定会说一句:Any questions?(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想,假如温家宝也安排了提问时间,这个学生很可能在那时再给校方提出抗议,而不一定会打断温家宝的演讲。如果像中国外交部说的那样,他是“极力干扰秩序”,他完全可以在温家宝演讲开始时就干扰,那样效果不是更好吗?事实上,他是在温家宝演讲到最后两三分钟时才起身抗议的(温家宝演讲全文5000字,此时他已讲到4870字处)。这是因为,他主要抗议对象,并非温家宝,而是剑桥大学校方。

虽然他只说了一句,但说得真是很难听,“剑桥大学怎么能拜倒在这个独裁者脚下?”(英国BBC的中文翻译),看原文,这个学生用的是prostitute一词,原义是“妓女”,把它翻译成“出卖自己”则更接近原义。问题是,在他看来,剑桥出卖了什么呢?

二、急不择言的背后

中国领导人没有经过民选,也就缺乏基本的民主训练或者叫磨炼,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慌了手脚,不知如何应对。在国内,他们习惯了我说你听,哪有听众敢挑战的?你看他们对群众讲话后,总是会自信地特别问一句︰“我这个方法,你们说好不好?”当然是一片叫好声。他根本就无法想象人家如果说不好,他该怎么收场。

学生站起来了,说了一句话,扔了一只鞋,立即引起一片混乱,保安人员马上把他带出会场。我们看视频上知道,这个学生所在位置在会场后部,没有扩音器,因此,温家宝不可能听清学生讲了什么,即使他听清了,也没有翻译翻给他听,所以,学生说了什么都无关紧要,在他眼里,这个学生就是来搞破坏的。他虽然语调平缓,却即兴加了一句︰“老师们,同学们,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他的愤怒,溢于言表。

温家宝此次欧洲之行,被称为“信心之旅”。他先到瑞士,德国,西班牙,然后到英国。因为法国总统会见达赖喇嘛,温家宝故意绕法国周边一圈,而不去访问,以表示中国的不满。无论是在瑞士达沃斯论坛还是英国,中国相对良好的银行状况,给了所有深陷经济泥潭的国家,以无限想象。中国当然做不了救世主,但中国的市场却是他国走出困境的希望,因此,对温家宝礼遇有加。中国政府又特别要面子,被人家招待好了,恭维到家了,就答应欧洲,马上派采购团来。没有明说是救世主,心里已经把自己当作救世主了。再加上国内国外媒体一忽悠,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简直就是无出其右了。中国政府“不缺钱”,为了友谊,对非洲国家几十亿美元的债权,一句话就放弃了。这种财大气粗,感觉之好,那是从来没有过的。温家宝说︰“中国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这时,他来到剑桥,告诉人家要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在他看来,他给英国带来订单,有人居然来捣乱,那不是破坏中英友谊又是什么?不是“卑鄙的伎俩”又是什么?

这是他的逻辑。温家宝习惯于把话说得虚一点,调子定得高一点,像什么“坚持、坚持、再坚持”,“你们是人民养活的,你们看着办”,“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等等。但是“这种卑鄙的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这话,文不对题,他要应对的,起码有两个层面的事情︰第一,外交场合,要用自信的态度、幽默的言语轻松地把场面的事情对付过去,比如,人家扔鞋,你就说︰“可以肯定的是,这鞋是中国制造的。”紧张的气氛会马上缓解,也不失风度。第二,人家说你是“独裁者”,你就要说明你不是——既无独裁之权,也无独裁之意。比起中国其他领导人,温家宝在国内、国际上的形象上算是最温和的一位,连CNN采访他时,也会强调他有人情味的一面。最基本的一点,面对不同的声音,温家宝要有耐心听下去,也不轻易地给人家扣帽子,骂人家“卑鄙”就更不应该了。别人说什么都没有听懂,就一棍子打过去,那不是自己坐实了“独裁者”的说法吗?一个以“平民总理”形象闻名于世,又以”除了对人民的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不应该有任何特权“自许(2008年9月23日,在纽约),温家宝完全可能在这个令人瞩目的历史性场合,再一次“用心讲话”,把听众,也包括抗议者,争取过来。

是说惯了假话空话大话,非友即敌的阶级斗争思维方式,使得温家宝丧失了一次极好的辩白机会。不过,我们不必为他感到可惜。他就是真实的温家宝,他就是中共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他绝无可能越雷池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独裁者,也没有错。

三、结局是雷声大雨点小

剑桥学生抗议校方,并不是针对温家宝这个具体的人。在他看来,只要中国政治保持集权专制,不管是温家宝或李家宝都是一样,剑桥大学都不应该为这些专制独裁提供讲坛。这是学生的抗议重点。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暴富而民众贫穷,腐败横行,自由民主人士横遭打压,国际上又纵容、支持践踏人权国家,如朝鲜、苏丹、津巴布维等。没有正义,没有道义,这是中国给世界人民的印象。

事后,剑桥大学副校长理查德“深表遗憾”,说︰“滋事者的行为是对剑桥大学受邀嘉宾的不敬,剑桥大学是一个辩论的地方,不是扔鞋子的地方。”他也没有正面回应对“为什么要邀请独裁者”。他何尝不知道,扔鞋子这个“形体语言”也能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君不闻,燕祥诗人《挽萧军》有云︰“诗眼不闻抒委曲,拳头亦可作文章”!据报导,这个学生是一名27岁、操着德国口音的西方男子。假如我们最后能确认他是德国人,这就更容易理解他的行为了,经过纳粹历史的德国人对专制政府无不有着高度的警惕。在德国,法西斯没有市场,当然,剑桥大学更不应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事情。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治校的底线。这个原则绝不能出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事的反应是什么呢?发言人姜瑜说,“中方已对这一事件的发生表示强烈不满,英方向中方深表歉意,并表示将依法对此人进行处理。”外交部发言人的话,从来经不起推敲,对谁强烈不满?若是对那个学生,我们又何止是不满!对剑桥当局?他们有权禁止和平抗议?对英国政府的保安工作?所有听众已是经过筛选,难道让所有听众都不穿鞋?当事人绝对不会向中方道歉,而道歉者又不是责任人。如此满嘴跑舌头地自欺欺人,比起阿Q又强在哪里?

2月4日的《环球时报》引法新社报道说,这一插曲并没有“破坏整个演讲进程”,只是一起孤立事件。英方也已经以违反公共秩序法第4款规定起诉那个学生。

起诉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无须在意。在一个法制国家,人民的安全是可以预期的。中国媒体开始称这是孤立事件,就表明官方态度已降温。这是明智的。因为,依法处理的结果,不会让中国政府满意,又它不可能有任何进一步的作为,只能见好就收,而且媒体后续报道,大约也是不会再有了。

温家宝到达伦敦的第一天,就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中国留学生根据他在汶川地震灾区的照片所作的油画,油画中的温家宝深情地护着失去家园的小学生。温家宝手捧油画,摆好姿势,让记者拍照。这是温家宝最希望留给别人的印象。现在,他猛地听到有人,而且还是在剑桥大学,称他为“独裁者”,对他的震撼力是可想而知的。只是,他在生后能否被人以正面的形象记住,老百姓是不能期望的,或者,不应该有任何奢望的。历史评价一位政治家,会首先用政治的标准——是民主还是独裁来判断,而不会理会他自己的说辞。

温家宝挥别剑桥时,能和徐志摩一样,“不带走一片云彩”吗?

2009-02-03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温家宝被丢鞋 中媒先噤声后坦承
温家宝结束访英 经济和人权问题未解
任百鸣:政敌借“扔鞋”恶搞温 中共高层分裂
海外各界对温家宝“扔鞋”事件的反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