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兆计划启动 中银贷款品质加速恶化

人气 3

【大纪元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郭秋怡综合报导) 尽管中国银行2008年度财务报表呈现盈余,但华尔街日报近日的一篇报导警告投资人可能很快就会发现银行资产负债表可能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健全。《时代》杂志的一篇报导则指出,近月来北京当局大力推行新投资政策,银行大肆贷放,造成贷款把关松散,贷款品质堪忧。尤其当前在中国已为产能过剩所苦之下,这些产能一旦必须打消,恐将引发银行危机。

北京施令 银行大开借贷之门

在美国,联准会被昵称为“全球经济的输送带”,它负责输送的是经济成长所需的资金,而据《时代》杂志分析,在中国,这个“输送带”的工作却是由巿场上多个银行负责,这些银行已衍然成为国家打经济战的“步兵”,因为中国的银行几乎都是国有,因此实质上担负了政府对抗全球经济衰退最前线的任务。

中国在去年11月提出的四兆投资计划中,分析师估计至少有一半的资金系由北京当局所控制的银行提供,《时代》杂志指出这意谓着银行毋须耗时进行法定核贷程序如调查授信对象的信用,只需顺从中央的指示将钱投入另一个承包基础建设的国有企业即可。

一月份新增的2,350亿美元贷款中有将近九成是贷给国有企业,这让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包育钧(译音: Bao Yujun)向中国当地颇受欢迎的商业刊物《经济观察》抱怨道:“民营单位是不可能越过这道墙的”。

经济学家则承认无论是贷款攀升或是贷款对象都提高了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就算中共官员还在庆幸中国的金融体系比西方的制度好很多,但专家认为那是时机使然,绝非规范或管理良好所致。本世纪初,中国银行坏帐泛滥到官方必须着手重整,当时造成银行危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贷款都受到政治摆布。如今历史似又重演,让有些经济学家开始忧虑这已为中国埋下银行危机的种子。

扩大投资 产能过剩恶化

姑且不论政治化贷款本质上的风险,单就证据显示中国产能已经过剩,北京当局再启动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只会加速产能过剩的恶化,结果不但不能脱离经济不振的困境,更可能会动摇产业未来的基础,平添银行营运的负担。

根据中国工业部统计,本月国营炼铝厂的闲置产能已达到30%,水泥及玻璃板为20%,半导体则有70%的闲置产能。官方的扩大公共建设可以提高对钢铁等产品的需求,但随决策者也大开银行贷款之门,加速核准石化产的大型计划,投资计划最终将使整体经济产能再提高。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向华尔街日报表示:“现在中国已为产能过剩所苦,仅为维持一些公司的营运而投入更多资金,可能会威胁到未来几年的产业基础。中国当局似乎低估产能过剩的严重性”,部分是因为他们着重在短期内达到经济成长。

香港花旗集团的分析师胡仪芳指出:“我们认为那是无法避免的,这个刺激方案将创造出部分过剩产能。”因此中国必须尽快扩大内需,因为全球已无法吸纳这些过剩的产出。

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的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也认为:“全球经济将持续疲弱一阵子,有些制造部门的产能可能永远无法被完全运用,且可能必须打消。”

中银不良贷款攀升

其实,去年经济趋缓后,中国的银行就已开始面临贷款品质恶化的危机。近月来北京为推动扩大公共投资,再大开贷款之门,整体贷款品质下滑的迹象更是明显,像交通银行及中国银行去年第四季的不良贷款与前一季相较已出现升高的现象,假以时日将冲击银行获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坏帐已达到全体银行资产的2.5%,因此官方已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及提存贷款损失准备金,但问题是这样的贷款难免会出现违约,所以再多的提存又能有多少作用?

二月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4.2%,较一月的21.3%高,也较2008年整年各月出现的成长率高出许多。惠誉信评机构(Fitch Ratings)也指出举新债还旧债的规模也愈来愈大,在中国,这些贷款通常被归类为“特别关照”贷款,在2008年下半年这项贷款余额已上升至整体贷款的9.4%。

尽管中共当局已提高呆账提存准备率从110%提高至130%,但若如惠誉信评将这类贷款归为无法回收贷款,则这些提存的准备就会马上被吞蚀而尽,对银行资本造成实质折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盖特纳:各国多合作才能振兴经济
央行停止降息 透露台湾离经济复苏之路不远
去年赤字28亿 美邮局恐破产 求助国会
加州经济或在年底走出低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